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rl.cc/aLeyK9
過去半年以來,我開始提到散裝航運可能出現相關機會,所以本篇內容主要介紹的產業為散裝航運。
不過相信如果投資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對 2021 年時台灣曾掀起的航海王熱潮記憶猶新,散裝航運和貨櫃航運之間存在幾個主要差異:
貨櫃航運主要用於運輸包裝好的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服裝、食品等多種類型的貨物。這些貨物通常裝在標準化的20英尺或40英尺貨櫃內。
每個20英尺貨櫃(TEU)的最大總重量約為24噸,而40英尺貨櫃(FEU)的最大總重量約為30.48噸。貨櫃船的載重能力通常在數千至二萬個標準貨櫃不等,取決於船隻大小。
貨櫃船的設計是為了運輸標準化的貨櫃,這使得它們的裝載能力通常以貨櫃數量而非總重量計算。
散裝航運主要運輸未包裝的大宗商品,如鐵礦砂、煤炭、穀物、化肥等。這些貨物直接裝入船艙內,不需包裝。
散裝船的載重量取決於船型,例如
總結來說,貨櫃航運和散裝航運在重量和貨物類型方面有明顯差異,這是由於它們各自的設計用途和運輸方式決定的。而本篇內容主要介紹的便為散裝航運。
若以載重估計,全球海運市場約 95% 的海運市場依賴散裝航運和油輪,佔全球海運量的絕大部分,而貨櫃航運則為剩下的 5%。
以下為散裝產業的介紹。
散裝航運運載的是散乾貨(Dry Bulk),Bulk意指大宗物資,而 Dry 則是指乾貨,主要用來區分如石油這類的「濕」大宗物料。
另外,以船型來看,散裝航運的船型由大到小,主要可分為海峽型(Capesize)、巴拿馬型(Panamax)、輕便極限型(Supramax)、輕便型(Handysize),後續會在細談,這裡主要先談運送貨物比例部分:
首先,散裝所承載的散乾貨物,又可以為主要散乾貨和次要散乾貨,前者大多以 Capesize 和 Panamax 運送,後者則多以 Handysize 和 Supramax 運送,兩者分類如下:
以 2022 年資料來看,整體來說鐵礦砂(34%)與煤(28%)為散裝航運的需求大宗,兩者合計便佔了超過六成的貨物比例,另外以個別船隻的運送狀況來看看如下:
資料來源:台航法說簡報
整理來說,由於散裝航運主要運輸鐵礦砂、煤炭、穀物、鋁土礦、磷礦石及其他礦物或農產品,大致上來說每年第四季到次年第一季是產業旺季,其餘時間則屬淡季。
承上述提過的散裝船隻種類,若根據運載能力大小區分,則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以及各自有對應的指數,分別是:
其中只要載重量超過8萬噸以上的船就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而必須繞荷恩角和好望角運行,所以又被稱為海岬型,或是好望角型;而巴拿馬型則是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最大船型。
承上述,因為船型中越大的船,其載運的貨品就越單純,所以受市場波動影響大,加上固定成本高,也導致 BCI 指數相較其他指數來說,波動也較大。
而還有一個指數,便是大家常聽到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它就是由 BCI、BPI 和 BSI 組成,為衡量乾散貨運費變動的指標,反映全球散裝貨運市場的總體運費水平的重要指數。
通常由於小船佔總運量的比例較小,所以代表 Handy Size 的 BHSI 指數代表性較低,所以部分的人也會以 BDI、BCI、BPI、以及 BSI 作為散裝航運的主要運價指標。
資料來源:慧洋法說簡報
以上所提及的船隻,由小到大介紹的分別介紹如下:
主要用於運輸較小批量的散乾貨,適合短途航線和區域內貿易,特別是那些需要頻繁靠港和裝卸的航線,所以適合進入更小型和設施較差的港口。Small Handy 船型常用於地區性貿易和短途運輸。
不過由於 Small Handy 散裝船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且分散,加上運輸的貨物類型多樣且雜,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較大,所以導致 Small Handy 的運價透明度較低,難以制定成統一的指數。
常規散裝船中最小的種類,由於其靈活的尺寸,能進入較小的港口和河流,因此能夠進入較小的港口和淺水區域,靈活性較高。
以上兩種船都是散裝中相對的小船,不過這裡主要聊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營運的 Handy size,由於這類船型的靈活性高,適合區域性貿易和進入小型港口,以應對多種市場需求,所以相關航線包括:
不過整體來說,雖然 Handy size 具有高靈活性的優點,但缺點也非常明顯,例如市場競爭激烈,運費壓力大。
簡單來說,就是小船比較難經營,這點在慧洋的法說中就有提到,由於他們的長約主要是大船,而自營團隊的小船比例比較高,所以也會出現整體是賺錢的,但自營的績效一直處於損益兩平階段,便是因為小船相較大船難經營。
原因是什麼呢?如果透過網路上的資料,可以得到幾個原因:
(1) 競爭激烈:由於小型船隻在市場上的數量更多,不僅競爭更為激烈,會壓低運價導致獲利能力跟著降低,同時由於數量較多,每艘船隻的維護和管理需求也會較高。
(2) 港口基礎設施較差:由於小船通常會派遣去基建較差的港口,這些港口的基礎設施可能不如大型港口完善,也會導致卸貨和裝貨的效率降低,進而增加運營成本和時間。
另外我也問了業內朋友,他給出了更為專業的觀點,主要有幾個:
因為小船載的貨很雜,每條船每航次的運物不同,甚至每航次都是不同租家,所以常常會裝完煤炭要去裝穀物,要掃乾淨,裝完穀物又去裝水泥,所以無論是辦公室跟船上的瑣碎的事情都很多。
在這個狀況下,如果船員不優秀,小船就會比較難經營。比如說裝完煤炭下一個航次你要裝穀物,船開過去就先驗倉,裝貨的人覺得你船太髒不滿意,你就多掃兩天,敲鐵鏽補油漆。
又比如裝貨到一半,可能又有問題,就要停下來修,這一來一往閒置的都是成本,少兩天就多花兩天租金。而大船就無腦澳洲中國煤炭煤炭煤炭煤炭,所以隨便掃一下就好,反正每次都裝煤炭或鐵礦。
上述提到,小船可能每航次所載的貨物不同,甚至租家不同,所以相較大船固定合作的對象較少,有時候需要自己去找貨物載。
這時如果公司抓貨的能力很強,那手上很多貨,就很容易把船安排最賺錢的跑法,這邊空了去近的地方裝貨,也不用裝太髒的貨
不過反之,抓貨能力差的公司就會出現可能船在台灣空出來,但他只能找到東南亞的貨,船就要空的開過去在那邊裝,中間閒置的時間都是好所,等於少賺。
另外,抓貨能力差也可能要被迫裝一些比較髒的貨,又回到上述說的雜事很多,又要一直換貨物,洗刷刷洗刷刷。
所以總結來說,小船的經營成果,與公司的能力強弱也非常大的關係。
另一方面,像是自己手上有貨的船公司在經營上通常也會最強,因為一大部分的貨是他們控制,可以跑自己的貨,像是 Cargill 這間是美國最大食品加工巨頭,為世界四大糧商之一,他旗下的散裝船隊經營能力就會比其他同樣來得強大。
https://www.cargill.com/transportation/dry-bulk-shipping/fleet
接下來來往更大的船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