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換工作,一個月後的省思與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道自己做了錯誤決定,現在得承擔後果,我不應該在過年前換工作的。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起心動念」想要換工作呢?


在2024年12月,當時的工作時數不穩定,服務的客戶案量相對少,且跟室友有打算在2025年03月要搬家,換個空間更大一點的環境,而相對的租金也會跟著提高,因此我在思考著收入的部分該怎麼處理,就打開求職網站找找看有沒有不錯的固定月薪職缺。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滿符合我要的條件,如下:

  1. 長照產業,社區關懷據點,站長,獨自一人作業
  2. 固定月薪,約在32-34K,固定的工作環境,不用在外奔波
  3. 上班時間08:30-17:30,打卡制,離家近,通勤時間不超過15分鐘
  4. 不加班,週休二日,見紅就休


當時看到這些條件,我就失心瘋了,積極地投履歷並邀約面試時間,卻完全忽略了「工作內容」我是否可以勝任!且在面試時,人資小姐也非常健談,表明希望找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有過照顧經驗的,在應對長輩上比較不怕生。


是啊!我有大約兩年多的照顧服務經驗,但都是在「居家」,沒有在「社區」,也都是一對一或一對二,而不是一對多。因此在實際上線前,我完全沒有意識到環境及條件的不同,在照顧服務上會有多大的落差,那是我沒辦法適應的最大原因!


這份工作其實可以做,也算很輕鬆,但我就是不開心!


工作內容是安排事情給長輩做,讓他們多使用大腦、眼睛、雙手、雙腳,再加上有其他同儕間的互動,來達到延緩失能、失智的可能性。性質有點像安親班老師,陪伴長輩做手作、動一動、唱唱歌等,上下課期間再和家屬回饋一下近況,課餘時間準備日後的活動安排,下班前處理完內部行政作業即可。


全部學完所有流程,大概花了一週時間,我也想說給自己試跑完整一週看看,但發現自己的情緒不是處於焦慮,就是無奈,或是低落,完全沒有當初熱情跑居家服務的心情,因此我認真思考是不是自己不適任?不喜歡?不想繼續做了?雖然跑居家服務時,有些時間與通勤的壓力,但若遇上好案家,相處及溝通上都能有所互相,就會非常舒服且自在,能感受到對方是真正的喜歡,也很感謝有妳的付出與幫忙!


最後,我還是選擇離職,只做了一個月。過完年,又回去原本的居家單位上班,重新開始接案,重新經營客戶。如果真要說,也沒有什麼錯誤可言。我只是更加清楚什麼樣的工作性質適合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從錯誤中學習,但任何轉換都得付出成本,這才是我要記取教訓的地方!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照顧身心大小事。分享居家照顧經歷/案家真實故事/跨時代的三觀差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顧方城市 的其他內容
如果,偷拿了別人家的零錢做捐款,這樣還算是善事嗎?起初,我猶豫著,但仍然這麼做了。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出社會的六年間,目前已經做第六份工作了,而最久的一份,做了三年。
如果,偷拿了別人家的零錢做捐款,這樣還算是善事嗎?起初,我猶豫著,但仍然這麼做了。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出社會的六年間,目前已經做第六份工作了,而最久的一份,做了三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年後轉職是每年都會出現的現象。如果你/妳正在考慮轉職,釐清原因和自問自答是重要的一步。不要輕易被環境氣氛和一時的情緒影響,放輕鬆地去探索,相信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
Thumbnail
探討工作和職業的不同,以及對2023年的挑戰和期望,並強調通過親身經歷來瞭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
Thumbnail
在我轉職的這一年,很常被問到,我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我試著整理當初離職前問自己的三個問題,希望對正在猶豫的朋友有些幫助。⁣ ⁣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年後轉職是每年都會出現的現象。如果你/妳正在考慮轉職,釐清原因和自問自答是重要的一步。不要輕易被環境氣氛和一時的情緒影響,放輕鬆地去探索,相信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
Thumbnail
探討工作和職業的不同,以及對2023年的挑戰和期望,並強調通過親身經歷來瞭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
Thumbnail
在我轉職的這一年,很常被問到,我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我試著整理當初離職前問自己的三個問題,希望對正在猶豫的朋友有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