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與財務:如何累積資產,避免中高齡困境

職涯與財務:如何累積資產,避免中高齡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顧自己的職涯,我從 20 多歲的職場新鮮人,一路走到現在,經歷了薪資成長、買房、轉職、揮霍、再到工作危機的各種起伏。這些年來,我學到了一件事:職涯與財務猶如兩條交織的軌道,沒有提早規劃,就只能被現實推著走,難以掌握自己的方向。

raw-image


如果能重來,我會更早做這幾件事:


學會累積資產,而不是只花錢享受

✔ 開始規劃被動收入,降低對薪資的依賴

✔ 持續提升競爭力,不要讓市場淘汰自己

✔ 提早準備退休計畫,別等到快 50 才開始煩惱

✔ 提前思考中高齡職涯的可能性,別等到市場不再需要你才開始擔憂


接下來,我想分享這些經歷是如何一步步發生的,以及這些經驗帶給我的啟示。


20 幾歲,選擇高薪產業,奠定財務基礎


當初畢業時,面對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我猶豫過不同產業,但最後選擇了薪資較高的科技業。雖然工時長、壓力大,但薪水與發展潛力讓我覺得值得。


當時的決定影響了後來的一切。


因為薪資比許多同齡人高,我在 20 幾歲時就開始存錢。雖然租房,但心裡一直有個明確目標:我要買房。因此,即使薪水穩定增長,我仍控制消費,減少不必要的開銷。這種紀律,讓我在 30 多歲時存夠了頭期款,買下人生第一棟房子。

raw-image


30 多歲換工作,才發現轉職不再容易


30 多歲時,我迎來了一次職涯轉換的機會。當時的工作發展受限,讓我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換個環境,但這時候的轉職考量,已經不像 20 多歲時那麼單純。


最大問題是財務壓力。


買房後,每個月固定開銷增加,房貸、生活費、家庭支出讓我在轉職時不再能夠「說走就走」。幸好,我手上有一筆緊急預備金,讓我能夠安心度過轉職過程。

然而,這次轉職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市場對 30 多歲的求職者要求更高。薪資談判變得更難,競爭者也變多,企業更傾向找能立即上手、能穩住局面的人,而不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新手。

這次轉職雖然最終順利落腳,但我開始意識到,職涯的可塑性正在下降,每一次變動都要慎重考量

raw-image


35 歲後薪資提升,卻因為揮霍而沒有累積資產

轉職後,我的薪資成長速度變快,開始領到許多獎金。這原本應該是我累積財富的最佳時機,但當時的我卻稍微迷失了。


我開始對自己好一點,但好過了頭。


過去幾年的辛苦,讓我開始享受生活,買了一些昂貴但不必要的奢侈品,旅遊、名牌、頂級電子產品,覺得這是對自己努力的獎勵。然而,這些消費並沒有真正提升我的財務狀況,反而讓我錯失了累積資產的黃金期。

這樣的狀況持續到快 40 歲時,一次突如其來的工作危機,讓我驚覺:我的工作其實並不穩定,市場並不會永遠需要我。


40 歲後,重新調整職涯與財務策略


經歷過財務與職場的不確定性後,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涯與資產狀況,開始更有意識地累積資產。雖然目前已經有了一些積累,但仍然不夠,我清楚知道自己還需要繼續努力,至少確保自己未來不會因為中高齡失業而陷入困境


接下來,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中高齡失業後,我還能做什麼


這也是我現在積極尋找的答案。

raw-image


這幾件事,我現在才懂,但希望你能早點做


✔ 學會累積資產,而不是只花錢享受

✔ 開始規劃被動收入,降低對薪資的依賴

✔ 持續提升競爭力,不要讓市場淘汰自己

✔ 提早準備退休計畫,別等到快 50 才開始煩惱

✔ 提前思考中高齡職涯的可能性,別等到市場不再需要你才開始擔憂


這些年來,我犯過錯,也繞過遠路,但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什麼。職涯發展與財務規劃,真的不能分開看,因為當你的職涯走到某個階段,財務狀況將決定你有多少選擇權。



avatar-img
中產財富之旅
34會員
122內容數
一名中年上班族。通過多年努力和資產配置,資產已累積到一定程度。雖然尚未實現完全財務自由,但這些經驗讓我在面對裁員風險時能保持財務安全。 在這個沙龍裡,我將分享自己的財務累積經驗與歷程,包括如何通過儲蓄、投資和資產配置達到現階段的財務狀況。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財務管理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共同實現更穩定的財務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中產財富之旅 的其他內容
——0050、00713、00719B 績效分析與長期投資規劃 投資的最終目標,是讓未來的自己過得更輕鬆,而不是每天盯著股價起伏焦慮不安。我希望能透過 ETF 這種低成本、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建立一個穩定增長的資產池,讓退休後不必擔心金錢問題。
「50歲了,我的財務準備夠穩固嗎?」 隨著年齡逼近50歲,我不禁開始思考自己的財務狀況:退休資金是否足夠?市場波動是否會影響我的積蓄?如果突發事件發生,我是否有足夠的準備?
「投資永遠不嫌晚,最好的時機是現在,穩健配置讓中年資產從容增值,為未來打造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不是你銀行的數字,而是你是否能安心面對每一天,並擁有選擇未來的自由。」
槓桿投資是一把雙刃劍,雖能放大回報,但若管理不當,可能帶來現金流風險和心理壓力,特別是在高股息投資或借貸投資情境中。
「面對職場的不友善環境,穩健的財務規劃能成為你的最佳支柱,幫助你擺脫壓力,重新掌控人生。」
——0050、00713、00719B 績效分析與長期投資規劃 投資的最終目標,是讓未來的自己過得更輕鬆,而不是每天盯著股價起伏焦慮不安。我希望能透過 ETF 這種低成本、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建立一個穩定增長的資產池,讓退休後不必擔心金錢問題。
「50歲了,我的財務準備夠穩固嗎?」 隨著年齡逼近50歲,我不禁開始思考自己的財務狀況:退休資金是否足夠?市場波動是否會影響我的積蓄?如果突發事件發生,我是否有足夠的準備?
「投資永遠不嫌晚,最好的時機是現在,穩健配置讓中年資產從容增值,為未來打造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不是你銀行的數字,而是你是否能安心面對每一天,並擁有選擇未來的自由。」
槓桿投資是一把雙刃劍,雖能放大回報,但若管理不當,可能帶來現金流風險和心理壓力,特別是在高股息投資或借貸投資情境中。
「面對職場的不友善環境,穩健的財務規劃能成為你的最佳支柱,幫助你擺脫壓力,重新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