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POP課程後,我的百萬年薪與身心靈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1月7日是我與POP課程斷捨離的週年慶,在那之前我還與一位即將上10階的同學聚餐,但她只是我少數幾位還有連繫的同學了,她是我在POP中少數不會把我當成傳愛對象的朋友 ~ A real true friend.

 

2024年我主動刪除了超過千位同學的FB及LINE,我知道那些講師們是如何描述我的,在她們的口中我正飽受未上課之苦,活在痛苦中;但正好相反,從我斷捨離開始後我反而活得更自在,去年我的稅後年收入首度破百萬,這是我在上POP時從未發生過的,因為粗估我上課花掉的錢大約可買一台特斯拉M3,但這樣的代價卻讓我的身心靈更加混亂,被PUA包裝過的課程並沒有為我帶來更好的人生,反而造成更多的問題。

 

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讓身心靈課程成為很大的商機,但真的要慎選課程,我真心的建議去上有真正心理師資格者所開的課,如鄧惠文醫師所開的榮格心理學,這不是業配,否則我就會有分紅CODE,但至少她的臨床資格是可以查驗的。

 

很多同學用她們傳愛的方式來關心我,謝謝你們!!!

 

我選擇的是真正愛我的老師們所開的課程,至於是否與你們的目標一致,我並不再意,因為這一年的實驗證明,沒有POP的課程我也可以活得很好,事實上甚至比我在加入POP前的狀況更佳。

 

雖然我也失去了一些好友,但這就是人生,當我們一步步邁進時,離開我們的人會越來越多,終究我們只能為自己負責!!!

 

 

avatar-img
15會員
56內容數
Fantanex 是一系列以靈性成長為主題的故事集, 有議題探討, 也有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 筆者也是個奇幻小說及科幻電影的愛好者, 也將探討電影中與身心靈的關聯與電影中隱喻的部份, 而 Fantanex 的由來是 Fantansy 與 Next 的組合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antanex 奇幻事務部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當下」的概念,解釋其在身心靈世界的重要性。透過分析心靈、哲學以及如何實踐當下,讀者將瞭解專注於當下對減輕壓力、提升幸福感、自我覺察及工作效率的好處。提供冥想、正念及慢下來的實用技巧,幫助每個人都能活在當下,享受生活中的每個瞬間。
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POP的所見所聞,以及對MeToo事件的觀察。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對事件的敏感和對機構的異常發現,並承諾將從近日起開始分享更多在POP上課的怪事。
退費自救會是由多位 POP 學員所組成,共同的目標是爭取 100% 退費。我們知道有很多同學們求助無門,即使 POP 已被檢調盯上,但那些總把以愛為名的員工們,那些我們曾經尊稱的姐們,可是嗆辣的很,口口聲聲說你們都是有簽約的,但我們以為的或有政府立案的機構,從 2023 年 10 月 16 日那天起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當下」的概念,解釋其在身心靈世界的重要性。透過分析心靈、哲學以及如何實踐當下,讀者將瞭解專注於當下對減輕壓力、提升幸福感、自我覺察及工作效率的好處。提供冥想、正念及慢下來的實用技巧,幫助每個人都能活在當下,享受生活中的每個瞬間。
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POP的所見所聞,以及對MeToo事件的觀察。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對事件的敏感和對機構的異常發現,並承諾將從近日起開始分享更多在POP上課的怪事。
退費自救會是由多位 POP 學員所組成,共同的目標是爭取 100% 退費。我們知道有很多同學們求助無門,即使 POP 已被檢調盯上,但那些總把以愛為名的員工們,那些我們曾經尊稱的姐們,可是嗆辣的很,口口聲聲說你們都是有簽約的,但我們以為的或有政府立案的機構,從 2023 年 10 月 16 日那天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第一次看見她是在社群小編課程上,看到她沒有笑容的臉,我感到畏懼,我開始擔心她並不想跟我交流。但是課程上要求需要與同學互動,我覺得都成人了,我是應該試試,我還是跨出去開口了。 沒想到她居然願意跟我交流,她說她是經營團購的媽媽。此時的我們只是彼此認識表面,我們不了解彼此,我們只是依照老師的指示做事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曉因憂鬱症休學一年,原本的同學都已經升上高二,而她還是高一。適應新的身分和練習消化不安的情緒,她在慢下來的這一年中也看了許多不同的風景,認識了一群重要的朋友。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3.29 #做自己 去年八月趁著病情稍緩,去了一趟馬來西亞,和好友、學生們相聚見面。這次行程請一位曾經在台灣清華大學就讀,畢業後返鄉服務,在中學任教。為了三個小孩,辭去教職專職在家,教導三個孩子的汶超,幫忙安排。 日前接到他來函問及他的決定,要我提供一點意見,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工作一陣子後多少上手了,也沒那麼緊繃了,學姐果然是公私分明的人,我只要做完自己的部分,大多時間都能夠準時離開公司,只是久違的重逢似乎少了什麼,和學姐在SNS的互動也是如以往,沒有特別不同,是懷念在校時的那種另類親暱感嗎?如今換了地方和身份,我不該再有這些無謂的期待。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第一次看見她是在社群小編課程上,看到她沒有笑容的臉,我感到畏懼,我開始擔心她並不想跟我交流。但是課程上要求需要與同學互動,我覺得都成人了,我是應該試試,我還是跨出去開口了。 沒想到她居然願意跟我交流,她說她是經營團購的媽媽。此時的我們只是彼此認識表面,我們不了解彼此,我們只是依照老師的指示做事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曉因憂鬱症休學一年,原本的同學都已經升上高二,而她還是高一。適應新的身分和練習消化不安的情緒,她在慢下來的這一年中也看了許多不同的風景,認識了一群重要的朋友。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3.29 #做自己 去年八月趁著病情稍緩,去了一趟馬來西亞,和好友、學生們相聚見面。這次行程請一位曾經在台灣清華大學就讀,畢業後返鄉服務,在中學任教。為了三個小孩,辭去教職專職在家,教導三個孩子的汶超,幫忙安排。 日前接到他來函問及他的決定,要我提供一點意見,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工作一陣子後多少上手了,也沒那麼緊繃了,學姐果然是公私分明的人,我只要做完自己的部分,大多時間都能夠準時離開公司,只是久違的重逢似乎少了什麼,和學姐在SNS的互動也是如以往,沒有特別不同,是懷念在校時的那種另類親暱感嗎?如今換了地方和身份,我不該再有這些無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