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種常見卻不靠譜的擇偶觀念,三個字


最近,我的好朋友又又又一次宣告約會失敗了。


「聊不到一塊去」,這句話我在朋友口中聽到了不下五次。但要讓她展開說說什麼樣的人能聊得來,她其實也很模糊。


不止是我朋友,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都把聊得來視作一條很重要的擇偶標準。

 

這玄乎的聊得來到底是什麼?它真就那麼關鍵麼?



聊得來的人 

的確對我們更有吸引力

 


聊得來這個詞聽上去多少有些有抽象。

 

我們不妨先來回想一下,那些讓我們產生這種感覺的時刻,通常發生了什麼:


  • 有共同話題:你們關心相同的事情,或者有著相似的經歷,這些事情就成為了打開話匣的契機。
  • 有相似的喜惡:比如有一致的愛好,相似的藝術品味。甚至共同討厭某個東西也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離。
  • 溝通上很順暢:你們表達和接受資訊的風格是契合的,一來一回的聊天不會覺得尷尬,對話是自然發生的,不會苦思冥想地尋找新的話題。
  • 情緒上有共鳴:對方懂你的笑點淚點,你們有著類似的情感反應,悲歡好像是相通的。
  • 價值觀也同頻:你們在工作、生活、社會事件等重要議題上的理解是相似的。


在聊得來的人身上,我們往往會感知到以上幾個維度的疊加。

 

我們會發現彼此有著較為一致的認知和情緒,在很多方面都不謀而合,甚至產生了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


這種同頻的體驗,在心理學裡被稱為相似性吸引

 

不少研究都發現,人們的確容易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即便不是實際上的相似性(我們真的很像),只是感知到彼此的相似性(我覺得我們很像),也會激發對對方的好感。

 

相似性可以是外在的標準,比如年齡、性別、社會地位,也可以是內在的,比如性格、愛好、價值觀。

 

當我們把聊得來作為擇偶的重要標準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尋找和我們有內在相似性的人。

 

在《浪漫愛情心理學》一書裡,對這種追求有著更加浪漫化的表述,那就是共通的生活感覺。

 

心理學家布蘭登認為,浪漫愛情的最佳狀態是兩個人有深刻共用的生活感覺。生活感覺是人們對世界、生活和自身的最深刻、最廣泛的態度和觀點的總和。

 

當我們發現另一個人和自己有著相似的生活感覺時,就像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種熟悉會讓人感覺安全和舒適。

 

就像在電影《花束般的戀愛》裡,男女主在初次見面時,就發現彼此在很多生活方式上展露出驚人的相似性,喜歡同一本書同一部電影,甚至對待石頭剪刀布這種小遊戲都表示了同樣的不解。


2010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當我們能夠在親密關係裡驗證自己,覺得伴侶能夠真正瞭解我們,關係品質和幸福度就會更高

 

聊得來正是讓我們體驗到了這種被驗證的感覺。當我們發現對方很多層面上和我們契合,感受到對方和我們一樣看待生活,就能快速拉進彼此的距離,自然而然地產生想要親近的念頭。



但追求絕對同頻

會阻礙關係

 


聊得來的確為關係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用它去篩選伴侶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

 

那開頭提到的我朋友,為什麼在約會過程中會屢次挫敗呢?

 

我們最近一次見面時就認真複盤了下她的這些經歷,最後得出的一致結論就是她過於注重聊得來,甚至於被它所禁錮住了。

 

總覺得要有相同的愛好和合拍的語言,才能踏入和發展一段感情。

 

但僅僅依靠聊得來,建立起來的關係其實很脆弱。

 

首先,這可能讓我們無法看見真實的對方。

 

追求聊得來,歸根結底追求的是那種同頻共振的體驗,這讓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被確認感。

 

但在現實生活裡,這種體驗無疑是稀缺的,因為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存在。

當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尋求對方身上和自己相似的部分時,必然會走向失望。

 

之前提到的電影《花束般的戀愛》,表面上講述了一對百分百合拍的戀人走向分手的遺憾故事,但其實,男女主角的戀愛是很懸浮的。

 

