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代的時候,過日子沒有想太多,行事通常僅按照2個簡單的標準來決定,一是喜歡嗎? 二是現在不做以後還能做嗎? 如果是現在不做以後無法做、又好喜歡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難怪30歲前的日子總是很開心,因為總是選擇了喜歡的事 (笑)
接近30代後,不知道是對自己責任感大幅提升? 還是真的像腦筋急轉彎那樣我的大腦主控台變得擁擠、快樂能主宰自己的時間變少了? 腦袋中總是充滿許多撞擊的對立想法,電影中的那句話應驗了,單純快樂的時刻的確變少了:
"Maybe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grow up, you feel less joy."
因此這一年來我展開了理解自己的旅程,從來不相信占星算命的人,竟然一躍而入靈性的世界,並不是一味地相信每日運勢之類的事(毫無疑問從來沒有準過啊),而是藉由星座、血型、MBTI、敏感性測試等等的方式作為一種觀察自己的切入角度、一種分析自我的架構,這趟旅程的起點就先從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開始吧!
前面提到那些撞擊的想法,也包含了懷疑自已,就在此時突然發現待看清單中的《安靜, 就是力量: 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這也是引發我開始想了解自己的第一本書,比起中文,它的原文書名更能說出所有內向者的心聲-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夠嗆,一邊翻個白眼還是必須的。
這本書就是在探討外向與內向的議題,由於世界趨勢從強調「品德」(culture of character)轉為重視「個性」(culture of personality)的文化,比起惦惦吃三碗公的人,社會更容易注意到個性開放、能積極展現獨特性(或態度)的個體,並給予外向者正面的評價,也認定這就是成功人士該有的表現,因此讓內向者質疑自己性格的優劣與否。
而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作者並非藉由貶低一方來提高另一方的價值,而是公允地帶出外向跟內向的優缺點,當然篇幅更多是關於內向者,閱讀完畢感到被理解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這本書,由衷希望內向者們能停止檢討自己,並透過了解自己駕馭並發揮這個天賦的價值!
作者提到內外向的定義來自榮格的著作《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同時這也是目前大勢的MBTI的發展基礎,實際上關於內外向的定義並沒有一定的共識,不過大致區別內外向的判斷標準是:對外界刺激接受的多寡,其他的判斷內外向的特質還包含:行事的快慢、可一心多用或專注、對財富名聲的在意程度等等。
本書中也特別澄清:內向≠害羞、內向≠高度敏感。害羞的定義是害怕羞辱、害怕社會一般人對自己的不認同;高度敏感的定義是對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高敏感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樂曲、優美詞彙或是超乎尋常的仁慈感動,同時對暴力醜陋容忍度低、有很強的良知,面對任何外界刺激都會加倍放大後接收。
不過,雖然內向≠高度敏感,但事實上高度敏感者70%為內向者,看到這邊是不是感覺對這些名詞更困惑了呢? 在這邊,我要置入一個截至目前我認為最容易理解內向v.s.高度敏感之間差異的說明,就是來自文森說書Youtube頻道介紹《高敏感是種天賦》影片02:50中提到,外向與內向的差異在於接收刺激的容器大小,敏感度則代表放大刺激的倍數,所以今天如果是一位高敏感的內向者,他能容納外界刺激的空間已經比較小了,而每份情緒又都被放大了數倍後放入容器中,想當然爾,同為高敏感的內向者相較高敏感的外向者,會更快就對外界刺激感到受夠了!
書中提到性格(personality)是天生的,人格(identity)則是後天文化影響。
大腦有個名為杏仁核的受體負責接受外界刺激、通知身體該如何反應,有些人的杏仁核天生就容易激動,也就是高度反應者,承前述,這些人大多是內向者;天生為內向者卻不是件壞事,作者提出《蘭花假說》,極端高度反應的孩童,就像蘭花一樣容易枯萎,但在適當環境培養就會長的又壯又好。
在《真正的快樂處方》中對於人類大腦如何產生快樂與焦慮有更多腦科學的解說,有機會可以再來寫一下。
至於內外向性格是否能改變? 作者提出「橡皮筋理論」說明人是無法讓個性無限延伸並超出於基因限制之外,即便自由意志可以讓我們的個性有很大的發展,這一點相當有趣,跟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中探討自由主義的觀點非常雷同,你以為你的選擇出自你自由的意識,然而那只不過是你大腦發出的訊號使你自以為你有選擇的自由。
每種特質都有其優劣,我整理了幾點對書中所述比較印象深刻的一些舉例,它們說明了內向者的特質具有那些優點。
書中提到外向者的「回報敏感性」較高,雖然與人連結都與慾望有關,但這群人會比較積極尋求回報,像是升職、金錢、社會地位等,這讓我聯想到一般認知適合當業務的人是外向的,或許並不是單指個性適切性,而是業績獎金對這群人激勵效果比較顯著(笑);反之,內向者思考運作方式對慾望的反應較冷淡,處事態度偏向提高警覺、冷靜判斷,若說外向者是油門,內向者就是剎車,而兩者意見都很重要。
前面提到內向者能容納刺激的容器較小,因此內向者充電的方式就是獨處,獨處能讓這些刺激逐漸釋放,淨空內心後內向者才有辦法再重返社交環境。
然而如果想要達到「流動狀態」,就必須「獨立於社交環境之外」,意即獨處。該狀態係指能夠整個人完全投入某項活動的理想狀態,關鍵在於為了活動本身去進行這場活動,而不是為了活動帶來的回報,我想更適切描述的中文詞應該是「忘我」吧?
