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成長心態/從生活經驗裡重新認識自己

不是延續過去的認知,而是從生活經驗裡重新認識自己,真好。
raw-image

從小到大,我媽最常說我沒耐心。

但其實,脾氣最差、最沒耐心的人明明是她。她甚至沒有餘裕聽我說話,總是急匆匆地不把我的想法當一回事。而我很久以後才發現,自己是可以極為耐心細心的,這是我後來在工作上被讚許的特質。

我媽總說我數學不好,卻也從沒好好教我、瞭解我哪裡不懂。在我小學四年級,因為數學回家作業挫敗到哭泣時,她的解決方式是幫我寫完,結束這場混亂鬧劇。我很努力想要弄懂,但是課堂進度總是在我還在消化的時候,離我而去——從此「數學不好」這個標籤,陪我自暴自棄地活到二十幾歲。

大學時學統計學,以及後來興趣使然學習程式語言,我發現,其實我對事物需要明確的定義與意義,即:現在的步驟是什麼意思、這件事是為了什麼。對於數理邏輯的練習,我雖然不能舉一反三,但是可以紮穩腳步,逐步理解整件事情。

也許小時候接收的刺激太少,讓我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大腦發展,真的遲緩了一些也說不定。再加上主要照顧者給我貼的標籤,真的讓我求學時好痛苦。跟孩子溝通時的態度,真的會大大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呢!

後來年紀漸長,腦子也比較成熟了,回過頭再看過去這些讓我卡關痛苦的事情,竟也可以當作腦部鍛鍊來享受了。現在沒有考試壓力,反而能好好鑽研事物本身的樂趣。還好我沒有活在過去的標籤之中。

有個概念叫做「成長心態」。數理是我天生不擅長的,但我還是可以透過循序漸進的理解與練習,學會這些概念,這是適合我的學習方式。

與之相對的「定型心態」,若我就真的認為自己天生比別人笨,於是氣餒、自我放棄,那就真的沒有為自己平反的餘地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