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一場需要經營與學習的旅程。在相愛的初期,一切或許都充滿激情與浪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生活中的挑戰、責任與個性差異,可能會讓夫妻關係變得緊張,甚至產生衝突。然而,成功的婚姻並非沒有問題,而是夫妻雙方願意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並在過程中更加理解與珍惜彼此。以下分享30個夫妻相處一定要知道的溝通方式。

- 書名:鬱鬱寡歡的妻子,無動於衷的丈夫:改變對話方式,讓夫妻關係更融洽
- 作者: 五百田達成
- 出版社:世茂
- 出版日期:2022/05/04
- 本書針對家務、育兒、父母、長照、金錢、工作等方面探討出夫妻常見的溝通問題,並分享了五十個讓夫妻關係變好對話訣竅,以及分析出戀人型、戰友型、同居人型,這三種圓滿夫妻類型間會出現的家庭糾紛和感情問題和解決方式。
- 內容設計:內文簡潔易懂,編排清晰舒適,目錄精煉扼要,重點一目了然。
- 找此書:博客來/讀冊生活/蝦皮
夫妻相處一定要知道的30個溝通方式:
1.夫妻間什麼事都要說「可不可以幫我做....」,不要說「我幫你做了」。例:將「這件襯衫洗了嗎?」改成「可以幫我洗這件襯衫嗎?」、將「快點去洗澡啦!」改成「你要不要去洗澡了呢?」,更高級的圓滑說法:「你要洗澡嗎?」2.如果希望被稱讚,請勇敢的說出來,例如:「我做了這些事,希望你可以稱讚我!」
3.規則一旦訂好就要好好遵守,夫妻之間有一方感覺到不愉快時就是更新規則的好時機。
4.不管多小的事都要嚴肅的討論,若兩人的談話無法達成共識,先停止討論,換個時間或地點來進行,但必須具體溝通好下次討論時間,場所盡量不要選在自己家,可以去外面的咖啡廳或餐廳開會,在沒有任何人打擾的情況下討論,也不建議邊做家事或工作時邊討論,會讓對方感覺到不被尊重。若有一方覺得身體不適、疲憊、睡眠不足時,就應該要改天再討論。
5.談話禮貌很重要,千萬不要大小聲,有的人一旦意見不和就情緒激動,就會大聲說話,一副我沒打算要跟你討論的樣子。如果對方生氣,此時要刻意放低音量、平靜的說:「恩 ,這點我也知道。」就能推動會議的進行。
6.「隨便什麼都可以」是事不關己的證據。
7.夫妻雖有大致的責任分擔,但夫妻雙方全都有責任。就算自己沒有去做,也不要把一切都交給對方,不要當成是別人的事。主要負責人煩惱時,首先要有同理心,並一起煩惱,一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8.不要為了對方著想給建議,聽在對方耳裡會變成「壓力」與「噪音」。例:
夫:「今天很忙,所以沒吃晚餐。」
妻:「你今天一整天都很努力了,這樣可不行,簡單吃些東西也可以啊。」
夫:「.........」
為什麼丈夫會心頭火起呢?因為「回應」變成了「建議」,說建議還好聽些,實際上卻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或是自以為了不起的向對方下命令。
正確解答是表示共鳴的回答:「很辛苦吧。」「餓著肚子開會很難過吧—」
9.不要將自己的堅持強加給對方,要不斷尋找妥協點。
10.下決定是種重度勞動,別只交給對方負責。即便主要負責人是是領導者,次要負責人也理應要參與其中。
11.把休假日當成是:「夫妻」或「家人」的時間及資產,不容許擅自任性決定,尤其家中有幼童的家庭更應該如此。
12.不可以有「工作比家庭優先」的想法,若夫妻關係有裂痕,不論是工作、將來,還是平常的生活,一切都會出現裂痕。→只要維持住夫妻間的伴侶關係,就算沒了工作,人也可以活下去。
13.越是疲憊的時候,越要努力和對方對話。告訴對方自己疲憊的感受、建議「今天吃外食吧」、吐吐口水、聽對方吐口水。只要這樣,夫妻間的關係就會變圓滑,家庭中充滿能量,也能找出解決的辦法。
