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読感|《創意,從計畫開始》製作好的工作計畫,獲取空白才能提升工作層次

承前一本閱讀完水野學的《品味,從知識開始》,馬上去把水野大師的其他著作挖出來拜讀,如果想要快速了解前一本書的內容,可參考前篇:読感|《品味,從知識開始》品味並非天生,只要學習人人都能擁有

這次閱讀的是教你如何寫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的《創意,從計畫開始》,雖然這裡以創意的工作計畫為書名,只是,當然不只有創意的工作需要工作計畫書,每個人都有可能用到旅遊計畫書、婚禮計劃書...對吧? 因此這絕對是適合所有人的超實用內容。


為何需要工作計畫書?


大部分工作都有一定的例行公事,使用工作計畫書讓工作例行化,才能在預先打好的基礎上提升工作產出的層次,並且在訂立明確目標後,引導團隊能徹底完成

確實做好工作計畫,就可以把工作當成例行公事,減少無效及缺漏作業,不會有來不及或做不到的情況,才能將工作確實地從頭做到尾;而且在可以不費心力完成基礎工作的情況下,隨著工作基礎品質的提升,工作整體的層次也會跟著大幅提升,才有機會達成更高的目標,因為增加了可以提升品質的餘裕。

我之所以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安排好各種工作計畫,全都是為了能夠製造「空白」。

簡單來說,好的工作計畫除了能確保該做的事情(在有意外的情況下)都能徹底完成之外,製造出的餘裕(空白)使人有機會去思考制式以外的創意,如此才有機會提升工作品質


如何寫出好的工作計畫書?


作者將工作拆解成3個部分,以下也將試著以同樣架構輔以時間序,來詮釋作者認為寫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的注意要點:

1.決定目的地 2.描繪前往目的地的地圖 3.步行前往目的地


1.決定目的地 (決定目標)

目的地就是一個能個清楚想像明確的目標

(1)不要直接認定對方需求即為目標

接到老闆/同事/客戶的指示時,先懷疑並不斷確認目標到底是什麼。

(2)請以拉長商品或專案壽命的方式,將思考的時間維度及深度延伸,來想像何謂目標

因為商業環境是交互變動的,根據該商品推出/專案執行期間的市場/公司內部反應, 甚至其帶來更久之後的內外部影響,來想像該工作計畫最終的目標。

事前可以想像到什麼程度是勝負的觀念。

(3)視覺化目標

為了團隊有更個共同的清晰輪廓,善用圖片檢索(圖像化)來想像完成的狀態,先從一張「完成狀態的畫面」開始、再不斷地「展開」而後「篩選」,可以是完成後的產品或具有一定格式的報告,而最終決定出的視覺畫面,背後必須要有明確的為何這樣做比較好的理由(類似品味該書提及的行銷精準度概念),要有所根據、清晰的推導過程。

(4)請把真正想做到的事設定為「目標」

目標就算不可能實現也沒關係,「目標」本來就不等於「結果」,請把「目標」沾染上夢想的色彩成為吸引人的核心概念,就能引導成員朝著夢想前進成為真正的「行動準則」,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懷抱夢想


▲注意:不要將結果誤認為是目標,舉例來說,目標是成為東京最好的伴手禮,結果是達到客戶預期的銷售量。


2.描繪前往目的地的地圖

包含將達成目標的所有工作模式化,而這些工作將以容易理解且大家認知一致的「核心概念」 來貫穿,當工作面臨衝突時,核心概念能夠超越團員個別期待,將所有人帶往同個方向,避免失焦。

(1)先掌握工作的核心本質(方向性&概念)

這裡作者介紹了名為「倒角」的執行方式,這是一種雕刻過程,先將多餘部分大致切除,掌握全體樣貌後,再慢慢鑽研細節,在掌握工作大方向後,再決定工作細節。

(2)請蒐集資料,自行調查及訪問別人同等重要

工作計畫與品味一樣,藉由學習累積知識(最好是日常生活就有在累積),除了自己調查、訪問別人是情報蒐集的必要過程。自己調查到的只是基本,客戶或顧客的訪談可以得到更豐富而深入的的內容,好的調查要靠純粹的「好奇心」,並且讓自己處於既不懂太多也沒有懂太少的狀態,讓對方感受到你事先用學習過有一定程度、但仍不如他的狀態,這樣對方才會願意跟你分享地更深入,但不要不懂裝懂,並請調查到可以寫成小冊子的程度,否則可能會在重要細節犯錯。

(3)將工作細節「模組化」

所有工作從開始到結束的任務基本上都會一樣,因此每種工作都可藉由「模式化」例行公事來畫出地圖,在蒐集完資料後,請在做中找到自己的知識系統或規則,「模式化」後有了基礎選項後、就可以減少每次重新抉擇而節省下時間,讓你有餘裕將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以提升品質,因此模組決定了速度與品質。像是賈伯斯都穿一樣的衣服,員工餐廳每天只提供2種選項的員工餐等,可選擇反而造成心理沉重的負擔。

(4)決定不需要做的事

決定什麼要做,但決定什麼不要做也同等重要,如此就不會浪費時間在無法達成目標的事上。


3.步行前往目的地

衡量與執行工作唯一的標準是「時間」

(1)確定「正式結案時間」&「浮動結案時間」

完成期限要如何訂定? 即便客戶沒有說也要能自己反推或自行提出與客戶討論,除了與客戶訂下的「正式結案時間」,也請在心中保留「浮動結案時間」以避免突發狀況導致無法準時完成,這個時間拿捏不要太過從容或太嚴格。

(2)為所有模組化後該做的工作預測時間

請準確預測工作所需的執行&緩衝時間,請不要做出「太自我中心」的時程表,衡量緩衝時間也要考量其他人可能造成工作時間加長的狀況,並將其放入適合大小的時間盒中,如:A工作需要一週的時間盒、B工作需要3年的時間盒。

▲注意:前述資料蒐集工作的充分程度影響時間預測的準確度。

(3)將該做的事情放入「時間盒」並排序

接著要決定時間盒的先後順序,水野大師形容時間盒就像麻將一樣,自己的牌會依重要性排列優先順序,然後同事和客戶的也是一樣的,當別人丟了一張牌、你為了接牌、勢必也要丟出自己手上的牌,而且決定該如何安插新牌的順序也是個問題,不可能將所有案件都視為急件處理,確切掌握客戶及同事手中的牌、才能知道要怎麼丟牌跟接牌,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是「時間」而不是「心情」

到此,工作計畫表就算是完成了,然而執行中工作會不斷有變化,因此作者建議執行中每3小時就要調整工作計畫表。



在本書最後,作者也提到很多執行中的要點,像是不要同時處理多個工作、自己創造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環境、工作就是實現人與人的約定所以要提升團隊溝通週期等,不過我個人經驗最常犯的是:誤以為期限到了之後,再多撐一下就會有更好的產出。

結案期限就是結束,而非完成後才提出,結案期限到了就該提出。不能有如果有更多時間就能做得更好的想法,因為在時間內完成也是實力的一種。

並且不要以達成厲害的事為目標(目標應該是可達成的),請穩健地執行工作計畫,厲害的事不是目標,而是在達成目標後隨之而來的事物:產生餘裕、逐漸提升工作品質。

最後的最後,水野大師提到工作計劃中最重要的是一開始提到的「想像」

由於網路縮短了企業與顧客的距離,現在是企業員工的工作表現帶來的影響容易被擴散的時代,因此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手上的這份工作如何能讓更多人快樂、要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樣的想像應該能讓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創意,從計畫開始
4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iao Chiao's talk 巧悄說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