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減脂一段時間了,約三個月減6公斤,成效不錯,分享一下運動的方法。
第一個月我是去武館打拳擊,很認真的一週練四天以上,一次一小時。但其實光是這樣的強度,心裡是有些壓力的,而且後來我才知道這其實事倍功半,因為有「能量補償效應」。也就是晚上會不想動,也會吃比較多。
所以你很累的一個小時揮汗消耗400卡,但卻在其他地方補償了200卡以上。
後來看了更多專業減脂教練的影片教學,才知道不要為了減肥而刻意去做讓你有壓力的運動,因為一定不持久。不持久的習慣是沒什麼用的,八成會復胖。
所以後來我就轉化成各種大量的無痛有氧,例如我平時都用升降桌工作,站的時間約一半,站累了就坐,坐久了就站,有時還會深蹲(可搭配彈力帶)。
然後和人社交面談我都改約散步,你沒聽錯,就是散步,我都約捷運站走廊(找一條30公尺以上的走廊來回走,有冷氣、免曬太陽)。別小看這樣的改變,原本你是在咖啡廳點杯飲料,喝進200卡,但改成散步一小時,消耗200卡,一來一回就差了400卡。
而晚飯後的散步也很重要,和家人走個半小時,聊聊今天發生的事,既能談心又消耗熱量。
所以光是這種「沒有特別運動,只是把工作、社交、休閒都改成站著或走路」的觀念,就足以一天至少比別人多消耗400卡。
這樣一個月就是多消耗12000卡,大約是1公斤多的脂肪。
因此,我反對為了減脂而刻意去做心裡有壓力的運動,沒法持久的事就別做了,好身材是要維持一輩子的。而是轉換成各種無痛的低強度有氧,讓卡路里不知不覺的穩定消耗。
溫馨提醒,如果小腿很痠時就要記得休息,節奏要掌握好,不要逞強,不然可能會有足底筋膜炎。
2.
國外最新的研究,重訓用更大的重量去甩動,比起小重量穩定控制,同樣做到力竭,哪個肌肥大的效果較好?答案是一樣。
但因為穩定控制比較不會受傷,也比較不會疲倦,所以建議還是目標肌群的穩定控制。
3.
這部在試算艾利莎莎賣瑜伽課程的獲利多少。不一定準,但這個試算過程很值得一般人去練習算一次,基本的損益表概念,是創業必備的必備財務知識。
4.
推薦聽這集podcast,講考察日本商業團後有個重要的洞見: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7%96%AF%E6%8A%95%E5%9C%88/id1088178402?i=1000714706983
所謂的老人商機,不是80歲以上的照護需求,這種是苦差事,監管多且利潤低。
而是50~70歲的有錢有閒肯花的中產以上族群。
裡面舉了東京迪士尼為例,原來中老年人已經變成他們很重要的客群,做了郵輪、遊行…等適合老人的服務,可以大幅填補親子族群的淡季。(利潤率最高的是不同口味的高價爆米花,有趣的是炒爆米花的人搭配某些音樂,變成一種表演,讓老人願意大排長龍)

——
想要每週定期看,可到我的首頁按"加入沙龍",之後原則上每週六早上有新文章(如果我沒太忙),自動寄到你email,覺得內容不錯,歡迎推薦給朋友,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