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4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更新於 2024/08/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靜坐須知 (4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就像我們拿放大鏡來看一個很小的東西。這個東西很小,必須用放大鏡來看。我們用放大鏡來看的時候,這個東西的影像是非常清楚的,雖然小,但是非常清楚。

我們入定的時候也是一樣,你心的寂靜分、住分成就之後,呼吸會越來越微細,但同時你心的觀照力也會越來越強,所以還是應該看得很清楚。

念佛更是這樣。念佛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寂靜,你的明瞭分也會提升。

剛開始默念佛號的時候,因為住分、寂靜心不夠,可能就只有嘴巴念的聲音的五六成、六七成的清晰度,那是因為心的穩定性不夠。

就像你站在湖邊,湖面上倒映出來的影像絕對不可能像鏡子那麼清楚,因為湖水會蕩漾,會有波紋,會有漣漪,所以這時候會顯現影像,但是不會像鏡子那麼清楚。

當你定越來越深,心中寂靜分越來越成就(圓滿?)的時候,正常情況下你的明瞭分也會越來越清楚。念佛、持咒都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持咒到後來自然而然地能夠在放鬆的情況之下越念越快,除了三寶的加持之外,再就是因為心在成就寂靜分之後,明瞭分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你要判定你這一座坐得好不好,不能像以前一樣:我覺得我心很定,我坐得很舒服,不能用這麼粗糙的方法來判定。你的判定方法應該是說,我有沒有明瞭分?我有沒有寂靜分?這兩分缺一不可。

因為專注,所以成就明瞭分;因為放鬆,所以成就住分、寂靜分。

比如說念佛,你就去觀察,第一個,我在這一座當中佛號是不是很清晰?第二個,我的心,能念的心是不是很穩定?

如果說你覺得隨著入定,我的心越來越寂靜;隨著心越來越寂靜的時候,我的佛號影像,所緣境的影像也是越來越清晰。那麼你可以說你這一座坐得很好。而不是說我這一座坐得很舒服,我這一座坐得妄想很少。這都只是一個基本而已,並不是真正判定三摩地的標準。

你這一座的三摩地好壞的判定原則就是這兩個:明瞭分、寂靜分。除了這兩個,其他都不是判定的標準,這個很重要。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

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請師父開示:打坐念佛,佛號快慢有要求嗎? 師父答:打坐念佛,佛號快慢其實就看你自己的情況,你在念的時候能夠保持專注而放鬆,就是最好的速度。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請師父開示:打坐念佛,佛號快慢有要求嗎? 師父答:打坐念佛,佛號快慢其實就看你自己的情況,你在念的時候能夠保持專注而放鬆,就是最好的速度。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