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達荷美:祖靈回家》,從文物(祖靈)主述到學生辯證,進而探討殖民歷史和遺留痕跡。獨特的視角嘗試,突顯土地與文化的複雜性,輕盈的片長與捕捉,讓電影具備更多層次與思考空間。
1894年,位於今日非洲貝南的達荷美王國,遭法軍擊敗而投降,近300年的文化被抹滅,7000件歷史文物遭送往巴黎。電影前半段記錄的就是2021年,其中26件文物從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運送回貝南的旅途。
特別的是導演瑪蒂迪歐普試圖讓文物發聲,這些聲音則出自海地作家馬肯齊奧爾瑟爾。實際上也是去質問離開家園超過百年的文物,代表的依然是文化和歷史,還是已經變成被稱作編號的物件?尤其當文物回歸祖國土地,也早已是不同的貝南,而非往前的達荷美。而在貝南人民都不曾見過與認識的前提下,還有人會對文物產生好奇嗎?文物的價值是否已然逝去?
然後鏡頭來到現代大學生對文物歸還的辯論,則思辨起「文物」和「文化」的本質和差異。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每個人都無法否認「自我」是建立於所處的時代、國家、社會、教育和家庭背景,於是延伸出了下一個問題,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電影不只透過現代去思考過去,過去來思考現代,也對個體進行探究,並從文物的歸還,再傳達出對現在和未來的政治省思。例如有人激昂於這是新的開始,也有人義憤於僅只26件是污辱;有人擔憂在背後隱含圈套和條約,也有人震怒貝南至今仍沒有足夠力量來保管和要回文物。
無論是尋根,還是解殖,《達荷美:祖靈回家》一定程度的冷觀都引發矛盾與省思,並藉由跨時代的對話跳脫出「絕對正確」的主觀視角。而這段旅途和表達帶來了象徵希望與進步的意義,然而無法抹去的殖民陰影,最終通向的或許還是無奈。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5.01.17
台灣代理片商: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www.instagram.com/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user/21di5g3i56zuvqqjssnsw55pq?si=32f57f74fbec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