14.本來約定好要夫妻兩人或是和家人一起度過的時間卻去工作,就是違反規定。不能使用「沒辦法,這是工作啊」這種推託之詞。重視夫妻及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是「本業」,各自的工作,對家庭來說不過是「副業」。
15.在「夫妻及家人時間」中要工作時,要獲得許可是禮貌。各自的手機時間在家庭內也算是「副業」,想要滑手機時告訴對方:「我現在要滑一下手機喔。」或許有人覺得這樣很綁手綁腳、很麻煩,但有這樣的心,夫妻間才能融洽相處。夫妻間不論怎樣的相處模式都可以,但最重要的是,必須是夫妻兩人都確實能同意的模式。
16.希望對方不要做的事要仔細說明原因:「我是這樣想的,希望你以後別再這樣做了。」,就算不是條理清楚的說明「感覺」也可以:「我就是會覺得生氣,所以別再用那樣的方式說話了。」
17.當對方有事想說的時候,放下手邊的工作,仔細並用力地聆聽。如果漏聽了請向對方確認:「剛剛說了什麼?」或許對方正在說很重要的事,或許對方正在鼓起勇氣說些難以啟齒的事,或許對方正在發出遭遇危機或問題的訊號。
18.許多夫妻溝通上的誤會都是從這個「不說出口,用態度表示」所產生出來的。若無法言說,就用語言表示「我無法順暢地用言語表示」。不論你是沉默寡言的性格,還是你的個性是希望別人去察言觀色,都要養成一個觀念:「在家時要經常動口」。
19.夫妻間不論說什麼都好,對話量越多越OK。結尾處多用有共鳴的語氣「~~吧」、「~~對吧」、「~~就是說阿」;不要用「就是~~」、「一定要~~」,聆聽的一方也「不要要求對方說的話要有邏輯性」。
20.夫妻是兩個外人的組合,不要隨便說出沒禮貌的話。將對方好好當成「外人」來尊敬、體貼是很重要的,別忘了時常表達感謝與讚美。
21.與其在背後說壞話,不如面對面抱怨。夫妻間不管有什麼都要說出口,要化為語言。
22.把對方的存在想成是「習慣」、「認為很理所當然」就會是問題。每天都用心地打招呼,要「覺得或許哪天對方就不在了而保持緊張感」,才不會有遺憾。
23.別說「出門小心!」要說「回頭見囉!」,會感覺有懷著之後「我們一定會再見,我會平安健康回來!」「要平安健康的回來喔!」的用意。
24.離婚不過是夫妻兩人考量了「今後該如何走下去」許久後,最後做出的選擇之一。若被對方慣著,就會失去緊張感,體貼的心意也會減少。這樣會使夫妻間的關係走下坡。
25.夫妻吵架時,別糾結在誰輸誰贏上。夫妻吵架很少會有全部都是某一方錯誤的例子,自己也一定有做不好的地方。即使自己的錯誤是比較小的,也要承認自己的小錯,針對錯誤部分道歉→對方回「對不起」,自己就回以「對不起」。
26.什麼都不想的直接決定「紀念日就是要慶祝」,這樣的夫妻會比較圓滿。在儀式和紀念日這種東西中,有著一種效果—想起在日常中忘記的心情。比起用話語表達些什麼,舉行慶祝活動還比較輕鬆。
27.把平平無奇的日子制定成是兩個人特別的日子,這是非常好的夫妻溝通方式。例如:若喜歡吃蛋糕,每月可以訂一天是「蛋糕日」;若喜歡吃壽司,也可以訂「壽司日」。
28.自己主動先做希望對方做的事。例:希望對方對自己溫柔,就自己先溫柔以對。因為希望對方更重視自己,就主動先更重視對方。面對總是一起的對方時,不禁就會想任性撒嬌,要求也會變多,例如:「希望幫我做~~」、「為什麼不幫我做~~」,察覺到這些事後,就要從自己先開始做起。
29.夫妻間相處不融洽不是因為價值觀不合,是因為價值觀不同時沒有好好溝通,才會不融洽。能好好討論的人,就能相處融洽。
30.夫妻是戰友,要勤於「報告、聯絡、討論」。只要是關係到兩人的事,就應該要共享資訊。例:各自的心事,像是「工作上的壓力好痛苦」、「雖然以前不想要孩子,但現在心態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