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學習《不反應的練習》找回自在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反應的練習》是由佛教僧侶草薙龍瞬所著,他表示內心的煩惱往往來自於無謂的情緒反應,而這些反應其實可以透過觀察與合理思考來減少。

我相信佛陀說的苦集滅道,人生就是充斥著煩惱,但煩惱可以透過反求諸己來解決。真正的煩惱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這麼簡單,若往更深一層的看,更多的苦惱是因為認同欲,在各個角色都在追求被肯定的自我價值。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準備晚餐,當時少了一樣食材,我忙著出去買,回來之後,發現家人竟然把燙好的青菜又煮了一次。

我當下感到憤怒與焦急,內心充滿了「不幫還好,越幫越忙」的念頭。我陷入了不滿與指責的情緒,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應該生氣。

人之所以有煩惱的原因,是因為有「追求心」,貪、嗔、痴,想要更有餘裕的時間與金錢(貪);當事情不如預期的發展就會焦慮(嗔);青少年孩子的狀態總是捉摸不定,無法控制,心中就會有很多小劇場(痴-妄想)。

然而,在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練習「不反應」。當負面情緒湧上時,我嘗試觀察自己的內心,並用言語標籤它:「我現在感到生氣」「我有被打擾的感覺」。透過這樣的自我對話,我開始發現,他並不是故意找麻煩的,他也感到抱歉,只是無心之過。我試著深呼吸,感受身體的變化,讓自己回到當下,而不是沉浸在對他的責怪之中。

這樣的練習讓我逐漸學會面對煩惱時,不再被情緒牽著走,而是冷靜地思考:「這件事真正讓我反應的點是什麼?」我意識到,其實自己的不滿來自於對事情完美的追求,對於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發展的執著。當我放下這種執著,單純地專注在如何解決眼前的情況時,我的內心也變得更加平靜。

這本書提到的「觀察內心狀態」與「體會身體感覺」,禪的世界稱之為念,靜心的世界則稱之為正念。

這樣的方法讓我在生活中能更快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以更理性的態度去面對挑戰。現在的我,仍然會有情緒起伏,但我試著學會了不讓這些反應掌控我的生活,而是透過觀察與思考,讓自己走向更自在的人生。

當我們學會不被情緒綁架,人生的煩惱就少了一半。


你是否也曾因為情緒反應而後悔?

遇到煩惱時,你是選擇立即反應,還是試著覺察內心?

試試今天開始練習「不反應」,看看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先去理解不要反應,這是解決煩惱的秘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4會員
28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4/12/19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Thumbnail
2024/12/19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Thumbnail
2021/01/19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Thumbnail
2021/01/19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Thumbnail
2021/01/19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Thumbnail
2021/01/19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情緒靜坐」和「心念行禪」兩種方法來精練情緒,並提升對自身情緒和身體的覺察能力。文章詳細介紹了靜坐和行禪的步驟,以及如何將情緒與身體的感受連結起來,以達到情緒穩定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情緒靜坐」和「心念行禪」兩種方法來精練情緒,並提升對自身情緒和身體的覺察能力。文章詳細介紹了靜坐和行禪的步驟,以及如何將情緒與身體的感受連結起來,以達到情緒穩定的目的。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容易情緒不穩,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穩定的重要性,並提供方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教你如何與情緒和平共處,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容易情緒不穩,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穩定的重要性,並提供方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教你如何與情緒和平共處,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綁架,本書《不反應的練習》提供一套方法,透過觀察與理解內心狀態,減少無謂的情緒反應,找回內心的平靜。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說明如何將禪宗的「念」與正念融入生活,學習不讓情緒掌控人生。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綁架,本書《不反應的練習》提供一套方法,透過觀察與理解內心狀態,減少無謂的情緒反應,找回內心的平靜。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說明如何將禪宗的「念」與正念融入生活,學習不讓情緒掌控人生。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外界的刺激牽著走,容易產生無謂的負面情緒。本文以一個日常小互動為例,分享如何練習「不反應」,藉由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念頭,避免無謂的內耗,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外界的刺激牽著走,容易產生無謂的負面情緒。本文以一個日常小互動為例,分享如何練習「不反應」,藉由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念頭,避免無謂的內耗,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情緒失控的情境。《練心》這本書探索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六個步驟幫助人們有效地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覺知、承認、接受、允許、轉化及欣賞自己。透過這些步驟,我們可以更真誠地表達情緒,改善人際關係,並幫助自己重獲內心的平靜。本文將分享這些步驟的具體內容及應用方式。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情緒失控的情境。《練心》這本書探索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六個步驟幫助人們有效地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覺知、承認、接受、允許、轉化及欣賞自己。透過這些步驟,我們可以更真誠地表達情緒,改善人際關係,並幫助自己重獲內心的平靜。本文將分享這些步驟的具體內容及應用方式。
Thumbnail
氣功在此不僅是技術或修行,更是如何練習不生氣的心法。透過建立心房、尋找興趣、懶得爭辯及結交好友等方法,逐步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文章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時,學會控制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Thumbnail
氣功在此不僅是技術或修行,更是如何練習不生氣的心法。透過建立心房、尋找興趣、懶得爭辯及結交好友等方法,逐步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文章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時,學會控制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的挑戰與波動如何成為內心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學會包容與釋懷,心靈將獲得真正的平靜,以應對各種困難。文章提供了幾個重要的心態建議,包括不計較、不留戀,以及以寬廣的心胸面對生活的起伏。這些心靈的啟示將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從容不迫,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的挑戰與波動如何成為內心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學會包容與釋懷,心靈將獲得真正的平靜,以應對各種困難。文章提供了幾個重要的心態建議,包括不計較、不留戀,以及以寬廣的心胸面對生活的起伏。這些心靈的啟示將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從容不迫,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