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別讓「校事會議」與「公共球」,壓垮我們的教育現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校園新法本良謀,未料翻騰惹怨尤。

千宗濫訴師心瘁,百件繁文校務愁。

講台空對千般訴,球場難開百姓遊。

莫使杏壇成訟地,還將德暖復春秋。

最近教育現場很不平靜。許多老師見面,談的不再是教學的喜悅,而是處理不完的行政程序與不知何時會從天而降的檢舉函;許多校長與行政同仁,則是在繁瑣的調查會議中耗盡心力。一個原本立意良善的「校事會議」制度,加上近期引發爭議的「校園球具公共化」政策,讓我們不禁想問:我們的教育怎麼了?為何好的出發點,卻往往在教育現場引發混亂與反彈?

2019年《教師法》修法後,為了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設立了「校事會議」機制。其初衷是保護學生,值得肯定。然而,幾年下來,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幅景象:調查門檻過低,任何具名或匿名的檢舉,無論事由多麼光怪陸離(例如老師的身高體型、假日吃了什麼),學校都必須啟動繁複且漫長的調查程序。

根據統計,光是台北市,2024年的教師投訴案就暴增至1,773件,是兩年前的四倍之多!但其中真正「成案」的比例,始終維持在15%左右。這代表將近八成五的案件,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每案平均耗時2-3個月、花費數萬元)調查後,並未證實。這背後犧牲的,是學校正常的行政運作,以及老師們被消磨殆盡的教學熱忱。

當學校變成了「法院」,老師隨時可能成為「被告」,教育現場的氛圍也隨之改變。許多優秀的老師為了避免無謂的紛爭,教學變得越來越保守,採取「少做少錯,多做多錯」的態度。這種「寧可錯殺,不願錯放」的自保心態,傷害了師生間的信任,最終受損的,仍是孩子們的受教權。

而近期教育部提出的「校園球具公共化」政策,更凸顯了這種「決策與現場的脫節」。開放球具給社區民眾借用,立意在於活絡社區運動風氣,這份美意值得讚賞。但政策宣布之初,卻完全忽略了基層的執行困境:誰來管理?誰來登記?損壞了誰負責?經費從哪裡來?會不會影響學生上體育課的權益?這些現實問題引發基層強烈反彈,導致政策緊急喊停,正說明了好的政策不能只在辦公室裡想像。

從「校事會議」的混亂,到「公共球」的爭議,我們看到一個共同的問題:政策的設計,若缺乏對教育現場的深刻理解與同理,往往會帶來「亂象疊加」的災難。

教育的本質,在於「人」的互動與成長,它需要的是信任、溫度與彈性。我們懇切呼籲主管機關,在推動任何改革前,能優先思考如何為學校「減壓」,而非「增壓」。

針對校事會議,我們應建立合理的「篩選機制」,讓無端濫訴不至於癱瘓校園;同時強化「調解與輔導」功能,讓親師生之間的誤會,有機會在進入調查前化解。更重要的是,給予教師更多的專業支持與心理關懷,讓他們能安心地投入教學。

唯有讓政策回歸務實,讓制度充滿人性,我們才能將學校從冰冷的調查程序中解放出來,讓它真正成為一個溫暖、互信、能激發孩子潛能的學習園地。我們的孩子,值得一個更健康的教育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 Chen的沙龍
1會員
9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教育界,常有老師詢問校長是否有「行政裁量權」。事實上,校長要行使行政裁量權必須「依法」,在沒有「法」的支持下所使用的裁量權,是老師放縱之下的產物。
Thumbnail
在教育界,常有老師詢問校長是否有「行政裁量權」。事實上,校長要行使行政裁量權必須「依法」,在沒有「法」的支持下所使用的裁量權,是老師放縱之下的產物。
Thumbnail
如果, 一間學校裡, 教務處為難老師、 學務處閃避學生、 輔導室霸凌同仁、 那這間學校,應該,本末倒置到快倒了吧? #導師的修煉 之 自己心累的時候該如何自救? 某日我跟家人埋怨:「我們學校其實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各處室的狀況很糟……」 家人安慰道:「你要知足,話說有些
Thumbnail
如果, 一間學校裡, 教務處為難老師、 學務處閃避學生、 輔導室霸凌同仁、 那這間學校,應該,本末倒置到快倒了吧? #導師的修煉 之 自己心累的時候該如何自救? 某日我跟家人埋怨:「我們學校其實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各處室的狀況很糟……」 家人安慰道:「你要知足,話說有些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Thumbnail
在各校學生會與執行委員如火如荼地籌備文化祭的每項細節,依照不同的行程、規劃進度,各校區的學生會,除了將原本校內該籌備的事項辦理告一段落,也避免在各校籌備文化祭這項任務裡各項重點式活動時,而將原本校內需辦理的校務給棄置。 各校的學生會都將該處理的事項,妥善交付給留校學生會幹部處理後,依照各校區不同的
Thumbnail
在各校學生會與執行委員如火如荼地籌備文化祭的每項細節,依照不同的行程、規劃進度,各校區的學生會,除了將原本校內該籌備的事項辦理告一段落,也避免在各校籌備文化祭這項任務裡各項重點式活動時,而將原本校內需辦理的校務給棄置。 各校的學生會都將該處理的事項,妥善交付給留校學生會幹部處理後,依照各校區不同的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學校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公不義之事,以及作者對此的看法。希望讀者在閱讀後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這些問題,並祝願大家順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學校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公不義之事,以及作者對此的看法。希望讀者在閱讀後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這些問題,並祝願大家順利。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