2024-07-15|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看三小?(馬可福音8:11-26)

一、找不到航海圖來定位自己人生的方向

今天的題目特別吸引人注意,因為「看三小」是一句常用語。

這句話在不同情境有不同的意義。

例如,用在朋友身上是一句玩笑話,體現彼此的親密感和理解;用在陌生人之間,則可能成為對峙的語言,引發衝突或矛盾。

雖然有些人認為這句話粗俗,但它卻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在外國語言的國家,台灣人聽到這句話一定會感到親切並引起注意。

因此,今天選擇這個題目,是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讓講道更加印象深刻。

「看三小」這句話,不應帶有粗俗的想法,而應理解為「在看什麼?」或「在尋找什麼?」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們的生命有時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在「看三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與意義。

因此,我們常常問:「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的存在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這種找不到方向與意義的困惑,常讓人感到不安和痛苦,甚至自我挫敗。

這種困惑與現今社會息息相關。

首先,大量訊息透過社群媒體傳遞,我們只看見光鮮亮麗的成功,這加劇了對人生方向的焦慮。我們誤以為,光鮮亮麗的成功才是人生的目標與方向。

其次,在高壓競爭的工作環境中,我們只追求外在成就,忽略內在需求,甚至戴上面具配合他人,失去真實的自我。

此外,速食文化的影響,讓我們無法長時間或沒有時間接受信仰的薰陶,從而失去信仰指引的人生方向。

奧地利哲學家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曾說,我們的人生需要一張航海圖,因為

「航海圖會告訴我們哪裡有淺灘,哪裡適合航行,幫助我們定位自己的方向。」(《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博客來電子書)

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的航海圖就是我們的信仰。

因此,我將從馬可福音8章11節至26節,幫助我們定位自己的方向。

二、從求神蹟的法利賽人看見自身的疑惑

有些法利賽人來見耶穌與祂辯論,表面上要求神蹟來證明祂是上帝的兒子,但實際上是想陷害祂。

耶穌深深地嘆息,說:

「12這時代的人為什麼要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時代的人是不配看神蹟的!」(可8:12,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清楚知道法利賽人的心態,即使顯了神蹟,他們也不會相信這是出於上帝。

因此,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時代的人是不配看神蹟的!」這句話是特別針對法利賽人而說的。

現代的基督徒追求神蹟,則是為了確信上帝的存在。

我們這個時代的基督徒渴望看見上帝的神蹟,因為我們對祂的存在總是有疑惑,或者因為對現實的無力感,希望上帝能解決我們的生理或心理需求。

我們以為,只要看見神蹟,就能證明我們所信的上帝真的存在,從而增強我們的信心。

但看到神蹟又如何?神蹟真的能增加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嗎?

例如,我們常聽到佈道會上的見證,講述上帝如何醫治病患,甚至有死而復活的事例。

然而,這些見證真的能增加我們對上帝的確信嗎?

其實,我們過度注重神蹟,卻忽略了信仰的真實意義。

一個醫學委員會以法國聖女露德大教堂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兩個世紀以來七千多宗自稱蒙醫治的個案,發現其中只有67個病例被證實是神蹟性的醫治。(《禱告》,楊腓力,p381)

神蹟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多。

此外,神蹟在開發中國家比較普遍,因為這些國家醫療資源不普及,需要宗教人員的協助。

例如,台灣早期社會有喝香爐灰水治病的案例,也有不少人因此痊癒。

信仰不應該僅僅是追求神蹟或證明上帝的存在。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認為,殉道者的禱告很少有人祈求神蹟,而是感謝上帝讓他們有機會殉道,或祈求上帝原諒迫害他們的人。(《禱告》,楊腓力,p355)

因此,如果信仰的意義僅僅是尋求神蹟,那就像魔術表演,表演結束後只留下驚嘆的掌聲。

神學家加爾文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說:

「摩西每次談到神蹟時,同時也說一些令以色列百姓反感的話。」(《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p49)

例如,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抱怨摩西沒有肉吃,所以上帝賜下嗎哪與鵪鶉,而摩西對他們說:「8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出16:8,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信仰不只是求神蹟,因為神蹟本身並不能改變人心。

在新約時代,很多人看見耶穌行神蹟,但仍舊質疑祂。

我們也是一樣,即使親眼見證了神蹟,也可能無法停止對信仰的疑惑。

帶著對信仰的疑惑,我們進入下一段經文。

三、從不明白的門徒身上看見自身的遲鈍

門徒與耶穌上船到湖的對岸,但門徒忘記帶餅,船上只有一個餅。

耶穌突然警告他們:

「15要謹慎,要提防法利賽人的酵母和希律的酵母。」(可8:15,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母」指的是對信仰的質疑,但門徒誤以為耶穌在責備他們沒有帶餅。

耶穌對門徒說:

「17你們為什麼在討論沒有帶餅的事呢?難道你們還不領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頭腦是那麼遲鈍嗎?」(可8:17,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有時候,我們就像門徒一樣遲鈍,常常誤解耶穌的意思。

