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好 看到別人得勢 過得很好 就想把他打垮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提到的這種心理,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個名稱,叫做 「敵意性嫉妒」(hostile envy)。這是一種見不得別人好、看到他人成功時,心生不滿甚至想破壞對方的心理傾向


為什麼會這樣?

這背後可能藏著幾種深層心理:

  1. 自卑感與比較心
    自己過得不如人,卻無法正視自己的不足,於是把焦點轉移到「你憑什麼過得那麼好?」 → 「打垮你」是轉嫁焦慮的一種方式。
  2. 公平錯覺
    有些人會覺得:「我那麼努力,為什麼你那麼輕鬆就成功?」於是他們心裡產生一種錯亂的「正義感」,想「拉平」這個局面。
  3. 掌控慾與權力感缺失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控制不了生活時,看到別人掌控得很好,就會想要破壞、摧毀他人的穩定感,以此來證明自己還有影響力。

故事化舉例

想像一個小鎮裡有兩位賣菜的老人,阿文和阿義。

  • 阿文種的菜一直不太起色,客人也不多。
  • 阿義則靠著勤勞與對土地的感情,種出品質很好的蔬菜,每天門口都排長隊。

有一天,阿文不是想改進自己的農法,而是半夜偷偷去阿義的菜園裡破壞作物,理由是:「他太囂張了,應該讓他跌一跤。」

這就是敵意性嫉妒的具象化: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好,而是想辦法讓別人變差。


我們該怎麼看待這種人?

  1. 不與其計較,保持距離。
    你越成功,他們越會抓狂。你越理會他們的批評,他們越如願。
  2. 堅守自己的光,不去遮蓋別人的黑。
    不要讓那些黑暗影響你的步伐。
  3. 用穩定與正直來回應破壞與扭曲。
    不爭辯,不討好,只做該做的事。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常常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光熄滅了。如果你正被這樣的人影響,記住: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繼續發光的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8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0
這句話說得既詩意又深刻,讓人聯想到兩種人: 一、活在夢裡的人 他們總是懷抱理想,不太理會現實的條件限制。也許總在幻想一個遙不可及的愛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種不需妥協的人生。他們: 不願醒來,因為現實太痛。 或許在逃避,也可能是在創造。 看起來天真,內心卻可能比誰都敏感。 這樣的人,也許
2025/05/20
這句話說得既詩意又深刻,讓人聯想到兩種人: 一、活在夢裡的人 他們總是懷抱理想,不太理會現實的條件限制。也許總在幻想一個遙不可及的愛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種不需妥協的人生。他們: 不願醒來,因為現實太痛。 或許在逃避,也可能是在創造。 看起來天真,內心卻可能比誰都敏感。 這樣的人,也許
2025/05/20
你提出的這段話,像是對「社會規範與個體本質衝突」的一種極端隱喻,也可以被理解為一則寓言式的哲學命題。讓我試著解析它,並用不同角度呈現: ❖ 一、表面意涵解析 你說:「有些人拿到的劇本是精神病患,卻總是想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其實發瘋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暴露出聰明的一面是演出事故。」 這句話可以理解
2025/05/20
你提出的這段話,像是對「社會規範與個體本質衝突」的一種極端隱喻,也可以被理解為一則寓言式的哲學命題。讓我試著解析它,並用不同角度呈現: ❖ 一、表面意涵解析 你說:「有些人拿到的劇本是精神病患,卻總是想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其實發瘋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暴露出聰明的一面是演出事故。」 這句話可以理解
2025/05/20
這個設定,其實是個非常有哲學深度的社會寓言。 ✦ 故事概要(起點): 一位村民,生活在一個號稱「自由」的國度裡。國家允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人人看似擁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然而,他很快發現:要在這個自由國度「合法生存」,他仍必須遵守許多條例、規範與社會潛規則。 ✦ 深層寓意解讀:
2025/05/20
這個設定,其實是個非常有哲學深度的社會寓言。 ✦ 故事概要(起點): 一位村民,生活在一個號稱「自由」的國度裡。國家允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人人看似擁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然而,他很快發現:要在這個自由國度「合法生存」,他仍必須遵守許多條例、規範與社會潛規則。 ✦ 深層寓意解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人性的極端值"飢餓忍得住"但是"嫉妒忍不住" 飢餓感並不會否決自己 嫉妒則會否決自己 自大膨脹、傲慢都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跟自我快樂 但嫉妒不會有滿足感 通常發生的情緒都是在看到其他人能力大於自己的時候 貧富差距跟網路先進的時代 精品、事業、度假、特權等等都是多數人會很容易產生嫉妒的
Thumbnail
人性的極端值"飢餓忍得住"但是"嫉妒忍不住" 飢餓感並不會否決自己 嫉妒則會否決自己 自大膨脹、傲慢都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跟自我快樂 但嫉妒不會有滿足感 通常發生的情緒都是在看到其他人能力大於自己的時候 貧富差距跟網路先進的時代 精品、事業、度假、特權等等都是多數人會很容易產生嫉妒的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嫉妒是甚麼? 嫉妒是指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感與心理狀態,通常是對他人擁有的身材、容貌、才智、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社會評價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1]
Thumbnail
嫉妒是甚麼? 嫉妒是指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感與心理狀態,通常是對他人擁有的身材、容貌、才智、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社會評價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