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被記得,就是還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不到三年的時間,接連經歷三位至親好友告別人間,有 40 多歲猝不及防的意外、50 餘歲因病離世、還有高壽 90 來歲在睡夢中歸仙,不論是以什麼形式畢業,不捨的悲慟程度並無差別。

 

大年初二,當大家依習俗回娘家,我也跟著母親回去探望外婆,直到抵達那棟我所熟悉的、狹長的三層樓老厝,我才發現阿媽已無法言語和行動,她一直試圖要表達,卻始終只能不斷發出「啊」的音,明明上個月回去還一如往常般的大嗓門,只是變得消瘦。

 

午餐阿媽吃得不多,四阿姨餵食蘋果倒是ㄎㄠˊㄎㄠˊㄎㄠˊ的吃了三塊,民國 19 年出生的她,牙齒維持得很好,我坐在她面前按摩著她的雙手,無意間觸及脈動,那股強而有力的生命跡象傳導到我指尖,當下的感受有些震撼,我的脈象都沒有如此充滿生機。

 

這幾年,阿媽總是反覆訴說被婆婆虐待的往事,卻是在不久前才道出母親名字「禎」字的由來,在懷媽媽的時候,婆婆照打不誤,某日她向外公說,這孩子天公仔囝,這樣也打不掉,「那就叫她禎仔吧!」(禎的臺語發音同「揍」)我那位風流倜儻,很適合演角頭的導遊阿公就這樣取好二女兒的名字。 

同樣愛乾淨的這對處女座夫妻,阿美與大樹終於在分開 34 年後團聚。

同樣愛乾淨的這對處女座夫妻,阿美與大樹終於在分開 34 年後團聚。


春節期間塞車嚴重,媽媽和四阿姨回高雄前跟阿媽說明天會再早一點回來看她,隔天 10 點多一到,見阿媽終於沒有像昨天一樣幾乎沒睡,左手抓著床沿扶手、右側熟睡著,她們和舅舅、舅媽討論著要叫醒吃早餐還是讓她好好休息。能睡就別吵醒她吧,媽媽這樣覺得,舅舅表示阿媽這個姿勢很久了,換一下會比較舒服,幫她翻身時,我聽見阿媽嘴裡發出一個像是被驚擾,又似是喟嘆的嘆息。

 

翻身過程發現有大量排便,加上其他臨終徵兆,不論是昨天一直用嘴呼吸,且無睏意(後來再想,那也許就是所謂的迴光返照),還是不久前突然向四阿姨交代身後事,大家彷彿都意識到些什麼,但又逃避些什麼。由於空間狹隘,媽媽和舅媽清理排便時,舅舅去燒熱水給阿媽擦拭,四阿姨接手一向負責料理的媽媽的廚房工作,我退到一旁協助,只能聞其聲,看不見現場狀況,然後我聽到媽媽微微慌張的聲音。

 

手哪會冷吱吱?

臉也都水腫了!

在流目屎捏!

媽媽!媽媽!

 

大概是覺察到不對勁,媽媽要舅媽去請舅舅拿血壓計來量,接著換舅媽用著急的聲音呼喊舅舅,我只能繼續聽著舅舅測血壓的情況。

 

量不到。

會不會壞了?

這臺是新的。

量不到。

換另一臺好了。

 

就在舅舅自言自語般地說著「量不到」,我聽見媽媽要舅媽看一下現在幾點,看不見畫面的我,在那一刻都還是認為血壓計可能壞了,或是躺著比較無法測量到。

 

我進去幫忙抬阿媽的腳,見媽媽怎麼擦都還像繼續在排便的樣子,於是建議包起尿布讓阿媽排乾淨。(其實到底是先協助抬腳,還是量血壓,隔天再回憶這段混亂的過程,我已記不清。)沒有人宣布什麼,眾人不發一語,但空氣中流動著一股不尋常,直到我伸手觸摸阿媽的手腕,那感覺真的很奇怪,明明昨天如此用力的跳躍著,為什麼今天怎樣都摸不到?啊,大概是我不會把脈吧,我的手不死心地伸向頸動脈,依然如此,移動食指放人中,又似有氣息,但空氣的流動並不準。媽媽、舅媽看著我的動作,也並不問結論。

