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之後,你是不是也常常退讓? 怕孩子哭、怕別人批評、怕破壞關係,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說:「好吧,那就算了。」 但不說出口的那口氣、沒被聽見的情緒、被壓下去的需求,久了,會讓人慢慢失去自己。
有一陣子,我覺得自己怎麼當了媽媽之後,個性變了——變得容易妥協、容易累、容易情緒暴走。 我後來才明白,那不是性格改變,而是因為:我太久沒有表達「我不行」。 身為媽媽,我們被教導要溫柔、體貼、有愛心,但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溫柔的人,也可以有界線。」 我開始練習在孩子面前說:「我現在真的很累,我需要先坐一下」。 我開始練習對長輩說:「這件事我不太方便,可能需要你們體諒」。 我也開始練習對自己說:「我不是不夠好,我只是需要保護自己的能量。」 不勉強、不討好、不內耗,才有餘力愛人也愛自己。 你也可以溫柔,也可以有立場。 真正的愛,不是犧牲自己,而是一起學著尊重彼此的界線。
👉 如果你正在學習「溫柔又有力量」的表達,歡迎追蹤我,一起慢慢練習。 👉 下一篇將陪你走進日常的調適儀式,聊聊那些小小的、屬於自己的放鬆方式。🔖 延伸閱讀
📍 我允許自己,偶爾崩潰(上一篇)
📍 那些讓我慢下來的儀式感(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