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症狀,中醫怎麼想:【 肩頸僵硬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肩頸硬得像卡住,感覺腦袋都快轉不動了🫨」


- 1️⃣ 肝氣鬱結:肩膀緊得像背著千斤重的包袱

- • 伴隨症狀:頭暈、易怒、胸悶、睡不好,甚至心情悶悶不樂。

- • 生活建議:

- • 多吃疏肝解鬱的食物,比如茉莉花茶、陳皮或玫瑰花茶。

- • 按揉太衝穴(腳背大拇指和二趾之間)和肩井穴(肩膀中央的高點),解開緊繃的「結」。

- • 深吸慢吐!心寬肩就鬆了。

-

- 2️⃣ 風寒阻絡:肩膀冷得像裹冰塊🧊

- • 伴隨症狀:怕冷、手腳冰涼、活動時肩膀咔咔響,天氣冷時特別明顯。

- • 生活建議:

- • 吃點溫陽散寒的食物,如薑茶、紅棗、肉桂湯,暖身暖肩。

- • 按揉風池穴(後腦勺靠下的凹陷處)和曲池穴(手肘彎曲處),幫助驅寒通絡。

- • 注意保暖,別讓肩膀直接吹冷風!

-

- 3️⃣ 痰濕內滯:肩膀重得像掛了兩桶水,動一動都累

- • 伴隨症狀:身體沉重、頭昏腦脹、胃口不好、容易犯困。

- • 生活建議:

- • 吃清淡化濕的食物,像冬瓜、薏仁湯,少吃油膩、甜食。

- • 按揉合谷穴(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交界處)和肩井穴,讓痰濕不再「堵」著肩膀。

- • 運動流流汗,把痰濕代謝掉,肩膀自然輕!

-

- 4️⃣ 氣血虛弱:肩膀又酸又無力,像被掏空了一樣

- • 伴隨症狀: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臉色蒼白,甚至覺得整個人都虛。

- • 生活建議:

- • 補充氣血,紅棗、枸杞、龍眼湯不能少!

- • 按揉足三里(膝蓋下方三指寬)和膏肓穴(肩胛骨內側),補氣血,讓肩膀有力氣。

- • 保證充足睡眠,別過度疲勞,肩膀才能更有勁!

-

- 小提醒:養肩不難,聽肩膀的「抱怨」,你屬於哪種呢?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親子療癒 @vasouldailycare