大學時代,男女主角借由外在的種種標籤走到了一起,比如相同的興趣愛好、相似的藝術品味,看似兩個人的精神十分契合,但關係的出發點不是“我看見了你”,而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

 

而當男女主角走出校園,置身滔滔生活之中,兩個人的差異開始凸顯。男主從一個曾經的文藝青年變成只看得下成功學書籍的銷售,女主仍舊對工作抱有理想化的想像。

 

兩個人都覺得是對方出了問題,差異橫亙在兩個人之間,就成了感情的威脅,在一次次衝突中愛意不斷消磨殆盡。


以相似性開啟的愛情,一定是減分制的,因為在之後的關係裡,更多湧現出來的是不同。

 

在關係早期,我們傾向于在對方面前展示更好的自己。但相處久了,時刻維持曾經光鮮的形象是很困難的,同時我們自我暴露的意願也會加深。

 

一項研究就發現,新婚的夫妻如果發現伴侶並不如當初想像得那麼美好,不滿情緒會日益增加。

 

這對我們來說是場試煉。愛人身上的玫瑰色濾鏡消失之後,我們終將會發現對方身上不同的部分,總要學會去面對那個真實的另一半。

 

如果我們依舊用自身的期待去投射和要求對方,很難建立起真實而深刻的連接。


只看聊得來,可能還會遮蔽其他同等重要的擇偶標準。

 

身處不同的生活階段,我們的情感需求會發生變化。

 

年輕時的戀愛很純粹,可能因為有共同的愛好、說不完的話就走到了一起。隨著個人的成長,現實變得更加複雜,我們考量關係的維度也會變得更加多樣。

 

也許你們當下很聊得來,但如果缺少一致的生活目標、未來規劃、價值取向,關係也無法走得長遠。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可以很好地闡釋這種轉變。

 

他認為,愛情是由親密、激情和承諾一同構建起來的。這三個要素就是愛情三角形的三條邊,每個要素的強度都可能發生變化,於是愛情三角形就會衍生出各種大小和形狀。


在關係早期,聊得來能讓我們體驗到強烈的激情。

 

但在長期關係裡,激情逐漸消退,親密和承諾會變得更加重要。親密和承諾結合起來的愛情是一種相伴之愛(companionate love),它更加安全和穩定,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更高

 

聊得來更像是關係的一張入場券。進場之後如何面對新的挑戰,靠聊得來這個標準是無法預測的。



同頻不是常態

調頻才能走得更遠


 

關係裡同頻的狀態註定是暫時的,怎麼去處理那些不同頻的部分,才是長期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親密關係裡,兩個人存在差異再正常不過,不同的環境和經歷塑造了我們各異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這些大大小小的差異是否會成為關係的威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怎麼對待它,這考驗的是相容的能力。


刺激-價值觀-角色理論認為,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


  • 刺激階段:關係之初我們主要會被對方的外部特徵所吸引,比如外貌、聲音、社會地位。
  • 價值觀階段:開始深入瞭解對方的世界,衡量雙方有沒有相通的態度和觀念。
  • 角色階段:雙方經過不斷磨合後會形成相對固定的分工和角色,共同面對生活裡新的挑戰。


在關係後期,也就是角色階段,兩個人能否相容就變得尤為重要。

 

舉個例子,一對情侶在性格層面存在差異。一方性格外向,喜歡參加各類社交活動。另一方較為內斂,傾向於在閒置時間裡獨處。

 

如果雙方願意相容,外向的一方會試著去理解,獨處是伴侶恢復能量的方式,社交反倒是耗能的;反過來,內向的一方也願意去接納伴侶的社交需求。

 

差異固然還存在,但因為兩個人都願意正視和處理它,差異就不會成為影響關係的潛在危機。


對差異的開放式態度,也為關係賦予了新的活力和可能。

 

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裡,我們不僅能夠體驗到強烈的情感聯結,還習得了探索和自我拓展的機會。或是養成了新的習慣、或是體驗了新的事物、又或是刷新了自己的觀念。

 

就像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在一次採訪裡說的那句話一樣,「一個人有了愛情,孤獨消失了,同時,看世界的角度、眼光也會變得不太一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自我得以不斷生長,這何嘗不是接納差異帶來的禮物呢?






今日互動


你看重的擇偶標準是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