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持續灌溉,名為連結的那朵花。

Line跳出了一則訊息,名稱是弟弟的。

「明年我想帶媗去迪士尼看樂佩,一起去嗎?」

對於兒子出了門就像野放一般,我想著的是,大概等他13歲才有勇氣帶他去迪士尼這種人口爆炸的遊樂園吧。

我沒直接回絕,反問他「東京還香港?」如果是香港迪士尼小小的園區,或許可以考慮,我心想。

「當然是東京阿!香港那麼小。」阿,果然,我打的如意算盤這麼快就被識破了。


但內心浮現另一個念頭,如此閒話家常的對話,不知等了多久。


並非播下了種子就會開花


在分享畫家庭圖的文章 看見愛的存在: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家庭圖」中,提到過與弟弟的關係一直都是疏離的,而今年初弟弟因長久的金錢與卡債問題,與家人斷絕往來,傷透了家人的心。

我在幾次薩提爾成長模式工作坊中,透過畫家庭圖看到了弟弟在這個家中的不容易,因同理弟弟的處境與感受,自此改變了我對弟弟的態度以及我們兩的互動關係。


原以為修復彼此的關係如同播種,只要耕耘好土壤,埋下種子,細心施肥灌溉,不久便能發芽開花。然而,不到半年,弟弟又因相同原因與家人起了衝突,父母親如同以往的指責與說道理,弟弟也如同以往的憤而退出與父母的家族群組,不讀不回不往來,好一陣子了。


若是我也如同以往,那就是陷入慣性的回應中,我們的關係又將退回原點,這個種子或許也沒有發芽的一天了吧。

在這個冰點,究竟能做什麼,我思考著。



關係的親疏,全在轉念之間


我想著,該如何開啟與弟弟的對話。過往的我也像父母親那般愛說道裡,不是給建議要他開源節流、好好存錢,就是批評指責弟弟不應該這樣對父母。

然而這次,我在心中做了一個決定:表達關心就好


還好嗎,我猜想你或許感到很失落、不被認同,想聊聊的話,我都在。


我這麼問他。

弟弟沒直接回覆我的文字,但這次,他並沒有不讀不回或拒讀我的訊息,而是傳了一句「你可以帶可可(兒子的小名)去看恐龍。」附上google map連結。


嗯,不直接回應,這是薩提爾溝通模式中標準的打岔。

但我的關心,他應該是收到了吧,我猜想。


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最親近的家人是最難的,弟弟的卡債問題尚未解決,與父母的衝突也尚未緩解,然而此刻,持續表達對他的愛與關心,是我此刻所能做到最多的。


後記


兩個月後,弟弟依舊與爸媽沒有聯繫,但我與弟弟之間持續有一搭沒一搭的日常對話。


「你二寶快出生了,需不需要奶瓶?」我問。

「好,都收。」

/

「媗(弟弟大女兒的小名)換了老師,適應的還好嗎?」

「好多了,已經不哭了。」

/

「你看她在學校吃的比同學多。」我傳了張女兒的近照。

「越大越像妳。」說完弟弟也回傳了一張女兒的公主裝造型讓我瞧瞧。


媽媽不時問我,弟弟有跟妳聯絡嗎。

讓弟弟知道有人關心他、陪伴他,依然是此刻我所能做的。

每種花的花期都不同,或許有一天,我用關心所灌溉名為「家人之間的連結」的這朵花,能圓滿綻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