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停止機器人般的生活,格友文的啟發💖

今天在方格子上看到一篇格友 鋼哥文章〈為什麼你應該停止優化生活?|史丹佛MBA研究生:積極的優化只會帶來無盡的倦怠〉,我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態點進去,因為我一直覺得,人應該不斷追求更好,這不是理所當然嗎?然而,看完整篇文章後,我的內心卻翻起巨大的波瀾,因為它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想起了我一路以來的生活方式和心路歷程。

從小,我就是一個自卑的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我拼命學習,希望能成為一個幾乎無所不能的人。我的人生就像一場接一場的激勵電影,不斷地設立目標,然後衝刺、達成,再衝刺、再達成。對我而言,沒有「足夠好」這個概念,人生也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追逐。

這樣的我,學會了許多事,寫計畫、做網站、教育培訓、行銷設計、剪影片…… 我創造了許多看似別人無法達成的成就與故事,這些能力讓我感到自豪,也讓自己看似無所不能。然而,當我冷靜回顧時,卻發現這些成就並不一定真正創造出足夠的成果與價值。我不斷追求技術和能力的極限,但內心總有一種空虛感,因為這些看似強大的能力,未必帶來了我內心深處真正渴望的滿足感。

這裡我想澄清,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事實上,這段經歷讓我成長,讓我擁有了許多技能,這些能力也曾帶來無數輝煌的時刻。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意識到,人生不僅僅是追逐成就和技能的極限,更重要的是,這些過程是否讓我真正感到快樂和滿足。這並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而是一段我必須經歷的旅程,它帶給了我許多深刻的體悟和成長。

在幾年前,我甚至做了很多給自己壓力的事。我的手機首頁上安裝了一個「死亡倒數」APP,每天醒來看到那少去的一天,內心總有一種莫名的緊迫感。我告訴自己:「生前不必多睡,死後可以長眠。」因此,我曾經嘗試每天只睡四個半小時,逼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效率。我把生活切割成五分鐘一個單位,安排滿滿的工作、學習、會議,甚至每天要求自己聽兩本書。我試圖讓自己像機器一樣運作,忽視情感、忽視疲憊,直到有一天,我的生活徹底崩塌。

那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分手。我當時滿腔的疑惑和不解:「這麼優秀自律的我,難道還比不上你?」然而,我遇到了一位塔羅牌老師,她告訴我:「你不夠愛自己。」這句話讓我愣住了,當時我難以接受,但這個念頭像種子一樣,慢慢扎根在我的心裡。

直到一次課程,我聽到Nicole說:「愛自己,是用你希望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來愛你。」這句話像是一記重拳,擊中我的心。我突然明白,我不喜歡小時候父母的嚴格管教,但我卻在他們不在時,更加嚴格地對待自己。我發現,我從未真正愛過自己,甚至有時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亟待修正的錯誤,反而不斷給自己施加更多壓力。

後來,我遇到一位朋友,她看著我,問了一句:「你不累嗎?」那一刻,我的內心像是被打開了一扇門,所有的壓抑和疲憊突然傾瀉而出。我真的累了,累得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回想過去,我創業的那一年,才剛大學畢業半年,就一路沒有停歇地衝刺,從未給自己真正的休息。但當我開始意識到這一切,開始給自己一些餘裕,我的生活竟然悄然改變了。隨著我允許自己放假,允許自己休息,我的心態也逐漸改變,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也隨之轉變。

這篇文章讓我感同身受,從「過度生產力的壓力」到「休息與創造力的關係」,從「自由與控制」到「如何重新定義休息」,這些話題都是我過去的人生中真實經歷的一部分。每一句話,都像在撫摸著我內心最敏感的地方,喚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共鳴。

如今,我明白了,過度優化和逼自己到極致,並不是真正變得更好的方式。生活不僅僅是高效工作、追求成就,還需要平衡、留白和愛自己。我開始選擇放下「無所不能」的標籤,選擇讓生活回到本來的節奏,讓自己呼吸、感受,並且真正享受每一刻。

我們的人生,不是需要不停追逐目標,而是需要找到一個能夠平衡工作與內心的節奏。只有當我們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