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內核強大的人,才不容易被這種話控制


 

每個人都喜歡被誇獎,不管是工作中老闆給的正回饋,還是生活中我們被看見和回應,都會讓我們在心底忍不住感覺雀躍。

 

但最近朋友跟我傾訴說,她被誇獎了,卻並不開心,反而覺得自己好像被誇獎給控制了,比如:

 

🔘 同事誇我今天穿的很漂亮,眼光真好,我會不自覺地更注意每天的形象,覺得自己不能邋遢著去上班;

 

🔘 老闆誇我專案做得特別好,我開心的同時會隱隱擔心,萬一下次做得不好了怎麼辦?

 

🔘 朋友誇我總是很貼心、很周到,於是在社交中,我就會更多照顧周圍的人,有時候明明自己也很累了,也依然覺得有責任照顧好這個場子。

 

她說的這些情況,確實普遍隱隱存在於很多場景中,為什麼我們都希望得到誇誇,但有時候這反而讓我們感覺更累,壓力更大了呢?

 

 

有一些誇獎

確實容易讓人更虛弱

 


雖然心理學理論也普遍認可誇獎的價值,認為它能增強個體的自尊和自信水準,給人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

 

但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誇獎都具有滋養性,有大量的研究發現,有時候,某些誇獎反而會摧毀人的內驅力,讓人養成固定型思維模式,阻礙我們的成長。比如——

 

誇獎難以改變的個人特質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誇獎實驗,即把孩子分為兩組,一組誇孩子「你真聰明」,另一組誇孩子「你真努力」,然後觀察兩組孩子的成就目標和對失敗的反應[1]

 

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傾向於選擇更簡單的題目來做,把「證明自己很聰明」作為主要追求目標,在面對失敗時會歸因為「我不夠聰明,能力不足」,並認為智力是固定不變的。

 

被誇努力的孩子,會把「通過學習提高能力」作為追求目標,面對失敗時會歸因為「我還不夠努力」,並有動力加倍努力和嘗試,並認為智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的。

 

在職場和生活中也是同樣,當我們獲得的成就被歸因為「能力強」、「在這方面很擅長」等短期內無法快速改變的特質時,我們會更容易擔心,萬一下次做得不好,是不是就代表我能力其實並不強、在這方面其實並不擅長?

 

這時候,我們的目標就不再是把事情做好、或提升能力,而變成了證明自己,就容易掉進固定型思維模式中。

 

 

誇一個人所具有的工具價值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伴侶每次誇獎你,誇的內容都是你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賺了多少錢、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高光時刻,你會不會覺得似乎有哪裡不對勁?會在心底隱隱覺得,ta 是不是因為我的個人成就而喜歡我?如果我不優秀了,或者 ta 遇到一個更厲害的人,ta 還會喜歡我嗎?

 

類似的誇獎還有「你真賢慧,誰娶了你真的太有福氣了」、「你真懂事,從來不給別人添麻煩」等,這些誇獎也在凸顯一個人的工具價值,誇的雖然是你,但這些特質其實是有利於你周圍的人。

 

在工作中,我們的工具價值被誇獎倒還無可厚非,但如果在親子關係、親密關係裡,我們總是作為一個好用的工具而被讚賞,會導致我們把個人價值和工具價值強綁定,即認為自己的存在意義僅在於對他人有用或滿足他人的需求,認為與人建立關係必須基於「我對別人有用」,而非基於情感聯結。

 

和實際情況不符的誇獎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認為,誇獎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即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信心。然而,誇獎如果過於頻繁或與實際表現不符,可能會導致虛假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一個人的能力有 60 分,但領導覺得他有 100 分,如果他自己也相信了自己有 100 分,會在面對挑戰時過於自信,當實際結果和預期差距太大時,也會嚴重自我懷疑。

 

這也是「捧殺」的威力,當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較為客觀的認知,自我效能感不源於真實的成就,而是源於別人的誇獎時,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其實無法達到期望的高度,就會一腳踩空,掉落穀底。

 

 

如何利用好誇獎

而不是被它限制?

