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被害家屬的眼淚:司法不公下的深刻反思

當犯罪奪走親人的生命,留給被害家屬的除了無盡的哀痛,還有對司法是否能伸張正義的期盼。然而,在台灣現行的司法制度中,被害家屬的眼淚卻經常成為無法抹去的痛。特別是在近年實質廢死的推動下,這份痛楚更顯得無力與憤慨。

司法偏見下的二次傷害

被害者家屬普遍認為,現行司法常因偏見或程序不完備而導致不公平的判決。以多起重大刑案為例,法官的主觀認定經常偏離事實證據,甚至以「尊重人權」的名義輕判凶手,對受害者權益視而不見。不少家屬直言,這種結果等同於讓司法「站在加害者一邊」,成為犯罪者的庇護所。

實質廢死的憂慮與控訴

在實質廢死的司法政策下,被害家屬面臨的最大衝擊是無法為受害者討回公道。他們強調,死刑是一個國家法律的最後防線,廢死只會讓犯罪者更加肆無忌憚。例如,新北割喉案的受害者家屬表示:「如果法官一致決才能判死,為什麼沒有人問過受害者的痛苦是否需要一致認同?」他們認為,廢死不僅削弱法律威嚇,還讓社會承受更高的安全風險。

法官的冷漠與系統的失靈

司法體系的問題不僅限於死刑存廢,更體現在法官對證據與案件的冷漠處理。被害家屬控訴,法官常選擇性忽視關鍵證據,甚至在判決書中不提及相關事實,讓家屬感到無比絕望。當家屬試圖透過評鑑程序尋求公正,卻發現這些程序往往只是形式化的過場,對法官的判決缺乏實質約束力。

社會信任的危機

這種司法不公不僅侵蝕了被害家屬的信任,也使得整體社會對法律的威信產生懷疑。從「恐龍法官」到「司法已死」,這些標籤反映了人民對現行制度的不滿與失望。被害家屬指出,法律應該是為了伸張正義而存在,但如今卻成為推卸責任與政治妥協的工具。

結語:為正義發聲

被害家屬的淚水不應該只被視為情緒的宣洩,而是司法改革的警鐘。他們的心聲告訴我們,沒有公平的司法程序,就沒有真正的正義。唯有回歸證據為本,摒除偏見,司法體系才能真正擁有讓人民信服的力量。被害者家屬的訴求值得被正視,他們的眼淚應該成為改變的起點,而非被遺忘的過去。

觀點:

加害者的人權受到層層的保護,乃至於死刑被重重限制了,而被害人的人權卻常被視而不見,每一個法律條文都在保護被告的權利,而被害人死了就沒有任何人權了?而被害者家屬在司法判決中被判了無期徒刑(正義伸張遙遙無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