耶穌繼續說:

「18你們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到嗎?」(可8:18,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用成語來表達稱為「視若無睹、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用台灣話來表達「目睭去予蜊仔肉糊著」、「耳朵生包皮」。

這些問題也反映了我們現代人的困境。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修.基林斯沃思(Matthew Killingsworth)與丹尼爾.吉爾伯特研究了「思緒漫遊」(mind wandering)的現象,發現人們清醒的時間裡,有47%的時後心思不在當下,甚至在刻意專注的情況下也有30%的時間心不在焉。(《解放大腦:拯救過勞,拒絕爆腦!理解大腦慣性,預防工作倦怠,奪回你的心智自主權》,艾珂.海拉茲(Elke Geraerts),博客來電子書)

我們常常看似專注,實際上並不明白自己在看什麼或聽什麼。

因此,有些人認為現代人的大腦只有8秒的專注力,像金魚一樣。

不僅專注力低下,我們還常常抓錯重點、搞錯方向。

例如,耶穌幫助門徒回憶,問他們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吃後剩下多少籃?他們答對了是十二籃。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吃後剩下多少籃?他們答對了是七籃。

門徒都答對了,代表他們看見也聽見了,但仍舊議論:「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嗎?」

耶穌可以用五個餅餵飽五千人,讓十二門徒用一個餅吃飽並不困難。

於是耶穌問他們:

「21那麼,你們還不明白嗎?」(可 8:21,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抓錯重點不僅僅是門徒的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

例如,早期教父解釋這段經文,將五餅、五千人代表摩西五經,七餅代表聖靈的七個恩賜,四千人代表教會建立在四福音書上。二十世紀的聖經詮釋者,有人認為剩下的十二籃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剩下的七籃代表外邦七十個國家。(《馬可福音》,Lamar Williamson, Jr,p200-201)

有些人甚至過度解釋數字,認為聖經的數字有密碼,可以預測世界末日的日期。

但這些數字其實只是強調耶穌有能力滿足各種需求,不代表任何國家、支派及時間。

從門徒不明白的敘述中,我們看見自己的人生常常抓錯重點和搞錯方向。

此時,我們要問的是:我們的航海圖在哪裡?如果聖經是我們的航海圖,那我們到底在「看三小」呢?

四、從被醫治的盲人身上學習定睛於耶穌

從耶穌醫治盲人的敘述中,可以看到航海圖指引的方向。

盲人來到耶穌面前,耶穌牽著他到村外,用口水吐在他眼睛上,然後按手在他身上,問他:

「23你看得見東西嗎?」(可8:23,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上週講道中提到,當時人們相信口水能治病和趕鬼,甚至有文獻記載「皇帝的口水能治瞎子」。(《馬可福音(上)》,葉雅蓮,p487)

因此,耶穌吐口水在瞎子眼睛上是醫治的意思。

然而,最讓人驚訝的是,瞎子的眼睛並沒有馬上恢復視力,他說:

「24我看見人,他們好像一棵棵的樹,走來走去。」(可8:24,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然後,

「25耶穌又把手放在他的眼上。這回盲人定睛一看,視覺恢復了,每一樣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可8:25,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顛覆了大家對耶穌的看法,因為耶穌醫治和趕鬼通常都是一次成功,不需要第二次的醫治。

我們可能會頑皮地想像:「耶穌應該太累,醫治的能力變弱了。」

但經文故意安排了耶穌兩次的按手醫治。

我們都希望像盲人一樣,透過耶穌的一次性醫治,立刻看見人生的道路、方向與生命的意義。

但往往耶穌並沒有按照人們期待的方式來改變我們的人生。

我們想要明白人生的方向,常常需要經過多次的醫治和調整,就像盲人第二次才看得清楚。

因此,我們的人生需要時間與耐心,逐步修正與調整計劃與方向。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社交媒體、偽裝自己的競爭社會及速食文化的氛圍下,我們似乎沒有時間定睛於信仰的航海圖。

我們以為只要相信耶穌、接受洗禮、參與禮拜,祂就會引領我們的人生方向。

但我們忘記要「定睛耶穌」,反而像法利賽人只追求神蹟,像門徒一樣遲鈍,無法領悟耶穌的道路、真理與生命。

所謂「定睛耶穌」,不只是固定來禮拜,還包括固定靈修(讀經、禱告)來親近上帝。

如果我們只來禮拜卻不靈修,我們永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與意義。

如果你/妳目前對人生還很迷惘,想找到一條出路,我鼓勵大家養成靈修的習慣。

靈修不代表馬上會得到人生的方向,但耶穌會一步一步引領我們前進。

美國作家派翠西亞.漢普(Patricia Hampl):

「禱告看似言語的行動,但更重要的是專注、對位,剩下的才是言語。」(《禱告》,楊腓力,p153)

切記,「定睛耶穌」就是要專注、對位在耶穌身上,千萬不要在胡亂「看三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