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Q:身份認同轉變症狀(identity alteration)跟解離性認同疾患(DID)差在哪?

A :一個是「症狀」、一個是「疾病」。

有症狀不一定等於有疾病

一個疾病是由多個主要症狀所組成。有列在 DSM-5-TR 及 ICD-10 等國際通用疾病手冊中的正式疾病,都會有對應的診斷準則,定義好該疾病要有的主要症狀、次要症狀、其他可能伴隨的症狀,以及需要排除的症狀或情況,每項症狀的嚴重程度、發作狀態、特定表徵、產生原因……等等都會有所規範。


解離性認同疾患DID(舊稱多重人格疾患MPD)

是在 DSM-5-TR 及 ICD-10 中羅列的正式疾病之一,主要症狀是身份認同轉變症狀以及失憶症狀,並且有指定這兩項症狀各自需要達到的嚴重程度、發作狀態及特定表徵,也指定了幾種必須排除在外的症狀產生原因。

所以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不一定就有符合解離性認同疾患DID的診斷標準,還是要經由精神科醫生進行相關會談、評估、生理檢查、心理衡鑑等等,確認是否都有符合診斷標準中A,B,C,D,E所有條件。

DSM-5 解離性認同障礙DID診斷標準 中文版

DSM-5 解離性認同障礙DID 診斷標準 英文版


身份認同轉變症狀

一個症狀會有不同的表徵、產生原因、嚴重程度、發作狀態,可能會在多個不同的疾病中出現,有些疾病會列為主要症狀、有些疾病可能只是提及有機率會發現該症狀。

身份認同轉變症狀是一種症狀,自然也不是DID或是解離症所特有的症狀,其他類群的生理或心理疾病也有機率會出現,所以身份認同轉變症狀的產生原因不一定都跟心理創傷有所關聯,有也可能是因器質性或其他原因而產生 。

(所有的解離症狀都不是只限定在解離症才會有,其他生理或心理疾病也會出現解離症狀)


身份認同轉變症狀比解離性認同疾患DID來的更常見許多,但因為DID太過著名也太多刻板印象以及負面標籤,一旦說出症狀名太容易讓患者或家屬誤會成是在說得了DID,誤會之後很難再解釋清楚,也無法預料會生什麼後續反應或行為。所以一般在非必要的情況下,大多都不會特地說是身份認同轉變症狀,而是會以對應的疾病類群用語去做說明,或是跳過症狀直接說明該如何應對、治療或照護。


不同疾病的應對、治療或照護方式都有所不同。

即使有同樣的症狀,同樣是讓人覺得突然換了個人,也建議需要經由醫生問診、檢查、評估後,依照醫生的診斷及醫囑,進行後續的治療或處理。


症狀是症狀、疾病是疾病,當發現自身或週遭親友不對勁,懷疑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或是失憶症狀),在考慮是不是DID前,先去醫院掛號(家醫科、神經內科、精神科)請醫生排些器質性的檢查看看吧。 如果有發現些什麼,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也好。如果一切正常,那也能先排除掉器質性因素,滿足一些解離症診斷條件,將檢查報告保存下來對之後的評估及診斷也會有所幫助。


個人情況

我父母兩邊的家族,由於基因遺傳因素都特常得到腦部相關疾病,或是被其他遺傳疾病影響到腦部功能。

從小就透過長輩們的人生,見識到器質性的失憶症狀和轉變症狀是什麼樣的情況(當時只知道是生病才會那樣,疾病症狀的資訊太複雜聽不懂)。當國小還是國中,跟同學間閒聊第一次從創作作品中聽聞DID時,我便想起家族中那些生病的長輩。


雖然病名不同,不過症狀的描述是如此的類似,所以我很快地就認為DID是真正存在的一種疾病(當時認為是跟長輩們一樣都是頭生病了),但也因此對於同學們認為失憶症狀或轉變症狀很假、很誇張、很酷、很神祕、感到好奇、模仿、開相關的玩笑等等的行為和態度,感到十分反感,但也不想因此提及家中的事情,反正也不是什麼開心的事。

(也因為看到心情會不好,所以也很少去看DID或解離相關創作作品,一整個興趣缺缺)


因為這樣的背景,當我發現自己有點不對勁,好像越來越類似家族中患病長輩親戚的情況時,最擔心的是自己該不會提早患上遺傳性疾病了,而開始到醫院裡做各種生理檢查。

後來檢查報告都正常,但問題依然存在,於是在其他科的醫生建議下,我去找了心理師諮商以及到身心科掛號看診,慢慢得知解離症相關的事情。


不過一開始比起解離,我更關注的還是身體上的症狀,以及解離症有沒有可能會讓患上腦部相關遺傳性疾病的時間提早,所以治療前期我幾乎都是在跟身心科醫生及心理師談腦部構造、大腦神經運作、大腦記憶運作原理、自律神經分布……等偏向神經科學的問題,畢竟家中還有在長照兩位因腦部疾病失能的長輩親戚呢。

同樣是轉換、同樣是失憶,現在我也能算是個患病的當事人了吧,雖然只是心因性還沒出現器質性,但這種像是提前預演或是半隻腳已經踏進去的感覺,實在是很難不去在意阿,想要搞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這也能算是一種壓力源,所以在了解的同時也還是能有釋放壓力的作用在。偶爾返家探望長輩親戚時,也會接觸到長輩親戚的神經內科主治醫生,不問白不問。


所以我在看待及理解自身的解離症狀時,比起 DSM 會更偏向 ICD、比起心理師會更偏向醫生、比起把器質性和心因性分開看待,我更偏向一同視為腦部症狀一起了解。 打算在治療解離症的同時,也會往後高機率會得到的器質性腦部疾病,一起做些準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