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用 Obsidian 4 年:從筆記新手到知識大師的心路歷程】

使用 Obsidian 四年,你會發現它不只是個筆記軟體,而是一個能改變你思維和工作方式的工具。從摸索到熟練,然後到無法離開,你的筆記習慣和知識管理能力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看看你現在在哪一層,還有哪些進化空間!


▋1. 第一年:工具新手,筆記亂成一團

• 剛接觸 Obsidian,你的第一反應是:「哇,這功能好多啊!」

• 你試著用雙向連結,但其實只是在筆記中胡亂加上 [[符號]],結果關係網絡亂到自己都找不到東西。

• 面對一堆插件,你裝了一半,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光搞 Markdown 語法就花了不少時間。

• 內心寫照: 「Obsidian 很厲害,但我好像用不到它的 10%。」


建議: 少用花俏功能,先搞懂核心概念。 把 Obsidian 當普通筆記工具使用,專注在記錄重點、整理文獻,逐步建立你的筆記系統。


▋2. 第二年:摸索進階,筆記系統開始成型

• 經過一年的混亂後,你的筆記開始有了點樣子:

• 你學會用一些進階功能,比如 Tags(標籤)和 Links(連結),開始能輕鬆找到相關筆記。

• 你可能建立了幾個基本文件夾:如「文獻摘要」、「實驗記錄」、「靈感筆記」,雖然還不完美,但至少有了邏輯。

• 內心寫照: 「筆記總算能幫助我工作了,但我覺得還可以更有效率。」


建議: 開始建立模板(Templates),規範你的記錄方式。 比如設計一個閱讀文獻的模板,包含「摘要、核心論點、啟發」,這會讓筆記系統更加一致。


▋3. 第三年:筆記升級,知識網絡開始發威

• 到了第三年,你的 Obsidian 已經成為無法替代的工具:

• 雙向連結真正發揮作用,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網絡越來越清晰,像是你的專屬「知識地圖」。

• 你能快速找到某篇文獻的重點,甚至可以通過筆記的交叉連結,發現新研究方向。

• 插件開始派上用場,比如 Dataview 幫助你快速整理數據,日誌插件幫助你追蹤每日進步。

• 內心寫照: 「Obsidian 就是我的第二個大腦,沒有它我什麼都幹不了。」


建議: 定期整理知識網絡,保持結構清晰。 隨著筆記增多,學會「拆筆記」和「精簡連結」,避免系統變成新的混亂堆。


▋4. 第四年:知識大師,Obsidian 成為生活基石

• 使用四年後,Obsidian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你知識體系的核心:

• 所有靈感、文獻、實驗數據和計畫全都系統化,你的筆記系統像一個活的資料庫。

• Obsidian 幫助你梳理論文結構、設計研究方向,甚至追蹤過去幾年的學術成長。

• 你開始優化自己的工作流,讓 Obsidian 不只是記錄知識,而是幫助你創造知識。

• 內心寫照: 「這東西怎麼這麼好用,早知道我應該更早開始用它。」


建議: 分享你的系統,進一步優化工具使用。 把你的知識管理方法分享給同學或同事,透過交流讓系統更加精進。


結論:用 Obsidian,從筆記到智慧的進化之路


使用 Obsidian 四年,你會從一個筆記新手,逐漸變成知識管理的高手。它不僅是工具,更是幫助你思考和創造的夥伴。問問自己:現在的筆記系統,是不是還能更上一層樓? 如果答案是「是」,那就趁現在,讓 Obsidian 幫你進化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