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可以預防大腸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2023年(112年)大腸癌在台灣的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三位。


事實上,大腸癌也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2022年全世界共有1,926,425個新病例,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重大影響。


從目前的資料看來,大腸癌的發病率在不同地區有明顯的差異。高收入國家(如歐洲、北美、澳洲、紐西蘭、日本)發病率較高,低收入國家(如非洲、南亞)發病率較低。不過,低發病率地區的發病率正在上升。


另外,移民研究也發現,人們在移居到新國家後,他們的大腸癌風險會在約十年內逐漸改變到接近當地人的風險水平;這意味著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在大腸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飲食,被認為是可能的關鍵影響因素。


跟其他癌症相比,大腸癌與飲食習慣的關聯較為明確。已有證據顯示,某些食物(如加工肉類)確實會增加罹癌風險!當然,這也可以解釋成,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如:不吃加工肉類)可能預防部分大腸癌的發生


所以,到底哪些食物會造成大腸癌風險增加呢?雖然有些飲食因素(如酒精、加工肉類)對大腸癌的影響已經確認,但其他的飲食因素是否有影響仍不明瞭。因此,需要有更多研究,且最好是大規模研究來協助我們釐清不同飲食因素對大腸癌的作用。


最近有研究團隊使用了「百萬女性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的資料,來分析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什麼是「百萬女性研究」?「百萬女性研究」是英國最大的女性健康研究計畫之一,透過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乳癌篩檢,從1996到2001年,逐步招募參與者加入。


為什麼要組成一個全女性的群體呢?首先,性別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混淆因素。近年來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女性和男性在飲食習慣、代謝方式和疾病風險上都有顯著差異。所以,限制單一性別(在這裡是專注於女性),可以減少許多生理和行為因素的差異,獲得更清晰、更具針對性的研究結論。


有趣的是,女性通常比男性更願意參與健康研究,也能更準確地報告飲食資訊。


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只調查了在英國的女性,所以研究結果主要適用於歐洲裔中年及老年女性,不能直接推論到男性或其他人群。當然,因為參加的人數夠多,所以即使只調查了女性,但它的發現仍然非常有價值,為了解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提供了重要證據。


整個研究包含了542,778名英國女性,平均追蹤時間16.6年。在整個期間,共發生了12,251例大腸癌病例。


他們分析了97種飲食因素與大腸癌的關係。


首先,不意外的,他們發現:不想得大腸癌,就別喝酒!酒精攝入量每天增加20g,風險就會增加15%。


那麼,有沒有什麼飲食有保護作用呢?他們發現,鈣質攝入具有保護作用。每天增加300mg的鈣(我剛剛去看了一下我的TUMS,一片就已經1000mg了),可以降低17%的風險。


另外,乳製品(特別是牛奶)也具有保護作用,且這種保護作用主要來自於鈣質的作用。基因分析也證實,牛奶攝入與大腸癌風險降低有因果關係。


在基因分析方面,研究團隊利用偵測rs4988235 這個SNP變異,來看喝牛奶與大腸癌的關係。rs4988235 變異位於MCM6基因內,緊鄰著控制乳糖酶產生的LCT基因。過去的研究發現,這個變異決定人是否能在成年後繼續產生乳糖酶,而通常不能產生乳糖酶的人就不愛喝牛奶。


他們總共分析了約99,152名參與者(52,865例大腸癌病例和46,287對照組),這些參與者來自三個大型研究:

  ColoRectal Transdisciplinary Study

  Colon Cancer Family Registry

  Genetics and Epidem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consortium (GECCO)

研究團隊將每個額外的增加牛奶攝入的等位基因,對應到約17.1g/天的牛奶攝入量來計算。


結果,他們發現,有這個基因變異(能喝牛奶)的人大腸癌風險較低。每增加200g/天的預測牛奶攝入量,大腸癌風險降低40%、結腸癌風險降低40%、直腸癌風險降低51%。


不過,雖然有這個變異的人會比較愛喝牛奶,也不代表他就一定會喝吧?所以,我覺得這個假設有點武斷...


再者,他們如何證明牛奶的保護作用來自於鈣質呢?


研究團隊使用剩餘法(residuals method)來分離這兩個因素的獨立效應。他們先做一個「乳製品攝入對鈣質」的回歸,再做一個「鈣質對乳製品攝入的回歸」,由此得到各自的殘差值,再將殘差值分成五等分,然後用似然比檢驗(likelihood-ratio tests)比較模型。


結果他們發現,當控制了乳製品攝入後,鈣質仍然顯示具有保護作用;但是當控制了鈣質後,乳製品的獨立保護作用就不明顯了。這意味著,鈣質應該是主要的保護因子。


另外,研究團隊還比較了不同來源的鈣質,發現不論鈣質來自乳製品還是非乳製品,保護作用都類似。這個發現也進一步地支持鈣質才是關鍵因素。


除了牛奶與鈣質,還有什麼飲食也具有保護作用嗎?


