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編劇觀念】戲劇結構-所謂三幕劇到底在講什麼?

raw-image

一般談到戲劇結構,都會提到悉德菲爾德的三幕式,這個概念是源自於亞里斯多德在《詩學》所提出的:每個故事都要有開始、中間跟結尾

 

關於三幕式的說法很多,有「開始>中場>結尾」、「觸發>衝突>解決」、「布局>衝突>收尾」...看起來好像很亂很雜,但實際上只是名詞不同而已


因為種種原因,編劇這一門學問的專業詞彙從來就沒有統一過,每位編劇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從結構上來說,有的編劇會說三幕式,有的編劇會說五幕式,甚至還有七幕、十五幕,而有的則會說起承轉合

如果是一個想當編劇的新人,大概在一開始就會被這些結構搞到暈頭轉向,好像每個人的說法都對,不知道要聽誰的,不過其實沒有這麼難,核心概念都是一樣的

 

將故事發生的情境框出來,然後把人物擺上去,介紹一下人物(包含人物關係),接著根據人物的目標設置阻礙,把衝突拓展出去,之後給個轉折,最後迎來戲劇高潮

這個概念我想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不過知道歸知道,實際執行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般來說,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一開始在構思故事的時候,腦袋裡最先跳出來的,大概都是結尾的高潮場面,例如捨身取義、生離死別、反敗為勝...這種光想就會讓你淚腺崩壞或是尖叫吶喊的片段


而在思考這些片段的時候,人物的形象也會有一個大致的雛型,可能是你曾經看過的作品或是你認識的某個人,然後就是這個片段發生的場景,再然後...


故事就卡死了


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設置情境跟人物,也不知道該如何發展衝突,才有辦法達到自己想要的那個高潮場面,所以也有不少人會將鋪陳跟衝突草率帶過,直奔最後的高潮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人編劇在被退稿的時候都會滿頭問號,認為自己最後的高潮超級精彩,不懂哪裡有問題,甚至質疑審稿的人根本沒把他的故事看完

而通常會有這種狀況發生,多半有兩種原因,一個是編劇對於自己筆下的人物不夠理解,或是設定太過於簡陋,另外一個就是忽略了結構的重要性

人物的部份之後有機會再說,先講結構的重要性,當然這邊講的是戲劇性的結構,非戲劇性的結構不太一樣


第三幕-結尾


我們先從三幕劇的第三幕「結尾」開始講

因為戲劇性作品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所有鋪陳跟衝突都是為了最後的戲劇高潮,只有先搞懂了高潮的意義,才會知道該怎麼做

 

所以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高潮?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是最爽的那一刻,可是每個人對最爽的那一刻的定義都不一樣

拿《鋼鐵人》來舉例,有的人會覺得是東尼反敗為勝,打敗奧比戴亞(鐵霸王)的那一刻,有的人會覺得是東尼在記者會上公布自己身分的那一刻

 

而身為編劇,我們必須要學會去判斷,那一個段落才是故事真正的高潮

 

故事的高潮,不是這個人物達成了什麼目標,而是這個人物做了什麼,讓我們對他產生強烈的共鳴

換句話說,故事的高潮點就是人物被編劇逼到沒有退路,做出關鍵性決定那個時刻

他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是主要人物命運的關鍵轉折點,能反映出故事的主題,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魅力,當過了這個區塊之後,緊張感就會鬆弛


所以《鋼鐵人》這一整部電影的高潮,就是東尼在官方壓力和記者追問等多重壓迫的狀況下,決定公布自己身分的那一刻

 

因此,為了達到最後的高潮,編劇必須要層層鋪墊,一步一步的把角色往絕路上逼,讓角色所面臨的處境越來越艱困,選擇也越來越困難

而這就是三幕劇的第二幕「衝突」所要做的事情,用起承轉合來說的話就是「承」跟「轉」,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段在整個結構占比上會特別長的原因


第二幕-衝突


第二幕的「衝突」基本上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外在衝突,一個是內在衝突

在設計衝突的時候,必須要把握一個大原則:往廣度拓展,往深度遞進;先拓展外在衝突,再深化內在衝突

 

拿《鋼鐵人》來說,東尼原本要對付的是檯面上的敵人,也就是恐怖分子(外在衝突),但在過程中卻發現自家人-奧比戴亞在搞鬼,所以轉而對抗奧比戴亞(內在衝突)

