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軟(Microsoft)與知名出版商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達成協議,獲取後者部分非小說類書籍的使用權,以用於訓練其人工智慧(AI)模型。此項合作不僅標誌著出版業與科技業融合的新里程碑,也引發了作者、業界與公眾對創作者權益和AI未來發展的熱議。
作為美國「五大」出版商之一,哈珀柯林斯是首家與科技巨頭簽署此類協議的出版商。協議內容包括微軟在三年內使用部分非小說類書籍,範圍明確限定為AI模型訓練。值得一提的是,該協議採取了作者自願參與的機制,每本授權書籍的補償金額為2,500美元。
哈珀柯林斯聲稱,協議設有明確的保護措施,例如限制模型對文本的直接引用,並在版權收入分配上保障作者的利益。然而,這項舉措在提升AI技術能力的同時,也引發了對於知識產權、補償機制以及出版業未來發展的廣泛討論。
隨著AI技術需求日益增長,科技公司對高質量數據的需求成為焦點。微軟的此次合作正是大趨勢的縮影。在此之前,OpenAI曾與多家媒體機構達成價值2.5億美元的合作,而谷歌則投入6,000萬美元與Reddit簽署AI訓練數據協議。這些交易表明,可信且多樣化的數據已成為提升AI模型能力的關鍵。
然而,這些合作也伴隨著持續的爭議。許多創作者擔憂AI技術可能會削弱傳統創作的價值,並威脅他們的經濟收益和職業未來。
針對此次合作,作者群體的反應呈現明顯分化。一些作者表示支持,認為此舉為冷門作品提供了新收入來源,並可能提高其影響力。對於對AI技術感興趣的創作者而言,此合作還是一個探索人工智慧潛力的契機。
然而,反對聲音更為強烈。不少作者認為,2,500美元的補償遠低於作品的潛在價值,並擔心協議會削弱對作品的控制權。喜劇作家丹尼爾·基布斯密斯(Daniel Kibblesmith)甚至將此協議形容為「可憐」且「令人厭惡」,並呼籲讀者透過購買紙本書支持作者。
此外,許多作者對協議細節的透明度提出質疑,包括數據使用範圍及模型訓練目的。他們擔心此類合作將改變出版行業的經濟結構,進一步加劇創作者與大型平台之間的權力不對等。
這項協議的誕生,也突顯出AI技術應用在文化產業中的法律與倫理挑戰。一方面,作者對版權和控制權的擔憂不斷升溫;另一方面,協議可能成為類似交易的先例,推動出版業朝向更多數字化與商業化的方向。
對此,業界專家呼籲,未來的AI數據使用需要在公平補償、透明度與作者自主權之間找到平衡。同時,也應建立更清晰的法律框架,以保障創作者在數位時代中的核心地位。
隨著AI技術迅速發展,此類合作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出版業與科技業之間。哈珀柯林斯與微軟的協議可能成為出版行業的新標準,但同時也呼籲業界需要更多創新的保護措施,為創作者的權益提供全面保障。
此合作究竟是推動出版業進入AI時代的新契機,還是削弱創作者地位的雙刃劍?答案或許將在未來數年內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