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太乙金華宗旨》心得分享之天心章

《太乙金華宗旨》心得分享之天心章

raw-image


我閱讀完全篇,其實重點就在於“性功”“玄關”,即是“明心見性”後的修法才是關健,未開悟者或沒有“見性真師”指點,是不可能修出正法,甚至容易落入歧途,若下下根器的當作訓練靜心養生讓身體變好,心性柔和,那就跟一般靜坐沒什麼區別,只是在肉體相上做文章,再多的氣脈感受都跟修煉了脫生死沒有直接關係,修煉身命到極致也就是個輪迴的陰神而已,只差一念開悟見性的性功,才能窺探到此書真正的功法所在,才是真正的返回先天,才是虛無大道先天一“真氣”,而不是在玩肉體內的濁氣陰氣。


一般靜坐虛靜氣動運行,都是屬於有相後天的陽氣陰氣,還不是丹道修煉需要的“真氣”。若是上根器者,明師遇之,機緣成熟,稍微調撥,成全性功,而後命功自然水到渠成,毫不費力,直取玄功真氣正法。若是中根器者,也可先以命功調身,有相有為之法,明師可逐步引入正途,開啟玄關,指點迷津,令其開悟見性,取得先天真氣。


因此若無明師引導,修煉者若執著神通有為之法,玩弄氣功感應,開什麼玄關天眼通靈,引來陰氣濁氣各種魔障,若不明辨,心不真淨,糾纏於正邪佛魔高低淨穢等二元分別之爭,極易走火入魔,或落入魔道。若無緣遇明師,可鑒閱《楞嚴經五十陰魔》,要靠自身開悟見性或通達《太乙金華》的修煉性功精髓,亦可細閱《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異曲同工,都在講同一件事。


三才是天地人,中醫基本觀念就是“天人合一”,其實都源於“易”與“道”的理論,就是“易醫”或“道醫”。大自然天地人和人身天地人之間的氣交互通關係,即是人的身心靈宇宙世界一切的命運,因此“中醫命理”也根源於此,之前已經反復多方詮釋多次故不再重複。


人身的天地人在身體上中下也代表精氣神,腎精脾氣心神,水火土,水火交濟而中土為樞紐,金魄肺宣降入腎水,木魂肝升發入心火,金木左旋右降,升降調和才能水火交濟,而中土是氣血升降的樞紐,因此修煉丹道的人在身體調養方面應首重中宮脾胃中氣的養生,而非補腎。氣機失調者越補越滯礙。調勝於補。世人多誤以為調理就是補虛,更繆以為煉丹藥吃了可以長生或飛升。


六根六塵肉身七情六欲假有,都是借假修真,真不離妄,有假才有真,離妄真亦無,有夢可修,大夢初醒修何夢?方知無修之修,無為而為,無心之心,無念之念,無靜之靜,無淨之淨,“無”氣之氣,才是“真氣”,“真修”,“真心”,“真念真意”,“真靜”,“真淨”,這是“玄妙”之門,是“體用不二”,“體用一源”的原理,是生死輪迴涅槃寂靜的真相。


是致中之道,不住有,不住無,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誠服”,“至誠至真”,自然回歸中道,自然氣入中脈,上天入地,真氣中脈非指肉身身內之物,無形無相,無內外大小之別,此是全性之功,全宇宙身心世界一切法皆自性本體顯化之相,一切妄相皆自心性體體現映照之相,真妄不二,如如不動,第一個“如”指“本體”,第二個“如”指“妙用”,是謂“體用一源”,最後真妄亦放下無執無滯無礙,一絲不掛,放得夠徹底,此心為“至誠至真”,“真靜真淨”,自然“回光”,水到渠成。


故若不能“明心”,未能“見性”,焉知“真道”,此必是絕頂聰明之上根者,非在“知識”懂得多的聰明,而在於“破相”的“悟性”夠高,性情夠徹底,能放下屠刀,放得夠徹底,置死地而後生之決心,但凡一絲執著念想猶豫便是障礙,故言“心不死則道不生”。若非此上根,有中根者,能夠毅力極致,專一極致靜念,從命功入手,未嘗不可,在機緣成熟,玄竅開啟,一念之差,明辨真性,得入性功,一開永開,一見性全。


文中回光,周身之氣皆上朝,講的就是五氣朝元,三花聚頂。《金丹四百字》云:『以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聽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這是基礎修心方法,色聲香味觸法都能修,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專精修法,但本質不離“體用”,即“本體妙用”,本體就是見性後的本心,在未見性時的修煉方向,自古就有引導,如無極太極陰陽之理,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極致的大音無聲,極致的大象無形,聽那聽不見的聲音“無音之音”,看那看不見的形象“無形之象”,講的都是“無相本體”,是“道體”,亦是“心體”,無處不是無處是,不可思量,不能用意識思考衡量,不可思議,不能用意識思考其涵義,這是“極致之極”故稱“無極”。


“無上妙諦”就是無法以意識分別高低的邏輯分別心,無極至極不可思議,已經是最高至極的玄妙真諦,超越生死輪迴的真道,祂的妙就是“本體妙用”,萬法歸一心,心能妙生萬法生死輪迴,而其本體無生無滅,體用不二為一源。如此身心世界融合回光返本還原,即是整個宇宙法界“大身”,“大身無身”,“無來無去之如來”,即是“法身”境界。如觀音千變萬化之大身,如大海隨波浪起的水珠,妙化無量幻化身,身外之身千變萬化無量不可思量。此是每個人的本體本源,需親見親証方為真,莫淪為文字口頭禪,或誤人子弟,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佛魔一念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