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如何學習「學習」?台大醫師的15個高效學習技巧

出了社會,隨時都在打掉重練的狀態,我們遇到的領域幾乎是課本上不會學到的。

一開始還是菜鳥的時候,需要搞清楚人際上的應對進退、應付大量突如其來的雜務、對上管理等等;就算變成了一隻老鳥,如果不想停在原地,仍舊得不停往前,學習新的事物。

這堂《什麼都學得會!15則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談的是「如何保持最佳學習狀態,把知識價值最大化」,講師吳沛燊畢業自台大醫學系,是醫生也是資料科學家,橫跨醫界與商界。

他提到,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學習,是因為學習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方法。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高效學習的5個基本功

#1 建立心態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通常要在「書到用時方恨少」才會驚覺到這件事,可出了社會之後,什麼課表、進度統統沒有,全部都要靠自己,就算問前輩,前輩也忙到沒時間管你。

如講師本身剛出社會時,想向前輩請教,卻被前輩臭罵一頓:「你來實習,連這個都不會!」

你遇到這種時候,會怎麼辦?是越挫越勇一直問,還是想別的方法呢?

講師當時的做法是「向同儕學習」,他先觀察前輩和優秀同儕,拆解出他們能夠做好事情的關鍵,歸納出下一步該怎麼做,最後再想辦法套用到自己身上。

因此他強調「學習是隨時隨地的事情」,當你理解學習不是只有發生在回家努力讀資料或讀書,而是隨時學習、隨時運用時,你才會真的多看、多聽、多想,想辦法找到能為自己所用的資訊和經驗。

最後,課程裡還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高效」跟「快速」不一樣,「高效」指的是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來學習,並非快速學習。講師比喻,學習知識就像拼圖一樣,需要我們一點一滴地累積、拼湊起來,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最終才會變成個人化的知識系統

像他自己,念書時就對投資很有興趣,但也是用零碎時間去讀相關資料,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把蒐集到的知識系統化,並對這件事有比較通透的理解。

#2 養成自律習慣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講師提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運動」,每天從 10 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就好,再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

但他提到,如果你沒有固定的作息,很容易就會放棄運動。

因此,建議「固定起床時間」,先設下幾點要到辦公室,回扣通勤、準備、早餐、盥洗、運動等時間,就知道該幾點起床、睡覺。

另外,講師特別強調,運動和睡眠都是看起來好像可以被犧牲,但其實是工作效率的關鍵

畢竟,睡眠是大腦整合資訊的時間,沒了充足的睡眠,我們的大腦無法整合清醒時得到的資訊,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靈感或大量決策,那就更該睡眠充足。

#3 減少干擾

何謂減少干擾?這邊分成「不再拖延」和「找出優先事項」。

只要不拖延、先找最重要的事情處理,手邊的任務就不會都只進行到一半,好像很忙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因此,講師建議你先知道自己為何而忙,也就是找出真正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他以自己的工作舉例,因為經常要開會,上司覺得只要是資料科學的東西,就丟過來或是叫他查一下,搞得他雜務越來越多。最後,他找出方法,就是先分辨什麼事情跟目前的工作有關,再安排優先次序,甚至刪掉一些完全沒必要做的事情,讓自己手邊的任務能對準真正的目標。

再來,要想「不拖延」,就把長期目標拆成至少 3 個短期目標,再訂出每個目標的下一步行動。

此外,這章最後提出的「自己使用說明書」還蠻有意思的,他認為需求方只能提出需求,但實際如何執行必須由他決定,因此把這些規則寫下,昭告上司、組員、合作方等,管理好自己的界限,就可以保護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4 確實行動

這章談的是:決定好了該做的事和目標,但要怎麼戰勝惰性,讓自己確實動起來?

講師提出 3 個方法:

  • 整合每天要做的事: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就找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把這兩件事合併起來。如講師常常忘記到郵局寄信,他就乾脆把信塞到鞋子裡,這樣出門就一定會看到。
  • 設立提醒機制:把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放在每天都會查看的地方。講師自己經常忘記要報稅,就把提醒事項放在每天都會查看到 Google 行事曆,而且放在行事曆也意味著必須先決定好執行日期,能處理掉就趕快處理掉。
  • 昭告天下:如果你真的還是很懶,那就試試看把要做的事公開寫在社交平台上。人都是怕丟臉的生物,都已經發出來了,再怎麼樣也會逼著自己在死線前趕出來。

#5 強化記憶

大腦是靠連結既有資訊來記憶的,也就是說,與自身高度相關的事物,最容易被我們記住。因此,先從與手邊任務相關的資訊開始蒐集和學習,效果最好。

但說實話,我們最常遇到的,是必須在未知領域探索的情形。

對此講師建議,先找出是否有類似的案例、書或相關資料,再找出哪些內容有用,先針對這些內容做研究和閱讀,接著模仿,做了之後再回頭補足資料。

這是因為,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先藉由參考、模仿其他案例的方式,抓到一些起頭的點,再從執行過程中慢慢補齊不足的東西,才能創造與已知知識的連結

此外,這邊也提供了幾種強化記憶的方式,如抄下來或用自己的話再寫一遍,手寫可以刺激大腦生成神經元,或用手勢、走動、高低語調等方式來強化記憶。

最後,「提問技巧」也是我覺得很不錯的部分:先搞清楚自己要問什麼,避免問得太籠統,再把問答題變成選擇題,複述一遍對方的意見,以免有誤解的部分。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高效學習的應用:CODE筆記法

CODE筆記法是什麼?

