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所,不只是寫論文、發 paper、跑統計,
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這段時間裡,打底自己人生的核心能力。
畢業只是短期目標,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長期勝利。這三個特質,如果你在碩博士期間練起來,
到三十歲時,你會發現自己比同齡人冷靜、更穩、也更有選擇。
▋1. 可以接受「卡關」,但不能放棄「進展」
研究就是不停卡住的藝術。
你今天卡一個結果,明天卡一篇 paper,後天卡一段文字。
但只要你還願意找解法、問人、換方向、記錄今天試了什麼,
你就還在進展中,而不是停擺。
▋2. 有能力幫自己「轉譯問題」
碩博士最痛苦的時候,就是你不知道你卡的點到底是什麼。
學會把自己的卡點用不同方式表述,是最強大的能力之一。
因為只有你能描述清楚問題,別人才有可能幫你,
這是獨立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來源。
▋3. 情緒來了知道「先收著」,工作先繼續
不是壓抑,而是你知道情緒很真實,但也很浪費時間。
你可以讓情緒存在,但不讓它奪走你當天的進度。
這不是冷血,而是一種能保護自己長期健康的心理戰術。
—
碩博士不是升等人生的捷徑,
而是你鍛鍊「能在複雜系統中行動」的時期。
能練好上面三點的人,畢業只是副產物,
真正重要的,是你從此以後,永遠不會再怕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