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Yuka Tanaka on Unsplash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在職場裡,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老闆:他的目標不是讓公司更強大,也不是讓客戶更滿意,而是設法讓自己的KPI看起來合理一點,最好再低一點。於是,他拿著對上級的妥協,來交換對下屬的壓榨,而我們的努力,最終只是為他的舞台增光添彩。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這就是遊戲規則,你是選擇妥協,還是加入這場遊戲?」這是一道很難的選擇題。妥協,意味著背離理想;而同流合污,則意味著捨棄原則。唯一讓這道選擇題變得不再糾結的方法,大概就是「財富自由」。當你不需要靠一份工作來支付房貸和帳單時,你才有底氣說出「不」,也才有能力選擇對的事情。但理想終究是奢侈品,需要現實的支撐。
沒有錢的理想,是幻想;而只有錢的現實,是荒涼。
所以在職場的逆風環境下,知所進退變得尤為重要。與其在風口浪尖上隨波逐流,不如選擇穩住腳跟,厚植實力,等待屬於自己的風。風來時,你才能真正展翅高飛,而不是被吹得七零八落。
傑夫·貝佐斯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曾經讓我深思:
你們會如何運用自己的天賦?
你們又會作出怎樣的抉擇?
你們是被慣性所引導,還是追隨自己內心的熱情?
你們會墨守陳規,還是勇於創新?
你們會屈服於批評,還是會堅守信念?
你們會掩飾錯誤,還是會坦誠道歉?
你們要不計一切代價地展示聰明,還是選擇善良?」
這些問題看似遙遠,卻其實是每一天的選擇。當你面對老闆的苛求,面對環境的壓力時,最終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不是這些外部因素,而是你內心的答案。
我們都渴望一個「沒有私心」的老闆,渴望他能真正為客戶與組織考慮。但在這之前,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否能堅守這份初心。
理想或許需要金錢的支持,但真正的理想,來自我們面對困境時的選擇。因為每一次選擇,最終塑造的,不是你的收入,而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