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長出自己的顏色前,都有那麼一段被深深影響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可以一見洪愛珠被家庭的愛浸泡、被當時的飲食習慣影響的過程,乃至對一些菜色有些根深蒂固的認為,我們稱之:家鄉味。
原先以為這是一本類食譜的書,書中確實有些菜色的介紹與做法,精細到該去哪個攤販買什麼都鉅細靡遺,但最吸引我的,是洪愛珠所寫食物與人的關係,其中有濃烈的個人經驗,是讀者也許無法感同身受的部分,她在後記也提到,希望這千萬墨字,能讓她將記憶保存攜帶一段時間。
然而,通往他人內心深處的地方,往往是自己的內心深處。想起蔡崇達作家說的:人走向自我內心,是通往他人內心最快的路徑。而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是那條路徑,將不同時代背景下生長的我們,巧妙地、聯繫了起來。
廚房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在有廚房的地方,就像有了屬於自己的地方,從洗菜、料理,到開火的瞬間、熱氣騰騰的爬升,給自己做飯是一件急不得的可以享受其中的事情,昨天的日記才寫到,最近感覺自己的生活實在是令人稱羨,尤其尤其,是在自己為自己料理時,以及品嘗自己做的食物時,其實我不會做什麼大菜,都是國中跟媽媽學的家常菜色,煎魚、炒菜等等,廚藝學得幾招,便能將漂泊的胃安撫好。
實在有太多精妙的句子,短短一行,卻讓我由衷讚嘆。
為了這支冰勺,我與父母三人在此,有過這麼一趟臨時起意的小行動。後來黃師傅退休,我媽沒了,回想此日細節歷歷,甚為珍惜,是回憶裡括弧起來的一天。
回想我母女二人最多的相處都在廚房裡。我媽逕自湮去,我還前路茫茫,然而憑藉這批黃銅不鏽鋼木製陶燒的堅固遺產,至少在嶄新的廚房裡,將回憶溫熱,將重前日子反覆記得。
身為孫輩裡第一個孩子,外婆去哪都帶上我,以海量食物溺愛孫女,而我回報她白白胖胖及念念不忘。我與我媽,疊印外婆腳步,加以近年發現的店鋪,組織成老派購物路線。我們以老舖為基礎,三代記憶為經緯,有憑有據的走跳此區。
側看寺廟,有人看的是古蹟工藝,但若在湧蓮寺,可看的是人間煙火,庸常生活。
網路時代,生活裡盡是隆隆廢氣,吃成一碗直截的涼水,覺得竟很不容易。像一個專注澄明的念想,同樣地不容易。
女生們心裡遇寒冬,冷風從裂縫竄進來時,捧一碗濃稠的、琥珀色的甜粥喝下,祛風活血補氣,如同阿嬤媽媽都來照顧妳。
隔話筒聽她講話,幾乎看見,祖屋的飯廳沒亮燈,一室不動聲色的黑黝。一大家人終究散開去了。在各自的地方,吃著不同來處的粽子。偶爾覺得前無路後無人,明明是盛夏的節日,卻過得無色無味,惆悵發涼。亦要當作成人後不時經歷的挫傷,要輕輕放過,面不改色的,將之捱到隔天。
家裡的《中國米食》,幾年前因裝修打包而散失。在意很久,才在漢聲巷的門市買得簡體版。除硬殼精裝變軟精裝,正字變簡字,圖片編排皆延續舊版,我摸上印刷精美的糖偶和年糕,一塊童年的落磚,才這麼補回來了。
母後至今,如遇困難,無端端孤兒意識滋長起來的時候,就滷肉。慢慢切件、翻炒、滷一大鍋。趁熱下肚,以治心堵。當香氣開始流瀉在小公寓裡,就回去和兒時那個完整無缺的家族團圓。
泡茶唯有等。要得深黑色的茶湯,就悶足五分鐘,使其稍微濃澀。買了個茶色的玻璃小沙漏來計時。燜茶時,顛倒沙漏,讓五分鐘安靜的流瀉,沙漏作為時計,好過電子計時器和手機鬧鐘。時間經過,或錯過,本來就是不作響的。
我們家管猴桃標叫猴膏,兒時遭蚊蟲咬傷,我媽就取猴膏,替我們在患處揉一揉。......猴膏用不完,也要常備,不時能將兒時溫柔,敷在成年後的傷口上。
已經跟媽媽約好,下次回家要跟她學煮滷肉。書中有章寫肉粽,寫從前一大家族吃著同樣自家包的粽子,到家族散去,吃的不同來處的粽子,我深有感觸,想起小時候端午節,廚房會用一根竹竿架在餐桌跟微波爐桌的中間,地上鋪著報紙,有一盆炒過的米、有香菇、有滷肉、有花生等等配料,還有一大盤的葉子,阿嬤阿公跟媽媽,坐著面對竹竿,拿著粽葉就開始包起粽子來,包好就吊在竹竿上,一籮一籮的,好圓滿。而我如果想嘗試的話,通常會得到粽葉,就到牛車旁的沙地用沙子模擬米飯,包的亂七八糟,索性就不包了,坐等大人包的肉粽用灶煮熟、晾乾,再細細品嘗。
大概是在幾年前,忘記是高中還是大學了,家裡就不再自己包粽子,一是阿公阿嬤已經沒力氣了,二是家族的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血脈延展,各自有各自的團圓。
這樣一想,好慶幸自己有用影像記錄下家裡在過年時會自己做的蘿蔔糕,從洗白蘿蔔,碾米到過灶,沒想到那也是做蘿蔔糕的最後一年了。時間消逝,但童年記憶常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