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雲
讀書會的同學問說:「什麼是對的事情?我要怎樣知道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我說:「標準絕對不是世間的對錯善惡,那只會個人唱個人的調,只會互相折磨。佛教是有標準可以確認的,那個要用出世間法當成圭臬,才能判斷是否正確。先拿四念處篩一下,不符合四念處的就不是對的。然後用四正勤去精進,確定真的蠲除就可以放手去做了。沒有解脫道的菩薩道是不存在的;不符合四念處絕對不會符合八正道。菩薩道要用出世的精神,行入世的救度才能遠離魔道,走在八正道之上。」
阿難尊者當年問:「佛入涅槃後,我們如何使道業增進,得到解脫?」佛就講:「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 講白話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觀念其實在無量義經、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等都有說明,無量義經只用一段話帶過;剛開始我教跟我學佛的人會直接挑出來講,至於慈濟普遍是跳過那一段很關鍵的教法。那一段最重要的經文是:「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
後來覺得那樣講不夠清楚,所以,前兩年開始到今年,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把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依據印順導師的講本,全部次第清楚講解完。
什麼是解脫道?就是從四諦開始,但是一般人無法明白四諦,所以用四念處次第教;直到成就八正道。什麼是菩薩道,落實八正道在人間在在處處。無量義經就是這樣闡述的;所以如果有人說「修解脫道是錯的」,是自了漢,那基本上他一定沒搞懂什麼是解脫道。
解脫道的重點不是自了(自己閃人不管世人),是自決疑!本來自了是「自己依緣起去了解正法」的意思,其實和「自決疑」是同樣的意義;但是後來的人「望文生義」,自己曲解了自了的意思,然後在那邊抨擊自了漢。那種謗法的種種說詞,其實都是來自於「文字障」的問題。
講個最簡單的例子,地藏菩薩本願經當中福度羅漢,就是後來的東方佛國的無盡意菩薩,就是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獻上纓絡的那一位八大菩薩之一的無盡意法王子。真正入正位的大菩薩,沒有任何一位沒有證阿羅漢;不相妨害。不要信那些什麼證阿羅漢就不能當菩薩的事情;實際上其他世界的佛還稱讚釋迦牟尼佛的大阿羅漢們的功德遠超他們世界的菩薩。
會起那種謗的人,大多只是道聽塗說,經讀不多的一點點水的水瓶;其實經文都解釋的很清楚,讀藏看那些論或是疏,還是要回到經典去確認。畢竟很多當年寫哪些論或是疏的人,並不像我們現在有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電子佛典」可以輕易查證。簡而言之,應該要戒除這種惡念,不要繼續以訛傳訛。持平而言,了不起就當成是在勸發即可!不要去謗那些大阿羅漢了,對現在修學沒幫助,對日後學佛學法也只會增加障礙而已。
所以現在人喜歡把解脫道和菩薩道切割為二,那其實是大錯特錯;這種錯誤就是太虛大師說的「把完整的佛法割裂的七零八落」的錯誤學佛方式。佛教之所以會教法衰落,就是這種自以為是的思想造成佛教體系的崩潰裂解造成的。
而且,如果內明解脫道不通,隨便一個「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可以讓人傷筋剉骨,甚至到達揚灰的程度。記得這句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可是要具足——
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
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
三者、名「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
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等菩提心當中,從二到四都是解脫道的內容,ㄧ和五闡明解脫道和菩薩道互為表裡。所以不修解脫道,是絕對不會有菩提心的!
學佛行道,務必要精進內明,不只是流於爭取外在世俗價值的肯定;不要讓顛倒妄想充溢,已經偏差到在行魔道了還以為自己是菩薩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NAhnGMU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