 

舅媽當時看的時間是 10:17 ,從我們回來的這段過程可能不到十分鐘。

 

「確定嗎?」四阿姨匆匆的過來問。我想大家都不太確定也不太想要就這樣確定了吧,身為孫輩,我真實的感受到這幾位六、七十歲的兒女輩目睹失去母親的那一刻的六神無主,於是主動開口問四阿姨要不要通知小阿姨,見大家手忙腳亂不知該先做什麼,所以我在 10:21 打給小阿姨。

 

「阿姨,妳要不要回來一趟?阿媽她」話未完,「狀況不好嗎?」疊在我的後半句「應該離開了。」

是喔…是喔…

我聽到電話那端喃喃的回應,也發現自己微微顫抖的聲音,還以為是裡頭最鎮定的一個,原來報喪並不容易,我憶起小學五年級接到媽媽打電話半哭著說,路竹阿公往生了。那應該是我第一次聽到「往生」這個詞,但搭配情境很自然就是聽懂其意了。

 

請小阿姨聯絡三阿姨後,我打到大姨家,事後回想,住最近的大姨,與每週都會回來的小阿姨,正好都不在現場,偏偏是在我們回來後不久離開,也許就是等著我們前一天說好的會早點回來看她吧,而翻身時的那個聲息,就是最後的一口氣。

 

說起來,我的兩個阿媽都是在我面前嚥氣的,祖母走時我國三,因為是在餵飯時往後倒下,有很長的時間我一直覺得是不是自己沒餵好飯害的,這件事為我帶來了很大的創傷,後來 B 的妹妹病逝,瞻仰過遺容後我自此決定再也不瞻仰任何人的遺容,我只想記得他們活著的樣子,漸漸也不願參加喪禮,似乎這樣就能繼續欺騙自己他們都還活著。

 

2022 年堂哥驟逝,任何會瞻仰遺容的儀式我都退到一旁;2023 年彥彰哥病逝,我沒去參加告別式。所以外婆這一次大概在教我直視生離死別吧,也讓我體驗到靈性世界的存在。後來拼拼湊湊得知,阿媽大概在兩週前下床時跌倒把頭撞流血,就醫並無大礙,除夕還會說話,只是會把表妹認作我;初一開始一直喊媽媽,那些已故的人,但母親幫她洗頭時,還會要她抓一抓;初二數度看她眼神會突然變明亮的一直朝上看著,我想,從初一她就開始看見那些我們所看不見的靈魂了吧。 

戲劇金鐘獎追思電視人的彥彰哥片段

戲劇金鐘獎追思電視人的彥彰哥片段

 

後事遵照阿媽囑咐一切從簡,只是當晚就入殮,真的太快了,就像她後面幾天退化的速度,雖然有些令人措手不及,可是回頭看就會發現她已經有所感而安排好了,提前預告要大姨屆時不要哭,眼睛會壞掉;要女兒們揪舅媽一起走圓;選在初三大家都放假可以回來的日子。

 

晚上 9:15 入殮前,禮儀師為阿媽淨身,每個人過去幫祂洗腳照著說些話,無非是「我現在幫祢洗腳,這輩子辛苦了,好好享受這個過程。」倒數第二個進去的我,不想在這最後的相處時間照念,自行加了臺詞「阿媽,這叫 SPA,祢這馬面糊彼叫面膜,會當予祢媠噹噹。阿媽免驚,綴菩薩行,祢足有福報、足好命。」去年學內觀時知道,人會帶著離去前的印記去投胎,所以不想再加深「祂很辛苦」這個印象了。

 

守喪期間,我擲過三次筊。

 

第一次,因為選了一件她的外套,我準備了三個題目,如果第一題沒有聖筊就會繼續問下去。

 

阿媽,這件衣服祢要給我做紀念嗎?

