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應用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在疾病建模、再生醫學和藥物開發方面的應用與挑戰。簡單來說,iPSCs就像是人體細胞的「時光機」,可以將成熟的細胞,例如皮膚細胞,重新編程回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狀態,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類型的能力。這項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傳統胚胎幹細胞的倫理爭議和免疫排斥問題,為許多疾病的治療帶來新希望。iPSC技術不僅能幫助我們更了解疾病的成因,還能客製化藥物篩選,以及開發新的細胞療法來修復受損的組織和器官。iPSCs的發展為醫學研究開創了全新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需要克服。
raw-image

首先,iPSC的應用並非一路順風。雖然iPSCs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但它們的品質和成熟度是個問題。這些細胞常常表現出不成熟的功能,就像是幼年版的細胞,使得它們在疾病建模和治療上的應用受到限制。此外,iPSC細胞的製備過程也較為複雜,需要嚴格的品質控制,以確保細胞的安全性。例如,iPSCs可能在培養過程中出現基因異常,或是具有潛在的致瘤性,這些都對臨床應用帶來了風險。臨床級iPSC的製備需要克服許多技術挑戰,確保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後,iPSC技術的應用還面臨一些倫理和經濟上的考量。雖然iPSCs本身解決了胚胎幹細胞的倫理問題,但如何確保iPSC療法的可負擔性和公平性也是一個挑戰。目前,iPSC療法的成本仍然很高,而且需要大量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此外,iPSC細胞的異質性,以及細胞之間和個體之間的差異,都使得臨床應用更加複雜。儘管如此,iPSC技術的發展前景仍然非常光明,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這些問題都能逐步獲得解決,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的福祉。




註:本文僅為科學期刊討論,並無醫學治療的建議。

參考文獻:Current Challenges of iPSC-Based Disease Modeling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Doss MX, Sachinidis A.. Cells. 2019 Apr 30;8(5):403. 


avatar-img
5會員
104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桑的書摘 的其他內容
傳統的自體 CAR-T 細胞療法是從病患自身提取 T 細胞進行改造,雖然效果顯著,但製程耗時、成本高昂,且可能因病患 T 細胞功能不佳而影響療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開始開發「現成」的異體 CAR-T 細胞療法,也就是使用健康捐贈者的 T 細胞來製造 CAR-T 細胞,這樣可以降低成本等等。
漢丁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基因中CAG重複序列過多,導致製造出來的漢丁頓蛋白(huntingtin, Htt)變異,進而傷害腦部神經細胞。這種疾病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認知能力和情緒。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現有的治療僅能緩解症狀,無法阻止疾病惡化。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過的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的療法。這項技術在治療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疾病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 和 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的神經毒性症候群(ICANS)。
iPSCs的出現為許多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細胞是透過將成體細胞重新編程而來的,具有分化成各種體細胞的潛力。與傳統的胚胎幹細胞相比,iPSCs沒有倫理上的爭議,且可以來自患者自身,降低了免疫排斥的風險。這使得科學家能夠利用iPSCs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藥物篩選,甚至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傳統的血液惡性腫瘤治療,如化療、放療和骨髓移植,近年來,免疫療法的興起為癌症治療開闢了新的道路。其中,CAR-T細胞療法尤其受到矚目,它透過基因工程改造病患自身的T細胞,使其能辨識並攻擊癌細胞。目前美國FDA已批准六種CAR-T細胞產品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的B細胞惡性腫瘤,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內皮細胞是血管內壁的一層細胞,它們的功能對於維持血管健康至關重要。當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時,稱為內皮功能障礙(ED),這會導致血管收縮和舒張的不平衡,進而影響血液流動。
傳統的自體 CAR-T 細胞療法是從病患自身提取 T 細胞進行改造,雖然效果顯著,但製程耗時、成本高昂,且可能因病患 T 細胞功能不佳而影響療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開始開發「現成」的異體 CAR-T 細胞療法,也就是使用健康捐贈者的 T 細胞來製造 CAR-T 細胞,這樣可以降低成本等等。
漢丁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基因中CAG重複序列過多,導致製造出來的漢丁頓蛋白(huntingtin, Htt)變異,進而傷害腦部神經細胞。這種疾病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認知能力和情緒。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現有的治療僅能緩解症狀,無法阻止疾病惡化。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過的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的療法。這項技術在治療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疾病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 和 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的神經毒性症候群(ICANS)。
iPSCs的出現為許多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細胞是透過將成體細胞重新編程而來的,具有分化成各種體細胞的潛力。與傳統的胚胎幹細胞相比,iPSCs沒有倫理上的爭議,且可以來自患者自身,降低了免疫排斥的風險。這使得科學家能夠利用iPSCs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藥物篩選,甚至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傳統的血液惡性腫瘤治療,如化療、放療和骨髓移植,近年來,免疫療法的興起為癌症治療開闢了新的道路。其中,CAR-T細胞療法尤其受到矚目,它透過基因工程改造病患自身的T細胞,使其能辨識並攻擊癌細胞。目前美國FDA已批准六種CAR-T細胞產品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的B細胞惡性腫瘤,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內皮細胞是血管內壁的一層細胞,它們的功能對於維持血管健康至關重要。當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時,稱為內皮功能障礙(ED),這會導致血管收縮和舒張的不平衡,進而影響血液流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CRISPR Therapetics 是一家以基因編輯療法為主打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 FDA 批准該公司基因編輯療法 CASGEVY,用以治療鐮刀型貧血症,華爾街日報形容,此讓「基因編輯革命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這就是它的投資故事,而在該療法獲批准後的第一個季度,述說的是怎麼樣的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響了醫療健康領域。艾立斯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將先進的資訊科技運用於基層醫療領域,推動醫療資訊化進程,實現智能化醫療服務的願景。今天,我們希望與您共享艾立斯科技的品牌故事和價值觀,讓您更深入了解我們如何在台灣乃至全球的醫療領域。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Thumbnail
2016/10/2-10/8   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醫學:「細胞自噬機制」、物理:「用數學上的拓朴原理來解釋物質相變」。人類歷史上,習慣用圖騰與儀式來凝聚群眾的心力,廣大的智慧與力量,早已深藏在微小的世界裡。     「溝通不便、專業不明、金額巨大」造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CRISPR Therapetics 是一家以基因編輯療法為主打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 FDA 批准該公司基因編輯療法 CASGEVY,用以治療鐮刀型貧血症,華爾街日報形容,此讓「基因編輯革命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這就是它的投資故事,而在該療法獲批准後的第一個季度,述說的是怎麼樣的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響了醫療健康領域。艾立斯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將先進的資訊科技運用於基層醫療領域,推動醫療資訊化進程,實現智能化醫療服務的願景。今天,我們希望與您共享艾立斯科技的品牌故事和價值觀,讓您更深入了解我們如何在台灣乃至全球的醫療領域。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Thumbnail
2016/10/2-10/8   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醫學:「細胞自噬機制」、物理:「用數學上的拓朴原理來解釋物質相變」。人類歷史上,習慣用圖騰與儀式來凝聚群眾的心力,廣大的智慧與力量,早已深藏在微小的世界裡。     「溝通不便、專業不明、金額巨大」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