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學習《不反應的練習》找回自在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反應的練習》是由佛教僧侶草薙龍瞬所著,他表示內心的煩惱往往來自於無謂的情緒反應,而這些反應其實可以透過觀察與合理思考來減少。

我相信佛陀說的苦集滅道,人生就是充斥著煩惱,但煩惱可以透過反求諸己來解決。真正的煩惱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這麼簡單,若往更深一層的看,更多的苦惱是因為認同欲,在各個角色都在追求被肯定的自我價值。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準備晚餐,當時少了一樣食材,我忙著出去買,回來之後,發現家人竟然把燙好的青菜又煮了一次。

我當下感到憤怒與焦急,內心充滿了「不幫還好,越幫越忙」的念頭。我陷入了不滿與指責的情緒,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應該生氣。

人之所以有煩惱的原因,是因為有「追求心」,貪、嗔、痴,想要更有餘裕的時間與金錢(貪);當事情不如預期的發展就會焦慮(嗔);青少年孩子的狀態總是捉摸不定,無法控制,心中就會有很多小劇場(痴-妄想)。

然而,在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練習「不反應」。當負面情緒湧上時,我嘗試觀察自己的內心,並用言語標籤它:「我現在感到生氣」「我有被打擾的感覺」。透過這樣的自我對話,我開始發現,他並不是故意找麻煩的,他也感到抱歉,只是無心之過。我試著深呼吸,感受身體的變化,讓自己回到當下,而不是沉浸在對他的責怪之中。

這樣的練習讓我逐漸學會面對煩惱時,不再被情緒牽著走,而是冷靜地思考:「這件事真正讓我反應的點是什麼?」我意識到,其實自己的不滿來自於對事情完美的追求,對於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發展的執著。當我放下這種執著,單純地專注在如何解決眼前的情況時,我的內心也變得更加平靜。

這本書提到的「觀察內心狀態」與「體會身體感覺」,禪的世界稱之為念,靜心的世界則稱之為正念。

這樣的方法讓我在生活中能更快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以更理性的態度去面對挑戰。現在的我,仍然會有情緒起伏,但我試著學會了不讓這些反應掌控我的生活,而是透過觀察與思考,讓自己走向更自在的人生。

當我們學會不被情緒綁架,人生的煩惱就少了一半。


你是否也曾因為情緒反應而後悔?

遇到煩惱時,你是選擇立即反應,還是試著覺察內心?

試試今天開始練習「不反應」,看看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先去理解不要反應,這是解決煩惱的秘訣。

raw-image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5/5我的完美日常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5/5我的完美日常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 如何維持內在和諧(穩定)?●如何抵抗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沮喪? Ans: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把意志放在自己可控制、可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全心專注進入心流,不讓慌亂、雜念進入意識中干擾。 跟人有關的,用各種溝通技巧想辦法協調; 不能控制的部分,放寬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這很難沒錯,但
Thumbnail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之作者透過大腦神經心理科學解釋情緒的反應,並且提供以正念為基礎的方法建立自己內在的心理資源,提升心理韌性,幫助自己如何因應情緒。另外,除了正念的方法外,還結合了自我疼惜(自我慈悲)的方法,讓自己在情緒來臨時,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 如何維持內在和諧(穩定)?●如何抵抗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沮喪? Ans: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把意志放在自己可控制、可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全心專注進入心流,不讓慌亂、雜念進入意識中干擾。 跟人有關的,用各種溝通技巧想辦法協調; 不能控制的部分,放寬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這很難沒錯,但
Thumbnail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之作者透過大腦神經心理科學解釋情緒的反應,並且提供以正念為基礎的方法建立自己內在的心理資源,提升心理韌性,幫助自己如何因應情緒。另外,除了正念的方法外,還結合了自我疼惜(自我慈悲)的方法,讓自己在情緒來臨時,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