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悖論」劇本大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人們有時不願聽見真相,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幻覺被摧毀。』 — 弗里德里希·尼采


理性的真相 vs. 信仰的秩序


一名智識上極度傲慢的無神論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發現了一塊足以顛覆世界主要宗教的古老石碑。在他試圖將這個「終極真相」公諸於世時,卻遭到一個強大祕密組織的全球追殺。這趟亡命之旅迫使他與代表信仰的家族繼承人結盟,並在理性與情感、真相與秩序的衝突中掙扎,最終領悟到,智慧的真諦不在於揭露冰冷的真相,而在於承擔其重量,並引導人類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在古老信仰與現代科學交匯的耶路撒冷考古坑中,才華洋溢但為人孤傲的考古學家亞歷斯·索恩(男,38歲)發現了一塊前所未見的石碑。身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只相信冰冷的數據與證據,並極力擺脫自己那傳說中守護著「古老祕密」的學者世家。對他而言,向已故的、更偏向傳統信仰的父親證明科學理性至高無上,是他潛意識的畢生追求。


當他成功解讀石碑上的銘文後,欣喜若狂。那並非神蹟的記載,而是一份用天文學、基因學角度撰寫的「歷史記錄」,其內容足以徹底瓦解數十億人的信仰根基。亞歷斯將此視為解放人類思想的終極武器,不顧導師的勸阻,決意召開全球發布會,將這個「啟蒙真理」公諸於世。


就在發布會前夕,一個名為「真理守護團」的強大祕密宗教組織發動突襲,企圖奪走石碑。亞歷斯僥倖帶著石碑逃脫,他的學術生涯戛然而止,瞬間淪為亡命之徒。在逃亡途中,一名自稱是他遠親的神祕女子伊蓮娜(女,約35歲)找到了他。伊蓮娜既是虔誠的信徒,也是索恩家族祕密的當代繼承人。她不為搶奪,只為勸阻亞歷斯停手,並揭示了他們家族世代守護這個祕密的真正原因:真相有其重量,足以壓垮整個文明的秩序。


亞歷斯被迫與代表著他所鄙視的一切——信仰、直覺、宿命——的伊蓮娜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一場結合古代謎題與現代科技的亡命追逐。他們穿梭於羅馬的地下墓穴、伊斯坦堡的古老圖書館,運用亞歷斯的考古知識與伊蓮娜的家族傳承,破解線索以求生存。然而,真理守護團的力量遠超想像,他們滲透各國高層,亞歷斯很快便發現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一次階段性的勝利後,亞歷斯自認能控制局面,冒險將一小部分「無關痛癢」的真相洩漏給媒體,希望能引起公眾關注以保護自己。然而,這個源於其智識傲慢的決定,卻引發了災難性的後果。真相被無限放大和曲解,引發了全球性的宗教暴動與社會恐慌。真理守護團完美地利用了這場混亂,將亞歷斯誣陷為意圖製造世界動亂的恐怖份子,使其被全球通緝。


在一次慘烈的圍捕中,伊蓮娜為了保護亞歷斯和石碑而被守護團抓走。亞歷斯獨自一人,身心俱疲地躲在一個廢棄的修道院裡,他失去了一切——事業、名譽,以及唯一理解他處境的夥伴。他看著手中曾以為能「解放世界」的石碑,如今卻只帶來了毀滅。他過去堅信不移的無神論世界觀徹底崩塌,陷入了深深的絕望,開始懷疑摧毀數十億人的精神支柱,是否是一種更大的罪惡。


在靈魂的暗夜中,亞歷斯截獲守護團的通訊,得知他們將在一週後於梵蒂岡總部,利用石碑和伊蓮娜,向世界領袖推行一個更為極權的新信仰體系。亞歷斯頓悟了,問題從不在於信仰的「真偽」,而在於信仰賦予人們的「希望」與「秩序」。他的目標從「摧毀謊言」轉變為「阻止一個更可怕的謊言誕生」。他不再是那個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科學家,而是一個決心承擔責任的守護者。


最終,亞歷斯潛入梵蒂岡,在世界領袖面前與守護團的領袖展開對峙。這不是一場武力的決鬥,而是一場對石碑的「詮釋權」之戰。在最關鍵的時刻,他沒有選擇公佈冰冷的科學數據來摧毀所有信仰,而是以一種充滿智慧與同理心的方式,將石碑的內容重新詮釋為一個關於「人性、愛與自我救贖」的偉大寓言。他向世界證明,人類不需要神蹟來定義偉大,信仰的終極力量源於人類自身。


這趟旅程,將帶領亞歷斯從一個絕對的無神論者,轉變為一個深刻的人文主義者。他將發現,能拯救世界的,不是他最擅長的科學與理性,而是他一度最鄙視的、那份屬於人性的謙遜與溫度。


