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十字軍對伊斯蘭世界來說是小打小鬧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雖然經常有人說,「十字軍對強大的中世紀伊斯蘭文明來說,不過是小打小鬧」,但「第一次十字軍」在同時代的穆斯林來看,依然是場可怕的大災難。

試想一下:即使只算武裝戰士,第一次十字軍都有「六萬之眾」。在1096-1099年,任何一個近東政權,都拿不出同等級的遠征戰力。

摩蘇爾總督大集伊斯蘭援軍,前往援救安條克,也不過四萬多人而已。法堤瑪王朝在接下來試圖奪回耶路撒冷,也就兩萬人。

而十字軍沿途帶來的破壞也是可驚的。以耶路撒冷、安條克為首的大屠城,想必是極其怵目驚心的新聞吧。對居住於黎凡特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然而,對整個十字軍歷史,同代伊斯蘭和西歐的「理解框架」依然是極為不同的。

對西歐人而言,第一次十字軍是場劃時代且獨一無二的歷史事件。穆斯林則否。那只是一連串災難中的一環。

穆斯林更可能覺得,在十字軍前不久,塞爾柱帝國的大蘇丹瑪立克沙以及大維齊爾尼札姆·穆勒克暴斃,導致塞爾柱四分五裂,加上埃及的什葉派哈里發,穆斯坦綏爾過世,才是災厄時代的開端。

對居住在遙遠的伊朗、中亞和北印度以及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來講,十字軍更加像是遙遠的故事,可怕但又有些事不關己。伊斯蘭世界畢竟太大了。

總體來說,「法蘭克入侵」可以是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重要大事,十字軍在近東也絕不弱小,但中世紀穆斯林不太可能會將其看做「文明衝突之始」的劃時代事件。這兩者還是不衝突的。

圖片:十字軍圍城耶路撒冷。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1099 Siege of Jerusalem.jpg"

參考資料:

Carole Hillenbrand, 《The Crusades: Islamic Perspectiv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8, first edition in 1999 ) .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2會員
1.1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5/14
孫子兵法說:「其下攻城」,地球另一端的十字軍也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當他們見到耶路撒冷時,立刻決定:他們要強攻。 原因在於,他們為了火速殺向耶路撒冷,已經一連犯下好幾個兵法大忌了。 如今,只有一萬出頭的十字軍主力,深陷在敵境,與最近的友方基地安條克還相當遙遠。可以說,根本沒有「補給線」可言。
Thumbnail
2025/05/14
孫子兵法說:「其下攻城」,地球另一端的十字軍也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當他們見到耶路撒冷時,立刻決定:他們要強攻。 原因在於,他們為了火速殺向耶路撒冷,已經一連犯下好幾個兵法大忌了。 如今,只有一萬出頭的十字軍主力,深陷在敵境,與最近的友方基地安條克還相當遙遠。可以說,根本沒有「補給線」可言。
Thumbnail
2025/05/13
當第一次十字軍在近東冒出來時,近東伊斯蘭世界並不是統一的整體。 即使我們忽略各自亂戰的塞爾柱內部勢力,我們也可以說有兩大對立的集團:自號遜尼派守護者的塞爾柱帝國,以及什葉派哈里發,埃及的法堤瑪王朝。 而法堤瑪與塞爾柱的爭鬥前線,恰好就是包含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的「黎凡特」區域。 因而
Thumbnail
2025/05/13
當第一次十字軍在近東冒出來時,近東伊斯蘭世界並不是統一的整體。 即使我們忽略各自亂戰的塞爾柱內部勢力,我們也可以說有兩大對立的集團:自號遜尼派守護者的塞爾柱帝國,以及什葉派哈里發,埃及的法堤瑪王朝。 而法堤瑪與塞爾柱的爭鬥前線,恰好就是包含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的「黎凡特」區域。 因而
Thumbnail
2025/05/13
1099年春天之時,第一次十字軍在雷蒙的率領下,本打算先攻陷海岸重鎮的黎波里(Tripoli),但他們卻連要塞阿爾卡(Arqa)都無法取下。 與其他十字軍大貴族會師後,高層決定放棄徒勞無功的圍城,專心在放到遠征真正的目標上:耶路撒冷。 十字軍大貴族間的嫌隙,此時已經很明顯了。南進的軍隊分成了
Thumbnail
2025/05/13
1099年春天之時,第一次十字軍在雷蒙的率領下,本打算先攻陷海岸重鎮的黎波里(Tripoli),但他們卻連要塞阿爾卡(Arqa)都無法取下。 與其他十字軍大貴族會師後,高層決定放棄徒勞無功的圍城,專心在放到遠征真正的目標上:耶路撒冷。 十字軍大貴族間的嫌隙,此時已經很明顯了。南進的軍隊分成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由於前陣子很多人有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伊斯蘭與東羅馬的初次大對決:雅爾穆克之戰,東羅馬究竟動員多少人? 這場劃時代的大決戰,兵力紀載分歧極大。在天花板,有伊斯蘭天文數字的「羅馬二十萬大軍」。想當然耳,這是極度誇張的數字,不足為信。 排行第二的,則是東羅馬自己給出的數字,十四萬人。包括羅馬軍
Thumbnail
由於前陣子很多人有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伊斯蘭與東羅馬的初次大對決:雅爾穆克之戰,東羅馬究竟動員多少人? 這場劃時代的大決戰,兵力紀載分歧極大。在天花板,有伊斯蘭天文數字的「羅馬二十萬大軍」。想當然耳,這是極度誇張的數字,不足為信。 排行第二的,則是東羅馬自己給出的數字,十四萬人。包括羅馬軍
Thumbnail
葡萄牙遠征蘇伊士鎩羽而歸後,換鄂圖曼睽違八年再次挑戰葡屬第烏。究竟鄂圖曼人能否把葡萄牙人趕出印度西北部呢?
Thumbnail
葡萄牙遠征蘇伊士鎩羽而歸後,換鄂圖曼睽違八年再次挑戰葡屬第烏。究竟鄂圖曼人能否把葡萄牙人趕出印度西北部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