研究團隊發現,早餐穀片(breakfast cereal)、水果、全穀物、碳水化合物、纖維、糖類、葉酸、維生素C都有保護效果。


不過,早餐穀片的保護效果,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後變得較弱;特別是在控制了鈣質和全穀物後,效果更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早餐穀片通常添加了鈣質和其他營養素;或者,吃早餐穀片的人可能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可能與其他成分有關。


另一方面,增加風險的飲食因素,除了酒精,紅肉與加工肉類也包括在內。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增加攝取30g的紅肉與/或加工肉類,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8%。這個發現也與過去的發現符合。


總而言之,這個研究證實了乳製品(特別是其中的鈣質)對預防大腸癌有重要作用;他們也再次確認了酒精和紅肉/加工肉類會增加大腸癌風險。由於他們還進行了更多的分析,所以這個研究也提供了全面的飲食建議,來幫助我們預防大腸癌。


雖然他們把研究對象限制為女性,但因為這項研究的樣本量大、追蹤時間長、且分析全面(涵蓋97種飲食因素),而且還結合了基因分析,因此,對於飲食預防大腸癌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不過,牛奶真的可以預防大腸癌嗎?研究團隊特別提到,一個在中國人群中的研究,出現了相反的結果。


那是一個中國生物庫(China Kadoorie Biobank)的研究。在那個研究裡,他們發現,每天增加50g乳製品,反而會使大腸癌風險增加8%。


為什麼會有相反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與亞洲人群普遍存在乳糖不耐症有關。


根據統計,全球約65-70%的人有乳糖不耐症。但是,這個比例在亞洲人群中更高,可達90%以上!考量到中國生物庫的研究結果,這意味著這個研究結果真的不能直接應用於所有人群。


不過,既然研究發現保護作用主要來自鈣質,而非乳製品本身;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從其他食物來源獲取鈣質囉!例如菜心、芥藍等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芝麻、堅果類等。當然,也可以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乳製品或補充鈣片。


建議未來應該要進行更多針對亞洲人群的研究。我之前在國外的時候,發現好多華人都罹患大腸癌!考慮到大腸癌與飲食的關係,或許華人並不適合西方飲食?!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研究團隊發現,喝酒、吃紅肉/加工肉類會提高大腸癌風險,而服用鈣補充劑、喝牛奶可以降低風險。然而,雖然研究顯示乳製品(特別是其中的鈣質)對預防大腸癌有保護作用,但考慮到種族差異和乳糖不耐症的普遍性,我們需要更個人化的營養建議,確保每個人都能透過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得足夠的保護。


參考文獻:


Papier, K., Bradbury, K. E., Balkwill, A., Barnes, I., Smith-Byrne, K., Gunter, M. J., Berndt, S. I., Le Marchand, L., Wu, A. H., Peters, U., Beral, V., Key, T. J., & Reeves, G. K. (2025). Diet-wide analyses for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prospective study of 12,251 incident cases among 542,778 women in the UK. Nature Communications, 16, 37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219-5