CODE 筆記法就是蒐集對自己有用的碎片知識,累積並打造個人知識系統的方法

這個方法分為 4 個步驟,分別是:

  • 蒐集 (Capture)
  • 整理 (Organize)
  • 萃取 (Distill)
  • 分享 (Express)

蒐集和整理是發散的宏觀階段,而萃取和分享就是屬於聚焦的整合階段。我們以前的筆記方式,大多停留在蒐集和整理,能夠進階到萃取和分享的人極少。

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身兼三職,教師、顧問和作家,在教學時所蒐集到的內容,就能夠應用在顧問工作上,而整合了顧問工作的經驗和教學內容,就變成了一本本暢銷書,讓他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但講師也提到,所謂「專家」其實是相對的,你在這個領域有經驗,累積之後分享出來,收到回饋再修正、學習,繼續分享,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循環,也能因此取得他人的信任。

STEP1:蒐集(Capture)

認真說,蒐集不難,關鍵在蒐集「對自己真正有用的資訊」,如課程上所提的 4 種資訊:

  • 能挑戰、改變既有認知的。
  • 呼應你原來所想的。
  • 出乎意料之外的。
  • 未來會用到的。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沒時間慢慢思考,只能先仰賴直覺,只要確定對蒐集的這個資訊有共鳴就好。

但大腦是善於遺忘的,累積知識也需要時間,所以為了未來那個忙碌健忘的自己,需要一個架構來追蹤進度,了解當初的目標為何,以免做筆記時淪於流水帳。

這裡建議在蒐集時使用「PAP 結構」,等之後回顧就能知道當初的想法是什麼:

  • P 問題 (Problem) 或目的 (Purpose):你蒐集這則筆記要用來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
  • A 評估 (Assessment):摘要或對當前情況的判斷。
  • P 計畫 (Plan):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最後想說:「好的想法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往往都是迭代而來」,因此蒐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時常回顧,不斷修正和增加新的事物上去。

STEP2:整理(Organize)

這裡說的「整理」,並不單單指把蒐集到的資訊按性質分類,如果只是按性質分類,很容易被自己遺忘在某個角落。講師特別強調:「分類,是為了行動。」

他舉例,在蒐集投資的資訊時,把這些資訊收在「投資理財」的資料夾,看起來好像很合理,可是收集資訊的時間會拉得很長,一年後的你,光看資料的性質,可能會忘記當初為什麼要蒐集這些資料。

於是,建議可以想想看蒐集資料的「目的」,像他當初學投資是想打造第二收入,因此就把投資理財的相關資料都放在「第二收入」的資料夾,其他關於「第二收入」的想法也都可以收進來。

用行動來命名資料夾,就不會忘記當初的自己設了什麼目標

STEP3:萃取(Distill)

這算是 CODE 筆記法裡一個比較關鍵的步驟,畢竟不管蒐集什麼資料,要想應用就得花時間整合,但不是每則筆記都要萃取,只會挑近期會用到的筆記來做。

萃取的 3 個要點:

  • 不要為了萃取而萃取,依照當下的目標做決定。
  • 留下最重要的 20%,讓資訊可以對準目標。
  • 不需要一次到位,至少三次的精煉跟萃取。

萃取的 3 個步驟:

  1. 摘錄引言、標題、結論和原文連結。
  2. 根據節錄的部分留下 20% 重點。
  3. 列點並做出視覺圖表。

STEP4:分享(Express)

前三個階段都完成了,一定要分享出來,也就是「輸出」。從輸出中得到回饋,就可以持續優化個人的學習系統,形成良好的循環。

輸出有兩個好處:

  1. 得到別人的回饋,錯誤就有機會修正,或因此更理解自己學習的程度到哪裡。
  2. 統整資訊後,用自己的話再闡述一遍,就能驗證自己真的會了這個知識,形成長期記憶。

平常讀網路文章、書籍、資訊或聽 Podcast 等等都算是輸入,而輸出,除了分享就是實際去做,將其應用在生活或工作方面。

講師提到,理想的輸入和輸出比例應該是 1:3,最起碼也要做到 1:2。他認為:好的學習應該是輸入一分之後,就去歷練,失敗也無所謂,要持續練習才能精進自己

更完整內容,請閱讀15個高效學習法則課後心得:學習如何學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學一點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