劉郁辰中醫師@moodhealingdrliu


#女中醫

#過敏兒 #中醫調過敏

#豐胸 #轉骨發育 #體質調理

#調經助孕 #睡眠促進

#抗衰老 #更年期 #逆齡保養

#減肥瘦身 #美容針

#巴哈花精 #情緒療癒


中醫是為了促進生活品質而存在

如果能睡好,吃好,有活力💖

人生會接近快樂很多😊

---

👉任何調理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05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遼郁花草的沙龍
2會員
56內容數
遼郁花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2
手腳活動都正常,臉歪口斜,很高機率是顏面神經麻痺
2025/02/12
手腳活動都正常,臉歪口斜,很高機率是顏面神經麻痺
2025/01/23
今年「金不及」健康要注意的大小事 什麼是五運六氣? 五運六氣是中醫用來觀察一年氣候變化的寶典!它根據天地陰陽和五行的變化,預測全年氣候的正常和異常情況,還能幫助我們提早應對可能的身體不適。簡單來說,五運六氣就是自然界的氣候劇本,讓我們了解該怎麼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1/23
今年「金不及」健康要注意的大小事 什麼是五運六氣? 五運六氣是中醫用來觀察一年氣候變化的寶典!它根據天地陰陽和五行的變化,預測全年氣候的正常和異常情況,還能幫助我們提早應對可能的身體不適。簡單來說,五運六氣就是自然界的氣候劇本,讓我們了解該怎麼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1/14
「手算溫暖,腳卻冷得像冰塊,身體到底在搞什麼鬼?」 1️⃣ 氣血不足:熱冷不均,氣血不通! • 伴隨症狀:面色蒼白、乏力疲倦、頭暈心悸、手腳冰涼。 • 生活建議: • 吃紅棗、當歸、枸杞煮湯,補氣養血。「中藥方向」以補氣活血為主,像四物湯。 • 按揉足三里穴(膝蓋下三指寬處)和合谷穴(手背
2025/01/14
「手算溫暖,腳卻冷得像冰塊,身體到底在搞什麼鬼?」 1️⃣ 氣血不足:熱冷不均,氣血不通! • 伴隨症狀:面色蒼白、乏力疲倦、頭暈心悸、手腳冰涼。 • 生活建議: • 吃紅棗、當歸、枸杞煮湯,補氣養血。「中藥方向」以補氣活血為主,像四物湯。 • 按揉足三里穴(膝蓋下三指寬處)和合谷穴(手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的頭昏昏沉沉,脖子隱隱作痛,像是被什麼東西緊緊箍過一樣......
Thumbnail
我的頭昏昏沉沉,脖子隱隱作痛,像是被什麼東西緊緊箍過一樣......
Thumbnail
你有沒有試過這種情況? 早上起床才剛站起來,就覺得頭好像被什麼東西拉著轉,眼前一片黑; 或是走到廚房突然覺得「喔喔,要倒了」——趕快扶牆才沒摔倒。 這些情況常常發生在熟齡朋友身上,但問題是……到底是怎麼了? 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超常見又超模糊的問題——「頭暈」。 它是姿
Thumbnail
你有沒有試過這種情況? 早上起床才剛站起來,就覺得頭好像被什麼東西拉著轉,眼前一片黑; 或是走到廚房突然覺得「喔喔,要倒了」——趕快扶牆才沒摔倒。 這些情況常常發生在熟齡朋友身上,但問題是……到底是怎麼了? 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超常見又超模糊的問題——「頭暈」。 它是姿
Thumbnail
— 揭開肩痛的真相,讓物理治療幫你擺脫疼痛!—「醫生,我的手一抬到某個角度就開始痛,但抬更高一點又不痛了,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許多肩痛患者的共同心聲。明明平常活動都沒問題,但當手舉到某個高度時,卻突然感到刺痛,甚至痛到不敢繼續動作。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
Thumbnail
— 揭開肩痛的真相,讓物理治療幫你擺脫疼痛!—「醫生,我的手一抬到某個角度就開始痛,但抬更高一點又不痛了,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許多肩痛患者的共同心聲。明明平常活動都沒問題,但當手舉到某個高度時,卻突然感到刺痛,甚至痛到不敢繼續動作。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
Thumbnail
我知道這篇很可能擋人財路,但我還是希望能救一個是一個。 醫生告訴我 我的頸椎偏直,頸椎偏直會讓頸部肌肉的負擔加重,稍有刺激就可能引發肌肉痙攣或落枕。最大的可能原因是低頭滑手機與過度前傾看螢幕。
Thumbnail
我知道這篇很可能擋人財路,但我還是希望能救一個是一個。 醫生告訴我 我的頸椎偏直,頸椎偏直會讓頸部肌肉的負擔加重,稍有刺激就可能引發肌肉痙攣或落枕。最大的可能原因是低頭滑手機與過度前傾看螢幕。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上周某天醒來後頸痛到不得了,以為只是落枕,一般來說,落枕隔日便會康復,所以沒有理會太多。 可是,隔天醒來頸還是痛,連帶肩膀和上背部都痛。 再隔天,依然痛,痛到忍耐不了,就去按摩,想將繃緊的肌肉放鬆一點。 按完有好一點,但是翌日睡醒,痛症依然。 之後連續好幾天一起來就頸和背痛到不得了,肩膀按下去像石頭
Thumbnail
上周某天醒來後頸痛到不得了,以為只是落枕,一般來說,落枕隔日便會康復,所以沒有理會太多。 可是,隔天醒來頸還是痛,連帶肩膀和上背部都痛。 再隔天,依然痛,痛到忍耐不了,就去按摩,想將繃緊的肌肉放鬆一點。 按完有好一點,但是翌日睡醒,痛症依然。 之後連續好幾天一起來就頸和背痛到不得了,肩膀按下去像石頭
Thumbnail
疫情爆發了,居家工作中;親人生病了,常常要兩地跨縣市往返。 今天,我正在租屋處居家工作中,突然覺得右腳的小趾頭麻麻的沒感覺,接著是右手也麻麻的,因為本身有些疾病的緣故,加上覺得可能是坐姿不良才造成的麻感,伸個懶腰甩甩手,貼個磁力貼,吃個消炎藥,就沒當一回事繼續工作了。 過了幾天,麻痺的感覺沒有消失
Thumbnail
疫情爆發了,居家工作中;親人生病了,常常要兩地跨縣市往返。 今天,我正在租屋處居家工作中,突然覺得右腳的小趾頭麻麻的沒感覺,接著是右手也麻麻的,因為本身有些疾病的緣故,加上覺得可能是坐姿不良才造成的麻感,伸個懶腰甩甩手,貼個磁力貼,吃個消炎藥,就沒當一回事繼續工作了。 過了幾天,麻痺的感覺沒有消失
Thumbnail
如果我告訴你:「跌坐造成尾椎歪斜,持續不處理會造成肩膀疼痛」 你會有甚麼想法呢? 其實貝克當初在學徒手的時候滿嚮往一些大師級的物理治療師那種 「頭痛醫手,腳痛醫肩膀」的神奇現象 感覺做在病人身上如果成功解除症狀會很帥...... 就越知道要達到這件事有多難 因為你會發現: 除非「跌坐」
Thumbnail
如果我告訴你:「跌坐造成尾椎歪斜,持續不處理會造成肩膀疼痛」 你會有甚麼想法呢? 其實貝克當初在學徒手的時候滿嚮往一些大師級的物理治療師那種 「頭痛醫手,腳痛醫肩膀」的神奇現象 感覺做在病人身上如果成功解除症狀會很帥...... 就越知道要達到這件事有多難 因為你會發現: 除非「跌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