avatar-img
144會員
375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眾所周知,根瘤菌與共生真菌都是對植物很重要的微生物。透過與植物建立共生關係,它們幫植物獲取更多養分。其中的共生真菌甚至還構成了所謂的「樹聯網」,讓樹木們可以「聊天」呢! 過去在苜蓿的研究已經知道,共生菌分泌分子,讓植物受器出現鈣震盪;最近發現,可以透過改變植物受器來促進共生喔!來看看!
什麼樣的植物容易被馴化,這是個大哉問。世界上那麼多的植物中,有數萬種植物可食用,但是,只有幾百種被馴化!而且從植研究上看來,有些植物被馴化多次,有些植物卻連一次都無法達成。 這是否意味著,有些植物就是比較「好鬥陣」?為什麼呢?
昨天看了一篇最多人研究的細菌的論文,就想到,對植物來說,哪些微生物最重要呢? 大家來討論討論,你覺得哪些微生物對植物很重要呢?
什麼是「入侵植物」(invasive plants)?入侵植物不但是外來的,還要長得快、能到處長、造成災害,才會被叫最入侵植物。 有一種景天科植物,就因為實在太會長了,被英國列為禁止販售的入侵種! 到底為什麼它這麼會長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將近四分之三(74%)的細菌沒有人研究。而有10種細菌的研究論文,佔了所有細菌論文的51%! 好多啊!要不要猜猜看,「十大細菌要犯」有哪些呢?植物的病原菌,有沒有上榜?
早上分享了「十大重要醫藥發明」,後來想到,應該再多壓榨一下我的AI顧問團! 所以我就又問了它們一堆問題~ 答案還挺有意思的!
眾所周知,根瘤菌與共生真菌都是對植物很重要的微生物。透過與植物建立共生關係,它們幫植物獲取更多養分。其中的共生真菌甚至還構成了所謂的「樹聯網」,讓樹木們可以「聊天」呢! 過去在苜蓿的研究已經知道,共生菌分泌分子,讓植物受器出現鈣震盪;最近發現,可以透過改變植物受器來促進共生喔!來看看!
什麼樣的植物容易被馴化,這是個大哉問。世界上那麼多的植物中,有數萬種植物可食用,但是,只有幾百種被馴化!而且從植研究上看來,有些植物被馴化多次,有些植物卻連一次都無法達成。 這是否意味著,有些植物就是比較「好鬥陣」?為什麼呢?
昨天看了一篇最多人研究的細菌的論文,就想到,對植物來說,哪些微生物最重要呢? 大家來討論討論,你覺得哪些微生物對植物很重要呢?
什麼是「入侵植物」(invasive plants)?入侵植物不但是外來的,還要長得快、能到處長、造成災害,才會被叫最入侵植物。 有一種景天科植物,就因為實在太會長了,被英國列為禁止販售的入侵種! 到底為什麼它這麼會長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將近四分之三(74%)的細菌沒有人研究。而有10種細菌的研究論文,佔了所有細菌論文的51%! 好多啊!要不要猜猜看,「十大細菌要犯」有哪些呢?植物的病原菌,有沒有上榜?
早上分享了「十大重要醫藥發明」,後來想到,應該再多壓榨一下我的AI顧問團! 所以我就又問了它們一堆問題~ 答案還挺有意思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增加,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成為醫療界的重點。國衛院近期發表的針對三陰性乳癌的標靶藥物展現出優異的療效。輝景醫藥(ABVC.US)旗下的癌療產品更獲得FDA批准,舞茸對激活免疫系統的潛力也逐漸獲得重視,其有效性在癌症權威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證實。
Thumbnail
本文討論肝病的主要成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並介紹肝纖維化的分期及其對肝硬化和肝癌的影響。此外,文章說明瞭肝纖維度測量儀ARFI的使用和臨床價值,強調其在預測肝病進展和監測治療效果中的重要性,建議高風險群體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癌。
Thumbnail
牛奶中有優質蛋白質、鈣質、豐富的維生素、膽固醇、乳脂肪,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能幫助生長發育及調節生理機能,鈣質能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維生素A可以護眼,維生素B2有利皮膚及黏膜修復,維生素E則有利抗老、抗氧化、保護血管等,膽固醇有利細胞運作,乳脂肪能維持飽足感。
Thumbnail
我們將探討乳製品背後的真相。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將剖析牛奶及其衍生品對健康的影響,揭示其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透過了解乳製品對人體的影響以及與各種疾病之間的關聯,我們將揭示牛奶及乳製品的美味背後所隱藏的健康陷阱。
Thumbnail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裡有黃麴毒素,只要稍不注意吃下肚,恐會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預防黃麴毒素的方法。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深入談論的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乳鐵蛋白】!你或許聽過這個名詞,但是否真的了解它的神奇之處呢?別擔心,今天我們將探討乳鐵蛋白的各種奧秘,揭示它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增加,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成為醫療界的重點。國衛院近期發表的針對三陰性乳癌的標靶藥物展現出優異的療效。輝景醫藥(ABVC.US)旗下的癌療產品更獲得FDA批准,舞茸對激活免疫系統的潛力也逐漸獲得重視,其有效性在癌症權威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證實。
Thumbnail
本文討論肝病的主要成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並介紹肝纖維化的分期及其對肝硬化和肝癌的影響。此外,文章說明瞭肝纖維度測量儀ARFI的使用和臨床價值,強調其在預測肝病進展和監測治療效果中的重要性,建議高風險群體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癌。
Thumbnail
牛奶中有優質蛋白質、鈣質、豐富的維生素、膽固醇、乳脂肪,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能幫助生長發育及調節生理機能,鈣質能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維生素A可以護眼,維生素B2有利皮膚及黏膜修復,維生素E則有利抗老、抗氧化、保護血管等,膽固醇有利細胞運作,乳脂肪能維持飽足感。
Thumbnail
我們將探討乳製品背後的真相。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將剖析牛奶及其衍生品對健康的影響,揭示其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透過了解乳製品對人體的影響以及與各種疾病之間的關聯,我們將揭示牛奶及乳製品的美味背後所隱藏的健康陷阱。
Thumbnail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裡有黃麴毒素,只要稍不注意吃下肚,恐會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預防黃麴毒素的方法。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深入談論的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乳鐵蛋白】!你或許聽過這個名詞,但是否真的了解它的神奇之處呢?別擔心,今天我們將探討乳鐵蛋白的各種奧秘,揭示它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