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以為,「後悔」這兩個字,離自己很遠。直到成為媽媽,我才明白,後悔並不是不愛,而是心裡某種酸酸的感嘆。
畢業後,我在職場上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常在想,要不要北上發展,追求更大的舞台、更亮眼的成就。
就在那個徬徨的階段,身體出了一點小狀況,進了醫院觀察三天。那三天的空白,讓我靜下來思考,也意外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離開原本的跑道,進了企業做公關,後來結婚生子,展開了另一種生活。
成為媽媽後,我其實很享受被孩子無條件愛著的幸福感。
孩子的眼神裡只有我,那份單純依賴讓人感到自己很有價值。
可是,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同學在工作上全力發光,我也會忍不住羨慕,甚至有點惆悵。
心裡會想,如果當初選擇北上,會不會現在的我,也能有一份更耀眼的成就?那段不平衡的心情,甚至讓我一度後悔自己沒有勇敢去闖。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我慢慢明白,人生的每一個選擇,必然有取捨。
我沒有換來職場的名聲,但我擁有了兩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帶給我的愛,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也讓我學會了什麼是「值得」。
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我想我還是會選擇留在他們身邊。因為那份親密的連結,是任何掌聲或頭銜都換不來的。
當然,育兒的過程並不總是甜蜜。它更多時候是疲憊、沮喪,甚至是懷疑自己。
半夜起床安撫哭鬧、孩子的功課難題、日復一日的瑣事……都可能讓人覺得快要窒息。
但幸好,我身邊有一群媽媽朋友,能夠彼此支援、互相打氣。有時候,一句「我懂」比任何建議都來得珍貴。
還有一些走在我前頭的同學,會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或許我曾後悔過職場上的轉換,但我卻從不後悔成為媽媽。
因為這份工作,雖然沒有薪水,卻給了我最厚實的愛與陪伴。它讓我一次次在疲累裡,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也許你也曾在心裡悄悄冒出過「我後悔當媽媽了」的念頭。這不是罪惡,而是一種提醒:我們也是需要被照顧的人。後悔,不代表我們愛得不夠,而是我們需要更多喘息與支持。
當我們願意正視它,就有機會在愛孩子與愛自己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