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憂鬱症 別再這樣做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想要以一個憂鬱症患者家屬的角色

來分享這個讓我非常氣憤的故事

前幾天我在「脆」上面看到

一位精神科醫生的發文

他說“憂鬱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生理疾病”


raw-image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沒有辦法接受

我的氣憤指數大概已經衝到頂點去了

原因是因為

我的姑姑就是憂鬱症的患者

而其中一個讓我姑姑憂鬱的原因

就是我爸爸的離世

我們都花了非常久的時間在療癒這個傷口

可是一個精神科醫生說啊

這只是一個生理疾病的時候

抱歉,我真的沒辦法接受

因為吃藥是治不了你的悲傷跟你的難過

WHO在官網建議


raw-image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憂鬱症的最佳治療方式是心理治療

分享這個故事希望更多人能知道

除了藥物,你可以考慮心理諮商的協助

而在接下來我即將推出的Podcast:奇幻島民 當中

我將跟大家分享

我的媽媽她怎麼走過思覺失調症

而且在今年,她更因為乳癌

全部切除了她的乳房(左邊)

可是她現在過得比以前更開心,更健康的故事

誠摯的邀請你收聽

奇幻島民

我們下次見,拜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幻人生日記
0會員
2內容數
若有巧合有也只是剛好 別入戲太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憂鬱,也稱抑鬱。 主要是絕望、無助感,做什麼也沒用(不可抗),放棄掙扎與被動等待。 其感受來源有二: (1)超過你能力的重大壓力,個人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於是放棄掙扎。 (2)持續小型壓力累積,不斷被干擾卻揮之不去
Thumbnail
憂鬱,也稱抑鬱。 主要是絕望、無助感,做什麼也沒用(不可抗),放棄掙扎與被動等待。 其感受來源有二: (1)超過你能力的重大壓力,個人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於是放棄掙扎。 (2)持續小型壓力累積,不斷被干擾卻揮之不去
Thumbnail
在過去若有人問我”身心症需不需要就醫?” 我的答案會跟大部分的身心科醫師一樣,”不僅要就醫,還要提早就醫,免得延誤病情。” 但是,近幾年來,除了我自己在基督信仰上的經歷外,我也看見一些罹患身心症的弟兄姊妹們倚靠上帝走出不一樣的路來…
Thumbnail
在過去若有人問我”身心症需不需要就醫?” 我的答案會跟大部分的身心科醫師一樣,”不僅要就醫,還要提早就醫,免得延誤病情。” 但是,近幾年來,除了我自己在基督信仰上的經歷外,我也看見一些罹患身心症的弟兄姊妹們倚靠上帝走出不一樣的路來…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Thumbnail
「我是你女兒,所以你才這麼覺得。」我半開玩笑地說道。 遲遲無法動筆,或許是因為第一次在平台上發文吧,再加上昨天訂了的專欄,總覺得我應該要寫的是我比較積極樂觀的一面,但現如今這當下卻只想得到一堆負面的事,我從中挑取一些比較沒那麼負面一點的好了,便請看到的人多擔待了。 「我是你女兒,所以你才那麼覺得。」
Thumbnail
「我是你女兒,所以你才這麼覺得。」我半開玩笑地說道。 遲遲無法動筆,或許是因為第一次在平台上發文吧,再加上昨天訂了的專欄,總覺得我應該要寫的是我比較積極樂觀的一面,但現如今這當下卻只想得到一堆負面的事,我從中挑取一些比較沒那麼負面一點的好了,便請看到的人多擔待了。 「我是你女兒,所以你才那麼覺得。」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Thumbnail
第一件事情是你必須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且鼓起勇氣去看醫生,才會進階到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的議題。別擔心,當你願意踏入診所/醫院的剎那,其實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 幸好醫生很溫柔,安撫我的情緒失控後,開始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狀況,也很清楚說明有三種方式可以治療我的病況:
Thumbnail
第一件事情是你必須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且鼓起勇氣去看醫生,才會進階到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的議題。別擔心,當你願意踏入診所/醫院的剎那,其實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 幸好醫生很溫柔,安撫我的情緒失控後,開始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狀況,也很清楚說明有三種方式可以治療我的病況:
Thumbnail
這也是我以前發在別的平台上的文章,一直都很想搬過來,今天終於如願。|有被醫生「認證」的憂鬱症和沒有被認證的憂鬱症,能得到的支持真的有差距。|不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確定自己病了,才能夠開始好起來呢?
Thumbnail
這也是我以前發在別的平台上的文章,一直都很想搬過來,今天終於如願。|有被醫生「認證」的憂鬱症和沒有被認證的憂鬱症,能得到的支持真的有差距。|不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確定自己病了,才能夠開始好起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