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不想工作但為什麼平常不存錢呢?

存到足夠的錢不就能離職了嗎?

這是我還在辦公室工作時,看到同事的行為後所感到的疑惑。你是否有看過這樣的人,在花錢如流水後後悔不已卻又周而復始的重複同樣的事?

誠實。這是我在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詞彙。一個人願意多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現狀決定了自己有多少能不工作的底氣。

幾年前我看了Youtube上的一支影片,片名的開頭是:人生就是RPG!高中老師窮遊世界。片中商周採訪了一名花蓮高工電機科老師王伯任,我印象非常深刻聽到他在採訪當中說到一段話:很多人的夢想是買房子、買車子,而我的夢想是一個狀態,就是不工作。

同時,透過盡可能的降低物慾測試自己一個月可以只花多少錢以及投資股票放大財富來讓自己去追尋這個夢想。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影片時,我隔著螢幕整個笑了出來,一方面覺得沒想到真的有人把不工作當成一個夢想!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的生活模式似乎跟他滿像的,但我是因為本來就節儉的個性,不過我心想搞不好有一天我也可以過上跟他一樣(不工作)的生活!

時至今日,雖然我的生活稱不上完全的不工作,不過對於金錢的壓力確實比過往小了非常非常多。這時,我意識到我可能遇到了部分人為什麼無法下定決心脫離職場的心境: 如果不工作那我平常要幹嘛?(在文末會提到我的解決方法)

同時,我也反過來想,會不會有的人嘴上雖說不想工作但卻沒有為提早離職做出任何準備(存錢、財物規劃等)是因為在潛意識當中,他不敢想像離職後的生活會長什麼樣子呢?

有的人其實滿喜歡自己的工作的,喜歡跟同事相處閒聊,或是享受客戶信任的成就感。雖然工作還是會遇到不少雷事但因為跟公司的多數人都處得還不錯,而這樣的歸屬感讓自己雖偶有離職的念頭,不過大致還蠻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通常這樣的人不太會去想像離職後的生活,短期來講確實沒有什麼問題。

怕就怕的是,明明很不喜歡現在的職場,不論是因為薪資、同事、主管、工作環境等等的原因,仍然不願意思考該如何脫身。我曾聽過朋友的朋友做了一份工作不只壓力大還待遇不好,平常的生活卻恣意地消費,也不願嘗試從小額度的金額開始練習投資理財,只說下班只想放鬆不想動腦了。等到哪一天真的工作撐到自己的極限,就直接提離職,靠老本過活,但因為本來就沒什麼存款所以只能趕緊找下一份工作,急著找工作的結果就是往往待遇和工作疲勞程度比前一份來得更為糟糕。

聽到這故事,其實我滿同理這樣的人的,因為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我們從小到大的學校教育,從來就沒有一門課是教導我們該怎麼面對錢、對錢的使用與態度是什麼。有的人長大後的金錢觀會覺得必須不斷地工作才會有錢花而不知道被動收入的重要性,有的人則是賺了錢後只想瘋狂消費來宣洩平常被職場壓抑的情緒。

就好像學校也沒有教導我們人際關係的課,根本沒有一堂課去教我們怎麼樣去認識新朋友、與不同性格的同學怎麼相處。也許對一些人來說交朋友根本是小菜一疊,跟大家玩在一塊就好了。但這對生性內向的我來說,在班上往往是一個安靜坐在教室裡的那個人,內心渴望朋友卻不知如何開口,甚至上大學之前連女同學的眼睛都不敢正對著看。上了國高中也因為不善言談和表達,被集體霸凌過。一直到上大四那年,我認識了一個朋友,他建議我去學習一些口語表達的課,後來我也嘗試去做過一些業務類的工作才逐漸地把喜歡交朋友但不善言談,活的十分痛苦的自己解救出來。多麼希望小時候就有人告訴我這些道理!

所以同理,其實沒有人是故意意圖離職卻不做任何財務準備的,只是自己願意多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現狀。解決的關鍵首先是自己是否有意識到這個情況,某方面來說就是有沒有病識感。當然也有人意識到自己這樣的生活也發自內心覺得無所謂,這樣其實也滿不錯的,至少已經知道現在的生活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了。

再來就是是否有人能與你對話提點該如何面對並解決問題,雖然有的人確實可以透過上網查資訊來解決問題,但有的人仍需要有藉由他人來引導。當初教導我口語表達的老師是一對一地教導,客製化地從我的個性出發並有系統地讓我學習該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練習和他人說話。

說到有系統地學習,就要來回答前面提到的問題:如果不工作那我平常要幹嘛? 其實我後來發現這個問題不只適用於有財務規劃的人,對於沒有財務規劃的人回答了這問題也能大大的增加規劃離職的動力。

前陣子我看到許多KOL推薦了一本書叫作發現你的天職。

這本書封面就開宗明義寫到:3大步驟, 讓你選系、就業、轉職或創業不再迷惘。確實和許多雞湯書籍不同的地方是,這本書是有具體的步驟帶著讀者如何一步步推導出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在讀完這本書以及跟著書中的步驟整理出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後,我發現現階段的我想做的事是:透過寫文章或是其他方式讓人思考"平常不會想到的思維"或者意識到"累積財富能為自己帶來自由"。

回到文章的標題:不想工作但為什麼平常不存錢呢?我想願意耐下心來讀這本書的人,都能找到存錢的動力並逐漸找到人生真正想做的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