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筆記#1|問問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求助嗎?|談習得性無助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讀書筆記提到,健康的自我表達是自我療癒很重要的一環


我記得前幾天聽鄧醫師和唐老師的訪談中,唐老師提到她去法國住在朋友家,有一次她說想自己出去走走,住家地址她記起來了,所以獨自出門沒有問題。結果,沒想到要回家時,發現那個住宅區的房子都長得一樣,她有點迷路,就在這個時候,天色漸漸暗下來,迎面走來兩個黑人男子,對方也注意到她,並且露出不友好的信號,她非常害怕對方會行搶,於是假裝自己認得路的走到某個陌生人家門口,敲敲門對屋裡的人說:「我回來了,請開門喔」結果那戶人家真的有人出來開門,唐老師就對來開門的人低聲說:「我沒辦法解釋現在的狀況,但我需要你先假裝成我的朋友」,結果在那戶人家的幫助下,兩個黑人男子慢慢走遠了,更巧的是,唐老師的朋友出現在轉角,等於是成功躲過一劫。


聽到這裡,鄧醫師終於出聲回應說:「唐老師,所以你不孤單耶,在唐老師你的心中,會想到要去求助,想到找人來幫你。」

「你知道,我輔導過的一些曾經被深深背叛過的個案,他們是對人這種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他們不相信有人會幫助他們」



關於習得性無助

在著墨於習得性無助之前,首先要來說說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意即「個體對於自身達能目標的信念強度」我們長大過程中,因為吸收的知識與經驗變多了,所以達成目標的能力、和判斷狀況的能力都會增加,因此在設定目標之後,對於自己會有一定程度的信心,確信自己能達到目標

正常來說,自我效能感會隨著年紀越大,而越發增強,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比如說,從小到大,身邊的大人並沒有引導你找到方法解決問題,或曾經多次在你求助時拒絕你,或是給出的方法、訊息反覆無常讓你混淆,這時候,你就會開始混亂,覺得遇到困難無法求助,而且覺得自身行為和結果是沒有關聯性的,好像不論你做什麼,都達不到目標,最後就會進入放棄表達狀態


習得性無助,便是指「認為自己的努力與結果之間無關聯,不認為自己能達到目標,自我效能感低落」的一種感受。

長期的習得性無助感,會讓一個人的自尊低落,且容易抑鬱,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無法借助他人的力量站起來。其實某種程度上,習得性無助也是一種對於基本人性的失望。


但是,真的不要放棄,即使身邊都沒有人願意幫助你,也要相信你值得被善待,不要放棄希望,繼續尋找,而且現在網路上很多資源,不論是看文章、聽YT、聽podcast,你都會發現,有一群人跟你一樣,遇到同樣的困難,你並不孤單。慢慢的從這些文字、影片中療癒自己吧。



如果你也曾經受限於不會求助、無法表達感受和需求,或許你可以先從書寫自己的感受開始。

因為,唯有能感受到自己遇到困難當下的情緒─不論是恐懼、懊惱、悲傷,唯有你知道你的感受是什麼,才有辦法做出相對應的行動。比方說,你出國遇到街頭藝人熱情的與你拍照,本來都說拍照免費,沒想到拍完照後對方瞬間變臉要求要付費,面對此種威脅與恐嚇,當你先感受到恐懼─

「我很害怕,我有危險了」

「有多危險?是我的錢財不保?還是連生命安全都可能有問題?」

「現在身旁有什麼資源可以使用?」

經歷這種種的思考後,才會做出適合當下的求助反應。

因此,「情緒」是一個線索,幫助我們知道我們接下來需要什麼,以便採取必要的行動。


如果你是不習慣表達自我的人,可以先試著列出各種情緒詞彙 (網路上很多相關表格可以使用),每天晚上試著回顧一天發生的事情,書寫事情之外,也書寫它們帶給你的感覺,漸漸的,你會發現你越來越能夠辨識自己的情緒,甚至在事發當下就知道自己的感受,再過一段時間,你會進展到不僅能當下識別感受,還能馬上化為語言表達出來。