作者也以東西文化差異來說明雙方在數學和科學成就的差異。由於歐美講求個人主義,符合外向的理想價值,反之中國日本講求群體主義,這解釋了為什麼亞洲人的數學和科學成就常常獲得大家崇拜,因為學術需要持久專注力,並對外界刺激保持冷靜。
不過這邊我有小小的疑問,一是講求群體主義不就會更在意外界的想法嗎?二是不擅長數學和科學的歐美人仍然是世界上多數優秀企業的生產國,能接收外界刺激並給予適切反應是否才代表能靈活地適應變遷、更容易生存?因此我認為也沒有孰優孰劣。
「自由性格理論」,固定不變的特質及自由性格是同時存在的。因此內向者可以為了自己非常重視的工作、人事物,而表現出外向的樣子、假裝成一個外向的人,而之所以能演得很像真外向的人,是因為他們很懂得「自我監控」,他們非常擅長根據情境的社交需求來調整自我行為。
這也解釋了職場上被同事稱為「全辦公室最會聊天」的我,總是在聚餐聊天後精疲力竭的自己,在別人面前真得看起來那麼精力充沛、滔滔不絕嗎?也許這就是擁有報名金馬獎資格的內向者演技吧?當下的掏心掏肺是真的,事後的勞心勞力也是真的。
所謂的「最佳激發程度」或「美妙境界」,意即你所能接受到最佳刺激程度的地方,別讓自己生活太無聊或過分刺激。
內向者應善用天賦:由於內向者利用獨處作為充電方式,而只有獨處的時候才有辦法進行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以培養真正精深的專業技能;它需要耐心、發自內心的積極主動、獨自一人達到前述的「忘我」狀態。
此外,因為內向者回報敏感性較低,因此對於興趣培養比較容易堅持到底,根據《原子習慣》或股神巴菲特提過複利的威力,時間越久,這種堅持加上刻意練習的成果對內向者越是更有利的,因為真正的自信心來自你的能力,並非先有自信才能培養出能力。
所以不須要假裝是個外向者,一旦專注在真正關心的事務上,就能培養出帶給自己自信的能力,真正的自信心來自你的能力,而不是先有自信才能培養能力。
承前述高度反應者大多為內向者,他們會深度思考、敏銳地感受他們注意的人事物、對生活體驗也更能分辨些微差異,這讓他們更擁有警覺性、對些微差異的敏感性以及複雜的情緒性等特質,這大概就是所謂「讀空氣」的能力吧。
作者建議內向者們要善用這份能力,將自己放在正確的舞台上,把精氣神用在喜歡的工作上,用來解決問題、創造藝術或者深度思考,而不要費力地去假裝一個你不是的人,因為性格改變也有其極限。記得先前聽過志祺七七的演講分享,決定價值的並不是你技能的好壞、而是你選的環境是否能給予你的技能一份適切的評價與報酬。
最後,任何人都要尊重他人對社交及獨處的需求。
最後用一個微小但我好喜歡的舉例,希望內向者(高度反應者)都能愛原本自己:
我一直都很羨慕容易臉紅的人、也特別喜歡容易臉紅耳赤的人,以前我不明所以然,但作者幫我下了個很棒的註解:臉紅可以帶來社交價值,因為無法用意志力控制,所以臉紅反映出一種真誠的窘迫,超喜歡這個詞:真誠的窘迫。
推薦給:
曾經因為內向而感到任何負面情緒的人,
這本書可以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張西 《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
小時候我們總想著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長大後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