裝甲的部分也是,從打造裝甲到裝甲改進(外在衝突),到後段的胸口動力源被拔除,換上舊的動力源(內在衝突),這同時也影響了他跟小辣椒的感情變化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東尼也逐漸失去了個人的自由,他所要面對的不再只是自家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審視,還有國家安全的責任,這種種的枷鎖跟限制,讓花花公子性格的他在記者會上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簡單來說,第二幕的「衝突」就是先將外在衝突的範圍拓展出去,把相關的人事物全部捲進來,在人物關係產生劇烈變化之後,進行更深層次的內在衝突,將主角逼上高潮之前的絕路


第一幕-布局 


至於第一幕的「布局」就比較簡單,先規定好整個故事的情境,說明世界觀跟故事調性,然後透過事件去介紹人物以及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並設置好後續衝突的起因,這部分如果有機會再來細說

 

整個看下來就會發現,三幕劇其實是一環扣著一環的,「布局」是為了拓展「衝突」,「衝突」是為了「結尾的高潮」,而打從一開始的布局,就是為了將主角推向最後的高潮,這就是為什麼戲劇結構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如果沒有結構意識,整個故事就會像無頭馬車一樣,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跑,如果跑錯方向就會離高潮越來越遠,這時如果硬要把路線拐回來,那個高潮就會失去他的作用,甚至可能會讓觀眾感到不解,進而引發觀眾的不滿

 

另外,戲劇結構不是只針對「整部作品」,而是這部作品裡的每一場戲都必須要有戲劇結構,也就是每一場戲都要有一段屬於他自己的高潮

但不是每一場都要弄到像前面講的那樣,因為整部作品結尾的高潮,其實就是這部作品的總結,如果一開始就把總結講完了,那故事基本就可以結束了,因此要循序漸進,把每一場戲進行一個小結,然後層層遞進,最後再一口氣炸開

 

總結一下戲劇性作品的結構概念:

第一幕-布局:建置情境,介紹人物

第二幕-衝突:拓展衝突,深化衝突

第三幕-結尾:逼上絕路,製造高潮

 

如果覺得很困難的話,可以先從一場戲或是一個小故事開始,不用一開始就想弄出一部曠世巨作,也可以去把一些知名作品的單場戲拉出來進行結構拆解,都能更有效幫助理解戲劇結構


以下以《捍衛戰士-獨行俠》的開場戲來作範例:


  • 第一幕-布局:建置情境,介紹人物
※布局:先規定好整個故事的情境,說明世界觀跟故事調性,然後透過事件去介紹人物以及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並設置好後續衝突的起因

獨行俠在基地吃早餐,藉由勳章跟服裝等等外在裝飾,說明獨行俠的軍人身分和戰機試飛員的職業,並透過照片帶出他跟過往夥伴-呆頭鵝的深厚羈絆

 

  • 第二幕-衝突:拓展衝突,深化衝突
※衝突:先將外在衝突的範圍拓展出去,把相關的人事物全部捲進來,在人物關係產生劇烈變化之後,進行更深層次的內在衝突,將主角逼上高潮之前的絕路

在前往工廠基地準備進行試飛時,得知戰機開發計畫即將被肯恩少將中止,但獨行俠決定硬幹一把,想趁肯恩少將還沒抵達基地公布命令時,證明這台新開發的戰機能夠突破10馬赫,於是整個基地的夥伴也跟著獨行俠硬幹,讓肯恩少將無法阻止戰機進行試飛

獨行俠駕駛戰機,慢慢從7馬赫突破到9馬赫,逐漸接近超高音速,基地眾人也屏息凝神,既抱持著期待,又憂心機身無法承受而解體

就在即將抵達10馬赫之時,機身發出過熱的警報,但最終在獨行俠的膽識和全體的期盼下,戰機成功達成了目標,眾人爆出熱烈歡呼


  • 第三幕-結尾:逼上絕路,製造高潮
※高潮:他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是主要人物命運的關鍵轉折點,能反映出故事的主題,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魅力,當過了這個區塊之後,緊張感就會鬆弛

眼見戰機達到10馬赫,獨行俠不守規矩的冒險性格開始作祟,繼續提升速度,試圖讓戰機突破10馬赫

原本還在歡呼的基地眾人突然開始緊張了起來,緊緊盯著螢幕上的畫面和數據資料,而肯恩少將也說出了自己對於獨行俠的佩服,但就在戰機達到10.3馬赫時,機身終於承受不住,在空中解體,化作一道耀眼的光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