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愛瑞克愛閱讀」 好一陣子,終於見到愛大,本人熱情有活力,講到助人他便熱血沸騰。
參加愛大的演講,心裡有種被點亮的感覺。愛大談到的,不只是成功的方法,而是看待人生的一種視角。
「生命中有一種貴人,他可以打破了你的思維,提高了你的認知,而提升了你的境界」我腦中浮現的不只是幾位曾經幫助我的人,而是我生命裡一路走來的轉折。
那些人,就像愛大所說的「貴人」,有時候不是我刻意去找的,但因為我願意付出與學習,他們的出現總能在我需要的時刻,帶我前進。
回想過去職場的經驗,我之所以有機會在不同工作間轉換,並逐漸累積自己的專業,不只是因為努力,而是我在過程中主動伸出援手,或是不怕麻煩地主動去學習。
很多時候,我會願意晚下班幫同事處理事情,也不怕自己吃虧,因為我相信只要能學到新東西,就是一種投資。
或許就是這種不計較的態度,讓我一路上遇到許多願意提攜我的人。
當時我並沒有想太多,現在才意識到,原來這就是一種「願力」,一種想要成長、想要貢獻的使命感。
愛大說:「真正的成就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幫助多少人。」
曾經有一次,我在一個新領域摸索時,遇到過一位資深同事。他耐心地指導我,甚至在我信心不足時,不斷鼓勵我。那段時光,我每一天都覺得自己在進步。
有時候,職場的成就感,往往並不是來自於薪資的高低,而是幫助了誰、影響了誰。
演講裡還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業不是宿命的枷鎖,而是你手中的畫筆。」我們常常會因為過去的選擇而懊惱,甚至覺得被命運困住。但如果換個角度,過去的一切經驗,不論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能夠繪畫未來的顏料。
這讓我想起自己換過幾個職場領域,責任重,事情多,挑戰不小,短暫的待了半年、一年就離開了,不想在那裏繼續耗費心力。
但現在回頭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每一步都成為我生命的養分。
就像愛大提到的,悲傷或挫折在心中切割得越深,我們就有越大的空間去容納快樂與成長。
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愛大談到「人生的KPI」。
他說人生的KPI要符合三個條件:能夠公開說出來、衡量清楚、並且可以持續累積。
我的人生KPI是什麼?
對我而言,也許我的人生KPI,就是「透過分享與陪伴,讓更多家長和孩子看見自己的力量,彼此能有更多的愛與連結」。
教育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陪伴彼此走過成長的過程。
這樣的KPI雖然看似簡單,卻能長長久久地累積,因為每一次的陪伴與對話,都可能在某個孩子或父母心裡,種下一顆會發芽的種子。
正如愛瑞克因為聽嚴長壽的一場演講,就走上了五百多場演講之路,一個小小的啟發,可能改變了一生。
「你一生的運氣,隱含在你的言行之中。」愛大說的這句話,讓我感到既踏實又有力量。
過去我因為願意多做一點,不怕吃虧,累積下來的就是人脈與信任,這就是一種運氣。而這份運氣,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來自於每一次的選擇。
愛大的演講,讓我想起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每個人都可能是別人的光,不需要多麼耀眼,但只要真誠、善良,就能影響他人。
走出演講會場時,我心中有種篤定的感覺:當我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時,相信世界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我的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