還是祢很喜歡要燒給祢?

如果都不要的話,還是拿去回收?

 

我手持著兩枚十元硬幣,問完第一題後拋出去。

聖筊。

2025.1.31(五) 初三下午 5:35 日落時分

2025.1.31(五) 初三下午 5:35 日落時分


第二次,因為阿媽去當仙女那天的黃昏很漂亮,我站起來走向馬路邊,邊摺金紙邊看夕陽,忽見一顆像是流星般很短促的一劃而過,原想是不是飛機,形狀不像,即使有雲亦不多,若是飛機會從雲後再現,五點多天還亮著,偏偏就出現那一秒而且很明亮,也不是固定不動的星星。

 

阿媽,那個畫面是祢要顯化給我看,讓我知道祢現在很好嗎?

聖筊。

 

這種事情真的唯有自己體驗過才會知道多麼奇妙,看到的那瞬間真的連自己都會懷疑是錯覺,可是又很確定並不是眼花。

 

第三次,由於有一說法是頭七時,逝者靈魂會附在昆蟲身上返家探望親人,我在廊下吃著晚餐,抬頭望見對面馬路某棟房屋上有隻體型如喜鵲大小,叫聲悅耳的鳥兒停在那,於是心裡開始對號入座:阿媽,是祢嗎?我也真的這樣問了。

 

無筊。

 

查了一下,牠其實沒有進屋來,一般也都是蛾、蝴蝶、蜻蜓這種小型的飛行動物。

擲筊或許是機率問題,但靈不靈驗,在拋擲之後你自然會知道。

 

曾經懷疑性情改變的阿媽會不會是失智前兆,服喪中無意間看到「譫妄症」,也才認識這個病症,與其說看到已逝親人是一種幻覺,我傾向相信靈性的存在。 

2005.6.5 回路竹綁粽,阿媽與她的大哥。大舅公常騎著單車來找妹妹,右邊為他的腳踏車。外婆家族有長壽基因,她 96 歲,阿祖 97 歲,大舅公 99 歲。

2005.6.5 回路竹綁粽,阿媽與她的大哥。大舅公常騎著單車來找妹妹,右邊為他的腳踏車。外婆家族有長壽基因,她 96 歲,阿祖 97 歲,大舅公 99 歲。


 「如果她陽壽未盡,請讓她恢復健康;如果陽壽已盡,請讓她不要飽受折磨的獲得解脫。」初二回去時,我曾在內心這樣向菩薩說,所以對於這樣的結果算是平靜地接受,直到第九天要火化的早上,一個人在家裡佛櫃前誦經,一跪下去,心頭突然湧上不捨與悲傷,一路哭著讀完經,腦海除了過往片段,亦有自小曾受過的委屈,然而被勾起最深的哀慟,是有一天我可能也會像我母親一樣,失去媽媽。於是我懂佛陀說的,愛也帶來痛苦,愛越深,別離時越痛。

 

初三出門前下了細雨,回高雄時亦如此,明明氣象報導降雨機率為零,不像兩週後的告別式,早有心理準備這一天會跟著氣候一樣,淚如雨下。生理時鐘讓我四點多就醒來,鄉間的告別式會場占用著馬路,望著那放大的遺像,依然有置身幻境般的不真實,有一度,看著一些素未謀面的親戚,忽然像在看芸芸眾生,人哪,忙碌一生終歸如煙,給人留點餘地好過後悔,給自己多點寬待體驗輕安。

 

所有儀式結束後,總覺得空落落,這熟悉的屋子少了一個人,少了那聲如洪鐘的大嗓門,對我來說,見外婆的最後一面,不是初三她在我面前撒手人寰的瞬間,而是我去年生日那天,她站在廚房門口,而我從二樓下樓梯和她對視的那一眼,我想記得的是她健康的模樣,而不是我所陌生的意識不清、無法言談的病殃殃。

 

