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的這種心理,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個名稱,叫做 「敵意性嫉妒」(hostile envy)。這是一種見不得別人好、看到他人成功時,心生不滿甚至想破壞對方的心理傾向。
為什麼會這樣?
這背後可能藏著幾種深層心理:
- 自卑感與比較心
自己過得不如人,卻無法正視自己的不足,於是把焦點轉移到「你憑什麼過得那麼好?」 → 「打垮你」是轉嫁焦慮的一種方式。 - 公平錯覺
有些人會覺得:「我那麼努力,為什麼你那麼輕鬆就成功?」於是他們心裡產生一種錯亂的「正義感」,想「拉平」這個局面。 - 掌控慾與權力感缺失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控制不了生活時,看到別人掌控得很好,就會想要破壞、摧毀他人的穩定感,以此來證明自己還有影響力。
故事化舉例
想像一個小鎮裡有兩位賣菜的老人,阿文和阿義。- 阿文種的菜一直不太起色,客人也不多。
- 阿義則靠著勤勞與對土地的感情,種出品質很好的蔬菜,每天門口都排長隊。
有一天,阿文不是想改進自己的農法,而是半夜偷偷去阿義的菜園裡破壞作物,理由是:「他太囂張了,應該讓他跌一跤。」
這就是敵意性嫉妒的具象化: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好,而是想辦法讓別人變差。
我們該怎麼看待這種人?
- 不與其計較,保持距離。
你越成功,他們越會抓狂。你越理會他們的批評,他們越如願。 - 堅守自己的光,不去遮蓋別人的黑。
不要讓那些黑暗影響你的步伐。 - 用穩定與正直來回應破壞與扭曲。
不爭辯,不討好,只做該做的事。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常常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光熄滅了。如果你正被這樣的人影響,記住: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繼續發光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