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PhD適合Contributor還是Learner?】

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問:「PhD的旅程中,是Contributor還是Learner更重要?」

這問題乍看簡單,但背後卻藏著PhD生活的真諦。

事實上,ContributeLearn,就像刷牙和洗臉,是PhD每天的基本功。


▋Contribute與Learn的日常

1. 你以為自己是Contributor,實際上只是個起點。


當你有了些許進展,帶著自信向指導教授或實驗室的同儕分享時, 你會感覺自己終於做出了一點「貢獻」。


接下來,往往是一輪「洗臉」:

  • 你的假設可能不完整。
  • 方法可能有疏漏。
  • 結果可能無法說服人。

PhD中的「洗臉」,其實是幫你看清現實的最佳方式。

2. 被洗臉後,你需要靜下來成為Learner。


這時候,問題的空隙清晰浮現。 缺什麼學什麼,不懂的去查,卡住的就問, 耐心地把碎片補齊,讓自己從「不夠格的Contributor」變成「合格的Learner」。


3. 學透了,再次變回Contributor。


經過一輪學習,當你能把別人的思路變成自己的方法, 再回到那個問題,重新出發,試著再次貢獻些什麼。


於是,你的PhD日子,就在「貢獻」和「學習」之間反覆切換,形成一種螺旋式的成長。

▋好的論文前是Learner,重要的問題前是Contributor

一個PhD的核心能力,就是在不同情境下,知道該切換成哪個角色:

  • 當你面對頂尖的文獻或方法時,謙卑成為Learner,吸收有效的知識與技能。
  • 當你直面難解的問題時,勇敢地成為Contributor,持續輸出創見和解決方案。

▋什麼時候適合進入PhD?

當你準備好了,能接受反覆「洗臉」與「修補」,能在困難前做出持續的貢獻,


同時也願意在失敗中耐心學習,就到了適合PhD的火候了。


PhD不是單選題,不是Contributor或Learner的二元對立。


而是每天刷牙洗臉般的反覆循環: Learn—Contribute—Refine—Repeat


只要願意持續進步,PhD的路上,你既是Learner,也是Contributo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器學習博士後研究員. 分享Obsidian第二大腦建構實務. 原子寫作與精實寫作實務. 精力管理與學術工作流實務.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