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於公開資訊整理撰寫,旨在提供國際視角的器材與運動醫學觀察,無商業置入。

近期,一項由 Nike Sport Research Lab(NSRL) 贊助並參與的研究發表,聚焦便攜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在肌肉掃查上的可用性與一致性。研究由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運動機能學系)主導,並與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Virginia 及 NSRL 合作。核心問題很直白:手持無線探頭的一張影像,能否與大型推車式設備的全景(panoramic)掃描得到一致的肌肉評估結果?

/ 01 / 便攜超音波為什麼重要?
速度與機動性
傳統推車式超音波雖然能進行全景成像(panoramic)、拼接較大的視野,但體積大、價格高、移動不便。POCUS 的無線線性探頭(常見 5–12 MHz)可裝入口袋,在場邊、訓練室、甚至一般門診都能即時使用;對於賽季密集的選手,不打斷訓練日程就能完成追蹤,臨床與體能團隊也更容易在同一現場協作決策。
評估的「實用指標」
以股四頭肌為例,POCUS 有助於量測:
- 肌肉厚度與截面面積(CSA):追蹤萎縮或恢復速度;
- 肌束角(pennation angle)與肌腱結構:反映力學適應與負荷反應;
- 肌內回聲特徵:作為肌肉品質、發炎或疤痕變化的參考。
這些量測能導引回場(return-to-play)的風險分層與負荷調整,讓「感覺不錯」變成可量化的證據。

成本與可及性
POCUS 的入手門檻與維護成本顯著低於推車式系統,對校隊、職業隊與中小型診所更友善。在醫療體系之外(如國家隊海外移訓、賽事巡迴),攜帶一支探頭就能完成大部分軟組織掃查。
/ 02 / 臨床品質不只是「買台設備」
標準化步驟
為了把 POCUS 做得「像推車式那麼穩」,流程與手法必須被標準化:
- 以解剖固定地標(如從 ASIS 至髕骨上緣的中點)定位;
- 維持一致的膝關節角度與放鬆狀態,避免肌肉張力改變影像;
- 輕壓探頭、避免擠壓造成厚度偏小;
- 每次量測擷取多張影像取平均;
- 以 DICOM 格式儲存與追蹤,利於跨設備比對。
常見陷阱
- 操作者依賴(operator-dependence)是超音波的天性。短期可透過訓練與校準降低差異;
- 各品牌影像處理不同,同一個受試者在不同系統間仍可能有系統性偏移,因此追蹤最好固定同一設備與設定;
- 各向異性(anisotropy)與組織壓縮會影響回聲表現,需熟悉掃描角度與接觸壓力的調整。
與資料科學結合
越來越多 POCUS 廠商導入AI segmentation 與自動量測。若能在隊伍或院內建立影像資料庫,就有機會把個人化基線與人群參考值結合,讓「今天變薄了 8%」這種變化有臨床閾值可對照。
/ 03 / Nike與醫療的「長線佈局」
COVID-19 時期的醫療物資
疫情期間,Nike 與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OHSU) 合作,利用原本用於 Nike Air 鞋底的 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服飾織帶與鞋面襯墊等既有材料,快速開發面罩與防護鏡片,並支援 PAPR(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 的鏡片設計。這些跨域工程能力,正是把運動工業設計轉譯到醫療器材的範例。

慈善與科研生態
2025 年,Nike 共同創辦人 Phil Knight 與夫人 Penny Knight 向 OHSU Knight Cancer Institute 捐贈 20 億美元(此前已累計大額捐資與發起 “Knight Cancer Challenge”)。在美國公私協作的研發脈絡中,這類巨額慈善不只補足公部門預算縫隙,也 加速把「想法」變成可評估的臨床研究。
把這條線連回 POCUS:企業資源+學術設計+現場情境的三角合作,正是此次肌肉掃查研究能快速落地到場邊實務的原因之一。
/ 04 / 對運動與臨床工作的實際意義
- 比 X-ray 更即時、比 MRI 更易得:對軟組織(肌肉/肌腱)監測,POCUS 是第一線工具;必要時再用 MRI 補高解析。
- 回場把關與風險管理:用客觀影像指標支持功能測試與疼痛回報,不再只靠主觀感覺。
- 慢性負荷管理:在長賽季或復健期,以固定節奏追蹤肌肉厚度與回聲變化,提早看見「超用」徵兆。
- 跨場域一體化:隊醫、物理治療師與教練能在同一空間共享影像與決策,不需要把選手送去影像中心排隊。
/ 05 / 別忘了限制與合規
- POCUS 不是萬能:深層結構、複雜三維形態或關鍵病理仍需 MRI/CT。
- 培訓與合規:不同地區對於 MSK 超音波的操作資格與健保給付/收費規範差異極大;導入前應先完成操作者訓練、影像紀錄 SOP 與品質稽核。
- 資料保護:若要結合雲端與 AI,需建立DICOM/匿名化流程與隱私權治理。
一句話總結
這篇研究把一件事說清楚了:只要流程嚴謹、操作者訓練到位,手持無線的 POCUS 完全可以在運動醫學與復健情境中,提供與推車式系統相當可靠的肌肉量測。配合 Nike 等企業把工程、材料與資料科學帶進醫療場景,從場邊到診間的「可攜式影像決策」正快速成為新常態。
參考資料:
- 公開資料&各公司官網
- https://doi.org/10.1123/jsr.2024-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