 


當我們是一隻風箏的時候,外部世界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我們飛行的高度,依賴於風的助力,也會恐懼於風的停止。

 

而當我們是一棵紮根在土壤裡的大樹時,風雖然讓枝葉搖晃,但無法撼動根基,我們依靠內部養分穩固生長。

 

想要利用好誇獎,讓它成為我們行動的推進器,就需要我們逐漸生長和建立自己穩定的內核。

 

誇獎只是回饋,不能代表我們的全貌

 

有人喜歡吃橘子,有人不喜歡吃橘子,而橘子一直都是橘子,它的味道並沒有改變。誇獎是對一個人行為或品質的認可,但不代表一種絕對的好壞價值判斷。

 

查理斯·霍頓·庫利提出的「鏡像自我理論」認為,人們是通過他人的反應來構建自我概念的,在互動中,我們會把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態度和回饋內化,像是照鏡子一樣,通過他人來確認自身的樣子。

 

然而,鏡子裡呈現的畫面,並不是我們完整、真實的樣子,而是經過對方的認知系統、偏見和經驗過濾後的產物,往往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像是有人拿著一小塊鏡子照你,這塊鏡子僅代表對方的喜好、價值觀,鏡子裡你的樣子不一定真實,也一定不是你的全貌。

 

認清楚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鏡子裡照出來的樣子,作為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個視角的補充,而不是完全通過它來定義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建立內部評價體系

 

當我們沒有給自己建立內部評價體系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就會很容易被外部評價牽著走,把別人的標準奉為真理。

 

而建立內部評價體系,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自我覺察能力,當我們因為某件事被誇獎時,也需要問問自己,我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真的享受嗎?這件事對我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同樣,就算某件事搞砸了,但我們做的過程中很享受,進入了心流狀態,或者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成長,也不需要因為結果不好就把全盤推翻這件事的意義。

 

自我決定論(SDT)認為,當個體有能力根據自身的興趣、價值觀和內在動機行動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內在滿足感和持久的動力。

 

當我們的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發生衝突時,也可以試著告訴自己,即使我內心的標準和別人完全不同,也沒必要全盤按照別人的標準來,而是試著找到平衡和交集。

 

在這種狀態下,他人的誇獎才更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助力。當別人誇獎我們本身就認可的特質時,就相當於在我們喜歡的道路上踩了一腳油門,給了我們加強自身優勢的動力;如果別人誇的是我們覺得沒那麼要緊的特質,那也不用迎合誇獎而給自己壓力。

 

 

誇獎是一種期待

而我們不用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 Role Theory) 認為,我們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在扮演著不同角色,而這些角色是由期待和規範所建立起來的。

 

由此來看,誇獎也是社會化的一種工具,因為它不僅僅是對某種行為或品質的認可,還隱含著期望和規範,人們會因為被誇獎而重複特定行為,以符合別人的期望。

 

比如,一個人從小就被誇溫柔體貼,這可能會讓 ta 更樂於扮演一個照顧者的角色;另一個人經常被誇果敢獨立,ta 可能更喜歡承擔決策者的角色。誇獎背後所隱含的期待,形成了我們對自己社會角色的認同。

 

但這些社會角色都是我們喜歡的嗎?或許並不,有些角色甚至會跟我們的內在需求、優勢相衝突。

 

比如老闆期待你成為腳踏實地、執行力強的員工,但你其實更擅長天馬行空地想創意,你可以重新尋找符合你優勢的工作,也可以試著用真實的自己去演繹和定義老板眼中的「好員工」的角色。

 

如果每個人的期待都是一件衣服,我們可以有選擇地穿上我們喜歡的那件,放棄不合身的衣服,或者加入自己的設計,改變這件衣服。

 

 

最後

 

我們常常對批評指責很敏感,卻很難察覺到誇獎帶來的隱秘的控制。其實,不管是誇獎還是批評,都是這個世界給予我們回饋的一部分,我們可以試著以自己為主體,選擇吸收那些對我們有益、有滋養性的回饋,而不是被回饋塑造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擔心自己的誇獎會給別人造成壓力,也可以試試:

 

  • 多誇誇過程,少誇結果
  • 多誇可以改變的,少誇無法改變的
  • 多誇個人特質,少誇成就或者工具價值
  • 避免讓誇獎創造出本不必要的競爭

 

希望大家都能開心地誇人、也享受被誇。

 


今日互動

 

你是如何應對外部回饋

讓它成為自己的助力的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