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厭女的雙重束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承接上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篇以「兩難困境」為題,為我們展開少女、女性從政者以及原住民女性的生活世界如何在父權體制下遭遇各種二元論困境。


  在〈女性主義為何漏接了房思琪?受害者「自我」的複雜與兩難〉一文中,作者循著作家林奕含的文字,探問台灣女性主義運動如何交織出婦權政治VS.性權政治的二元結構。前者帶有自由論和保護論的思維,假設一個完全自由的主體,可以不受控制和干擾做決定,當為性的同意/不同意負責。在此意義下唯有表達不同意卻仍受侵犯--反抗無效、脆弱無助、可憐受暴--的主體,才是所謂的受害人。至於高舉性解放的後者雖回過頭來肯認性的價值、試圖擺脫保護論所帶來的「女性就是脆弱、需要被保護」的汙名,但卻同樣回到自由論的思考框架中,忽略了主體與主體、主體與處境、與社會之間互動的張力與複雜度。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少女房思琪,作為活生生的人,便從理論交織出的標準被害人、自由能動主體的網目中篩除,成為不合格、不被保護的受害者。作者進一步強調自我的複雜與兩難,拆解房思琪所謂的「愛」是如何虛假,為我們攤開關係不平等的各種可能。


  〈在野地中掙扎:林奕含的雙重失落與綑綁〉同樣以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研究文本,不同的是引入哲學、心理學的視角,帶領我們看房思琪「停留在13歲教師節」的存在時間性。

遭遇性侵害後,受害少女的生活結構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存在處境也將面臨極大困難。其中最大的影響有兩方面,一為受害少女將從線性生活,轉變為流轉的生活;線性時間的生活也是「主流時間」的生活,在這裡,大部分人在不同的生命/時間階段做不同的事,依著一定的秩序逐步前進;流轉的時間生活則是一種「野地世界」的生活,在這兒生活失去了一定的秩序,失去了可預測性與掌控性。(註1,p.154)

遭遇性侵之少女多已無法回到主流的線性生活,流轉生活讓生命停滯不前,疲憊而無力,唯一的出路便是創造一個新生世界,讓主流世界與野地世界在此遭逢。(註1,p.155)


  或許房思琪正是為了讓「主流世界與野地世界遭逢」,得以活下去,沒有選擇的選擇去「愛」老師。


***


  在〈沒有選擇的選擇:女性從政者的雙重束縛〉中作者指出:

多數人期待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堅強、競爭性、勇敢果斷的領袖氣質,可是擁有這些陽剛氣質的女性又會被視為不具備女性溫暖關愛的特質,不像個女性而不受到選民的青睞。對女性從政者,這種雙重「束縛」(double bind),陷女性於困難的抉擇,類男性的女性才有領袖氣質,但太像男性缺乏女性特質的女性不受歡迎,而擁有女性特質又顯得柔弱無能。這種雙重束縛要求女性必須滿足兩者,只有其一者會受到懲罰。(註1,p.172)

  作者認為「如果雙重束縛是症狀,厭女則是病因」,藉由考察政治人物的角色相容性與困境,提出台灣厭女政治的幾種變形:去/超女性化、少女化/老女人化。我們看到蔡英文總統去女性化(中性化)的裝扮、溫柔且堅定的演說風格仍然受到「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的質疑。另一方面超女性化的政治人物,首先被大眾以其女性特質所認識,聚焦在感情生活、外貌、性關性,忽略了政治人物的專業與經歷。

  少女化則以吳音寧為例,將女性政治人物比喻為「誤闖叢林的小白兔」,將其形塑為無知、太嫩了不懂政治的少女。另一方面年長的女性政治人物卻面臨歧視,不同於男性被視為經歷的象徵,也成為從政的資產,對女性而言則是負債。在作者的梳理下清楚看到女性政治人物的兩難,女性化不行、去女性化也不行。太老不行、太年輕也不行。而怎樣的穿著打扮是女性、怎樣的年齡才剛剛好,由輿論定奪,我說怎樣就是怎樣。


***


  最後在〈媒體、族群與性別中的愛厭交織:看見原住民女性身影〉一文中,作者擺出原住民文化保存與性別習慣調整的兩難:

不少原住民會擔心性別角色的變化與更動會接續造成族群傳統結構的崩解,在傳統與文化急遽流失的現狀下,經常有著以保存與復振傳統文化為先,性別習慣重新檢視與調整為後的次序。(註1,p.196)

  作者認為兩者不必然是完全獨立的問題,不必然有先後次序關係。然而在調整與策略上仍有窒礙難行之處。例如蘭嶼讓女性觀光客上船,部份源於經濟與商業的驅動,並非全然是源於對女性性別意識的提升。以及部落緊密的人際關係,使性別角色難以鬆動、能動性難以展開。