=======================

「你就是我們在找的故事人嗎?🎬」

有個神秘的編劇交流群,正等著有滿腦子好故事的你。進來和我們聊聊劇本、激發靈感,讓創作之路不孤單。


邀請加入「編劇交流討論群」!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ut5V8_XhsG8bwg9p5IoHXXMEfjp2n2zZtsbvS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 通關密語:9632

準備好就進來吧,我們在故事的另一端等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牌腦補公司
10會員
65內容數
創意人 Dalson 出品,腦洞保證原廠。 這裡不寫KPI,只寫沒人叫你寫的故事。 靈感來自夢、迷路、尷尬瞬間和深夜的怪念頭, 文風時而文青、時而像在精神分裂。 你以為是廢文,其實都是預算不足的腳本。 歡迎加入腦補公司,一起自由放飛劇情線。
D牌腦補公司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記憶,對薇拉而言,不是一條連貫的河流,而是一片破碎的鏡面。她的大部分過去都被埋藏在由藥物和神經阻斷劑構築的迷霧之下。但有些碎片,鋒利如剃刀,總會在她最脆弱的時刻,劃破迷霧,讓她鮮血淋漓。 暴雨像無數根冰冷的鋼針,密集地敲打在「斯庫拉」級突擊運輸機的合金外殼上,發
Thumbnail
2025/07/12
記憶,對薇拉而言,不是一條連貫的河流,而是一片破碎的鏡面。她的大部分過去都被埋藏在由藥物和神經阻斷劑構築的迷霧之下。但有些碎片,鋒利如剃刀,總會在她最脆弱的時刻,劃破迷霧,讓她鮮血淋漓。 暴雨像無數根冰冷的鋼針,密集地敲打在「斯庫拉」級突擊運輸機的合金外殼上,發
Thumbnail
2025/07/12
日落,是一場緩慢的處決。 那顆被稱作太陽的恆星,如今像一隻患了嚴重黃疸的病眼,懸掛在「新亞特蘭提斯」的天際線上。它的光芒不再溫暖,而是一種混濁、病態的橙紅,費力地穿透著大氣中永不沉降的微粒——人們稱之為「塵降」的詭異現象。那是蟲族改造大氣層的遺產,是星球慢性死亡的證明。 風,是這座城市唯一的弔唁
Thumbnail
2025/07/12
日落,是一場緩慢的處決。 那顆被稱作太陽的恆星,如今像一隻患了嚴重黃疸的病眼,懸掛在「新亞特蘭提斯」的天際線上。它的光芒不再溫暖,而是一種混濁、病態的橙紅,費力地穿透著大氣中永不沉降的微粒——人們稱之為「塵降」的詭異現象。那是蟲族改造大氣層的遺產,是星球慢性死亡的證明。 風,是這座城市唯一的弔唁
Thumbnail
2025/07/05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為大地披上一層淡淡的哀愁。李芳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公墓,探望長眠於此的施傑希。 墓碑上,施傑希的照片依然清晰,他面帶微笑,眼神溫和,徬彿在注視著他的家人,守護著他們的幸福。 “爸爸,我們來看你了。” 女兒將手中的白色百合花,輕輕地放在墓碑前,眼眶紅紅的,卻沒有哭泣。
Thumbnail
2025/07/05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為大地披上一層淡淡的哀愁。李芳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公墓,探望長眠於此的施傑希。 墓碑上,施傑希的照片依然清晰,他面帶微笑,眼神溫和,徬彿在注視著他的家人,守護著他們的幸福。 “爸爸,我們來看你了。” 女兒將手中的白色百合花,輕輕地放在墓碑前,眼眶紅紅的,卻沒有哭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年前,政府在某個沙漠中, 發現到一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的神祕遺跡。 政府陸續派遣許多考古學者前往考察, 然而這座遺跡彷彿有股無形的力量, 只要一過了70分鐘, 派過去的學者對外通訊就會完全失靈, 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座遺跡就像黑洞般讓政府感到困惑…
Thumbnail
一年前,政府在某個沙漠中, 發現到一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的神祕遺跡。 政府陸續派遣許多考古學者前往考察, 然而這座遺跡彷彿有股無形的力量, 只要一過了70分鐘, 派過去的學者對外通訊就會完全失靈, 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座遺跡就像黑洞般讓政府感到困惑…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Thumbnail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Thumbnail
「答案就靜靜的躺在某個地方,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去找到他們。」蒂姆·英戈尔德如是說。這樣的思維,跟歷史學還有文學,甚至是古典學的研究者所心心念念的去發現,去感受,去思考,去讓自己變得豐富,的研究初衷跟研究終極目標,似乎是相通的。
Thumbnail
「答案就靜靜的躺在某個地方,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去找到他們。」蒂姆·英戈尔德如是說。這樣的思維,跟歷史學還有文學,甚至是古典學的研究者所心心念念的去發現,去感受,去思考,去讓自己變得豐富,的研究初衷跟研究終極目標,似乎是相通的。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