希望大家都能與自己的感受連結,重新找回表達自己的力量。



鄧醫師和唐老師的訪談詳見YT




延伸閱讀

《腦筋急轉彎1》— 允許情緒流動,做一個完整的人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這本書大概是兩年前買的,現在書上充滿了各種顏色的劃記和註記,邊角也不知道被我折了幾次。它是出門時最常攜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在遇到各樣難題的時候,翻開它,就像與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促膝長談、聆聽他的建言,能重新找回面對困難的力量。 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以及撰稿家古賀史健合力完成的
大家有聽過界線嗎? 界線,是一種劃分你和我各自負責區域的方式,在線的這一邊是我需要負責的範圍,線的那一邊則是你需要負責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書籍提到設立界線的重要性,長年位於排行榜上的《被討厭的勇氣》裡也有提到,我們需要學習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其實很類似於設立界線。
這篇是接續上一篇,成為一個「獨立且完整」的人的第二篇,針對「完整」的人的想法。
今天聽了唐老師和鄧醫師的訪談,才聽了十幾分鐘便充滿收穫。推薦大家也去聽,含金量非常高的一段對話,不僅有專業知識,也充滿了兩位前輩的人生智慧。 提到個體化,我整理了一些自己之前看過的書籍,也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一年半前,我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獨旅,有了第一次之後,緊接著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這本書大概是兩年前買的,現在書上充滿了各種顏色的劃記和註記,邊角也不知道被我折了幾次。它是出門時最常攜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在遇到各樣難題的時候,翻開它,就像與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促膝長談、聆聽他的建言,能重新找回面對困難的力量。 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以及撰稿家古賀史健合力完成的
大家有聽過界線嗎? 界線,是一種劃分你和我各自負責區域的方式,在線的這一邊是我需要負責的範圍,線的那一邊則是你需要負責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書籍提到設立界線的重要性,長年位於排行榜上的《被討厭的勇氣》裡也有提到,我們需要學習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其實很類似於設立界線。
這篇是接續上一篇,成為一個「獨立且完整」的人的第二篇,針對「完整」的人的想法。
今天聽了唐老師和鄧醫師的訪談,才聽了十幾分鐘便充滿收穫。推薦大家也去聽,含金量非常高的一段對話,不僅有專業知識,也充滿了兩位前輩的人生智慧。 提到個體化,我整理了一些自己之前看過的書籍,也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一年半前,我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獨旅,有了第一次之後,緊接著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療癒到過程中, 獲益很大的回饋文, 對我的內心而言, 真的很感動,還有震驚. 才真正終於知道,每次事情的發生, 都有它們意義存在, 房間承載了很多人的情緒思維. 「以及”外來”的影響力」.👈(這句有隱藏語言,就不明講了.需要含蓄的說) 療癒過程, 一步一步好好感受房間的過程狀況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
Thumbnail
果然像當初關注通靈的時候一樣吧,必須一次次回來檢視自己的意圖與初衷...我想連結他們,是為了什麼?我是否清楚自己需為此付出什麼、承擔什麼?如果有時我連自己和生活都顧不好...那注意力轉向另一個世界,是一種逃避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療癒到過程中, 獲益很大的回饋文, 對我的內心而言, 真的很感動,還有震驚. 才真正終於知道,每次事情的發生, 都有它們意義存在, 房間承載了很多人的情緒思維. 「以及”外來”的影響力」.👈(這句有隱藏語言,就不明講了.需要含蓄的說) 療癒過程, 一步一步好好感受房間的過程狀況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
Thumbnail
果然像當初關注通靈的時候一樣吧,必須一次次回來檢視自己的意圖與初衷...我想連結他們,是為了什麼?我是否清楚自己需為此付出什麼、承擔什麼?如果有時我連自己和生活都顧不好...那注意力轉向另一個世界,是一種逃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