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因為某件事上癮,像是追劇、滑短影音或打電玩,而導致做其他事越來越沒勁呢?
其實這種現象,跟我們體內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密切的關係。
作者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也是史丹佛戒癮診所的主任。他有協助成癮者多年的經驗,在書中,也描述了他是如何了解病人的情況,並做出合適的推斷及協助。
在本文中,我會總結出「為什麼會成癮?」,並且簡單描述多巴胺的運作。當我們遇到無止盡的慾望時,該做出怎麼樣的應對,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當我們感到無聊時,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找到身邊的手機,並開始使用它,而隨著我們接收到更多來自外界的訊息、刺激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愉悅、興奮,「爽感」會增加。
而讓人感到開心、快樂的「爽感」,其實跟帶給我們難過、痛苦的「痛感」共用一個主場。也就是說,爽與痛的存在,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
當我們接受外在刺激時,會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這種神經傳導物會讓我們感到心情愉悅、亢奮。
書中也提到,多巴胺並不是唯一參與獎勵流程的神經傳導物質,但神經學家們大都同意,它是裡面最重要的一個。
如果一種藥物,能讓大腦的獎勵路徑,釋放出越多的多巴胺,釋放的速度越快,這種藥的成癮性就越強。
想像腦內建一種平衡—一個支點位於中央的天秤。當秤上空無一物時,秤桿會與地面平行,而當我們體驗到逾越,多巴胺被釋放到我們的獎勵路徑中時,這尊天秤就會倒向爽的這一端,而且倒的幅度越大,倒的速度越快,我們感受到的爽感就會越強。
而大腦有一種自我調節機制,每當天秤倒向愉悅時,就會開始自動調節,把秤桿往痛感那邊拉,試圖使其恢復平衡。
而當天秤恢復後,會繼續矯枉過正,讓天秤以同樣的幅度,倒像痛苦那端。意思就是剛剛有多爽,現在就有多痛苦。
這種爽痛消長的關係稱為「拮抗理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接收到刺激後,隨著時間久了會覺得無聊、乏味,因為反覆暴露在同樣或類似的愉悅中,事後的痛覺反應會越變越強。
也就是說,在這個不停反覆的過程,我們會因為為了追求更多快感,而持續做那些讓我們覺得「爽」的事,但隨之而來的痛感也越來越強,我們又會為了壓下痛感,而繼續追求能帶來更多刺激的事物,因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那我們覺得無聊時,或者是對某件事物上癮時,該怎麼辦呢?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他的其中一位病人邁可,靠著泡冰水,成功的戒掉了毒癮。邁可起初只是想在戒毒的過程中,透過打網球讓自己分心,但因為他打完網球也沖完澡後,還是會持續流汗,之後便改沖冷水澡。
沒想到,等沖完涼出來,邁可感覺出奇的好,覺得自己像是剛喝了一杯好喝到不行的咖啡。
作者也說到,邁可發現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往爽端平衡的痛端壓下去,由痛所帶出的多巴胺有兩個特點,一是比較間接,二是潛在地比較耐久。
在間接性的痛苦後,我們會回到自然的爽痛平衡中,而因為我們是在痛端施加力道,因此想繼續感受到痛會比較困難,彈藥感覺到爽卻慢慢的變得比較簡單。
作者也提到,過多的痛,或是過強的痛,也可能增加人對痛上癮的風險。
作者的一名病人訓練跑步,跑的量大到他鬼股習慣性骨折,但即使這樣他也沒有說以後就不跑了。另一名病人,則是用鋒利的刀片自殘,這樣他才能感受到快感,也才能讓他久違的冷靜下來。
(作者有治好他們)
這警惕我們,過度利用痛覺,或是利用的痛覺過痛,還是會造成危害,還是會造成上癮,這樣反而本末倒置。
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讓我們感到的「痛」剛剛好,用小痛去抑制大痛,用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慢慢幫我們戒除,讓我們上癮的事物。
看完這本書,真的讓我恍然大悟,為什麼每次滑手機的時候,明明越滑越無聊,但就是沒辦法不滑,原來那時候的我已經掉入了多巴胺的陷阱中。
這也讓我之後在面對困難時,知道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及清楚當下該做與不該做哪些事?
舉例來說,我今天做專案遇到一個瓶頸,原本的我,當下可能會給自己找一個藉口,讓自己可以休息一下,滑一下手機。
但現在我知道,要是在這個時候滑手機,只會把自己害得更慘而已,我這時應該做的,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應該想辦法往下做,或是做一些比之前遇到的麻煩,更難一點的事。
利用「爽痛平衡」的原理,在痛端在施加一點力道,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我感受到的壓力,還可以慢慢地讓心情好起來,並且藉由這種方法產生的多巴胺,也能讓我的高檔狀態維持得更久,讓我更具創造力。
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可以讓大家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並且能更充分地把控好自己,不再輕易讓自己上癮,讓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