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一支YT影片,介紹何謂日式?維基百科上解說:日式一詞主要用於日本以外的漢字文化圈,表示日本風格的意思。也就是說日本本身是沒有"日式"這樣的說法。
做設計的人,真的理解什麼是日式嗎?日式純粹是外國人對日本的印象概念,而這個概念往往似是而非。既然是似是而非的概念,那看到的日式風格多半就只是流於表面而已,跟真正的日本核心精神其實很不一樣,必須要有這樣的認知。這讓我想到之前與Sylvia聊設計時她說過,台灣人設計的北歐風往往是台式北歐風,所謂日式風格與台式北歐風兩者相當異曲同工。其實風格兩個字與泡麵包裝上的風味兩個字意思差不多,都算是修飾形容,並不具備真正的本質意涵。日式與北歐這兩種風格都被台灣人混入了自己膚淺的理解。
如果要探討風格源頭的文化意涵,那課題其實相當大,在這裡我們輕鬆點不展開來談。空間設計不同於建築設計,我在上一篇建築的時代責任探討過建築設計的慎重性,那是必須的,一棟殿堂建築花那麼多錢,存在可能超過百年甚至更久的多,當然要負起相當的文明責任。然而空間設計的影響與存在的時間相對有限,當然也就能夠自由一點。如果又是個私人領域,當然更無須那麼嚴肅地去探討文化內涵等課題,使用人與設計師皆大歡喜就可以。
我在之前一篇設計師的美學責任裡闡述了身為一名設計工作人,有責任透過自己的專長,以美學為出發做出善的影響。既然把這樣的影響作為自身的責任,那對自己專業的美學素養當然也要有一些期許與要求,這對身為一名設計工作人而言絕對不會是壞事。
我自己的設計是有建立起自己的風格,而且有清晰的脈絡可循。早年還是學生時,在學校老師還不太討論安藤忠雄的年代,我就已經相當喜歡他的建築。書本上他每個建築設計圖面我都一一仔細覽閱,那在後來大大影響了我的空間構成邏輯。然而我畢竟不是做建築的,空間設計另有需要的效果。墨西哥有兩名當代建築大師深深影響了我的空間風貌,他們是Luis Barragan以及Ricardo Legorreta。我汲取了許多的養分加以消化,再加上我自己的想法,慢慢就形成了我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