初二看阿媽吞嚥困難,內心閃過「斷食善終」,但身為晚輩,這樣的建議大概會被視為大不孝,是在讓一個人活活餓死,在情感面上我也難以執行,但如果我們能多閱讀一些瀕死經驗,也許我們就能意識到臨終現象,不再做出增加對方痛苦的錯誤言行,謝謝我的阿美阿媽教我的最後一堂課。

 

愛別離苦,尤以喪偶為最,阿媽是如何守寡度過這 34 年的漫漫歲月?為什麼過往相處的畫面是那麼模糊呢?只剩她彷彿擔心我家裡吃素會營養不良,所以總是包魚包肉讓我帶回去的記憶。記憶,是那麼淺薄,思念,卻是日漸深刻。

2022.4.29 送別堂哥那天寫的氣球

2022.4.29 送別堂哥那天寫的氣球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選擇方案讓我知道你的喜好~

《好好》:至少 30 篇的療癒練習
《陪我織情網》:五個房間的長文
《讀到飽》:好好 + 陪我織情網,百篇以上


avatar-img
10.0K會員
201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是每種心療都適用於自己,小彗的案例你可以擷取對你有幫助的,真正要緊的是,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去釐清自己究竟怎麼了? 別忘了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願蛇年我們都能「安住自己」。
內觀其實就是修行版的正念吧,觀息法就像正念呼吸;從頭頂到腳趾觀察感受就像正念的身體掃描;慈悲觀就像慈心祝福,只是正念比較容易落實在生活及傳播,內觀必須親身十日實修。 願宇宙所有的眾生快樂。 願眾生享有安祥。 願眾生都得解脫。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如何讓更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符合以下資格、喜愛寫作和圖文創作者知道這個獎項而來報名了。 (一)目前(或曾經)設籍、就讀或就業於高雄市者(須具中華民國國籍)。 (二)年齡:12 - 30歲(民國101 - 83年生)。
本來不是這樣 何是本來模樣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勿忘我」,請你,不要忘了我。 曾經我們是那麼的形影不離,為何如今卻變得形同陌路?許多的文章、書籍,談論的都是愛情裡的分手該如何去面對,卻很少有人會去著墨於友情關係斷裂所帶來的失落經驗該如何去排解。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是每種心療都適用於自己,小彗的案例你可以擷取對你有幫助的,真正要緊的是,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去釐清自己究竟怎麼了? 別忘了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願蛇年我們都能「安住自己」。
內觀其實就是修行版的正念吧,觀息法就像正念呼吸;從頭頂到腳趾觀察感受就像正念的身體掃描;慈悲觀就像慈心祝福,只是正念比較容易落實在生活及傳播,內觀必須親身十日實修。 願宇宙所有的眾生快樂。 願眾生享有安祥。 願眾生都得解脫。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如何讓更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符合以下資格、喜愛寫作和圖文創作者知道這個獎項而來報名了。 (一)目前(或曾經)設籍、就讀或就業於高雄市者(須具中華民國國籍)。 (二)年齡:12 - 30歲(民國101 - 83年生)。
本來不是這樣 何是本來模樣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勿忘我」,請你,不要忘了我。 曾經我們是那麼的形影不離,為何如今卻變得形同陌路?許多的文章、書籍,談論的都是愛情裡的分手該如何去面對,卻很少有人會去著墨於友情關係斷裂所帶來的失落經驗該如何去排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特別喜歡「時間」這個概念,它再再提醒我,一切都急不得,踏實走好每一步,自己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我們終其一生不就是在尋找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何其幸運,在50+的現在即能順心順勢生活著。
Thumbnail
年輕時還是有哭有笑,有大聲放歌的日子。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如果我已三十歲了……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
Thumbnail
最近特別喜歡「時間」這個概念,它再再提醒我,一切都急不得,踏實走好每一步,自己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我們終其一生不就是在尋找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何其幸運,在50+的現在即能順心順勢生活著。
Thumbnail
年輕時還是有哭有笑,有大聲放歌的日子。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如果我已三十歲了……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