***


  下一次我們要來看下篇「多元協商」,透過實例來看協商的可能與路徑。


註記

  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6662?sloc=main




【延伸閱讀】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上):什麼是「厭女」?以好女人/壞女人作為手段

女學會年會(二):被納入性排除的性工作者,及其面對的雙重否定

《性的正義》(一):身體變成戰場,最高級的可幹性(fuckability)

《性的正義》(二):幹她,或者幹掉他,無所不在的性/暴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4會員
112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2025/04/30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殺夫》作為一個反映在極端父權下,女性命運注定悲慘,即使反抗也頂多同歸於盡、別無出路的文本,尤其能凸顯出這個「理所當然」的矛盾。指出這個矛盾便是在問:要如何從這類文本中讀出女性培力、翻轉性別權力關係的可能性?
Thumbnail
《殺夫》作為一個反映在極端父權下,女性命運注定悲慘,即使反抗也頂多同歸於盡、別無出路的文本,尤其能凸顯出這個「理所當然」的矛盾。指出這個矛盾便是在問:要如何從這類文本中讀出女性培力、翻轉性別權力關係的可能性?
Thumbnail
  承接上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篇以「兩難困境」為題,為我們展開少女、女性從政者以及原住民女性的生活世界如何在父權體制下遭遇各種二元論困境。
Thumbnail
  承接上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篇以「兩難困境」為題,為我們展開少女、女性從政者以及原住民女性的生活世界如何在父權體制下遭遇各種二元論困境。
Thumbnail
  雖然是學術文章,卻不會艱澀。理論幫助我們理解與生活貼近的案例,包含新聞報導、文學作品、政治現況、社運議題,從「母豬教」的興起、網紅性影像流出、八里雙屍命案報導的厭女情結、《水滸傳》中的女人禍水、林奕含的小說與掙扎,再到女性政治人物的衣著、台灣解放乳頭運動、主體愛的情感教育如何可能。
Thumbnail
  雖然是學術文章,卻不會艱澀。理論幫助我們理解與生活貼近的案例,包含新聞報導、文學作品、政治現況、社運議題,從「母豬教」的興起、網紅性影像流出、八里雙屍命案報導的厭女情結、《水滸傳》中的女人禍水、林奕含的小說與掙扎,再到女性政治人物的衣著、台灣解放乳頭運動、主體愛的情感教育如何可能。
Thumbnail
從電影《別擔心親愛的》的劇情與角色設定看社會現象,包括父權社會、男性向下兼容的謬誤、女性擇偶標準的迷思等,並結合Threads上關於男女關係的討論,深入剖析現代男女關係的挑戰與困境。文章批評男性在關係中展現的權力不平衡、以及社會普遍存在對女性的期待與壓迫。
Thumbnail
從電影《別擔心親愛的》的劇情與角色設定看社會現象,包括父權社會、男性向下兼容的謬誤、女性擇偶標準的迷思等,並結合Threads上關於男女關係的討論,深入剖析現代男女關係的挑戰與困境。文章批評男性在關係中展現的權力不平衡、以及社會普遍存在對女性的期待與壓迫。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全新增訂版的《厭女: 日本的女性嫌惡》,在席捲網路的me too事件之後,正如銳利的手術刀,解剖社會風向難以言明的內裡。究竟「厭女」是什麼呢?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全新增訂版的《厭女: 日本的女性嫌惡》,在席捲網路的me too事件之後,正如銳利的手術刀,解剖社會風向難以言明的內裡。究竟「厭女」是什麼呢?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書名:再賤,逆襲女配! 作者:大溫 版區:原創言情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穿書、時代奇緣、女強、情有獨鍾 評分【滿分5顆星】:3顆星 心得: 女主穿越到喜歡的作者書中,該作者同一故事背景寫了兩本書,一開頭劇情就解釋了這兩本書的內容,我怎麼看都覺得這兩本書都
Thumbnail
書名:再賤,逆襲女配! 作者:大溫 版區:原創言情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穿書、時代奇緣、女強、情有獨鍾 評分【滿分5顆星】:3顆星 心得: 女主穿越到喜歡的作者書中,該作者同一故事背景寫了兩本書,一開頭劇情就解釋了這兩本書的內容,我怎麼看都覺得這兩本書都
Thumbnail
父權/性別書單(「至少」以下3本): 1、《82年生的金智英》(漫遊者),有改編成電影 2、《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日月文化集團) 3、《性別打結》(群學)
Thumbnail
父權/性別書單(「至少」以下3本): 1、《82年生的金智英》(漫遊者),有改編成電影 2、《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日月文化集團) 3、《性別打結》(群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