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 Max)
「當時牧師在講道中提到:『人為什麼會感到困頓和空虛呢?那是因為沒有一直提升層次的關係。』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我明白這就是神給我的答案。」
科技人的信仰之旅:教會對於職場的幫助
大家好,我是 Max。身為一個電機系畢業的科技人,大家可能覺得我們理性、務實,跟教會的形象有些不同。但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教會對我的職涯和人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幫助。
我從大一就接觸教會,當時只覺得電機系是榜首科系,分數到了就填。但在團契中,我意識到人生成功有很多種,探索不同面向。在教會透過讀聖經、接觸不同生命故事,我找到了人生的解答。教會強調服事,不僅服事神,也服事弟兄姊妹。在教會視訊部服事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有「細心」的特質,也看到學校裡學習的理論如何實際應用,這就像提早進入公司實習,得到很好的歷練。
教會教導我「愛人」。透過接觸不同背景、面臨困難的人,我學會了「同理心」,這成為我職場上最重要的軟實力。在外商工作,大家常爭奪個人貢獻,但我學會了不計較,因為我相信,當每個人做好自己的角色,整個團隊就會受益。即使面對愛搶功勞的同事,我也能以平常心對待,甚至獲得對方的善待與感謝。這讓我深刻體會到耶穌「愛仇敵」的教導,當我們如此實踐時,神也會以公義與良善來回報。我懷抱著一個信念:「這一切都是神所期待的」,不論在教會還是職場,我認為這都是神希望我們過的生活;當我這樣做時,我也感受到神的喜悅,因此不會有「爆掉」的狀況。由於提升層次思考付出的意義,瞭解到這是對自己和整體都有益處的行為時,付出就不再是犧牲,而是一種喜悅。
從硬體到軟體:神引導職涯轉型
我畢業時電機系的主流是硬體產業,大部分的同學都往科學園區發展。但我不喜歡輪班、高壓的工作型態,也不想離開台北。我為此禱告時,想起自己過去幫教會架設網站的經歷,那時意外發現自己對於寫軟體有興趣,於是開始一邊自學,一邊搭建網站。因此,我決定往軟體產業發展。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類似公務員體系的研發替代役單位,號稱是不裁員、不減薪的「鐵飯碗」。但工作內容枯燥,讓我在舒適圈中感到困頓,思考是否該安於現狀。
當時牧師在主日講道中提到:「人為什麼會感到困頓和空虛呢?那是因為沒有一直提升層次的關係。」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我明白這就是神給我的答案。我們不只擁有肉體,還有靈魂的需求。雖然當時許多人,包括我的同事,都覺得我很傻,不理解為何我要放棄鐵飯碗去冒險,跳槽到薪水沒有增加的外商公司。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我在第二家外商公司,學習了最新的技術,並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磨練了自己,這些為我進入現在的公司奠定了基礎。
先求神的國和義:等待神的時機
在第二家公司前景堪憂時,我向神禱告尋找下一個方向,後來一家知名的外商軟體公司很神奇地開了一個符合我的職缺。這個職缺之前在台灣是從未招募的,雖然面試要求極高,但我相信這是我的機會。當時,教會正推行「大衛的禱告」,鼓勵我們帶著信心去戰勝強大的敵人,我以此禱告來面對這次艱難的面試,甚至比學生時代更努力讀書。後來面試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但最後人資卻告訴我,職缺已經找到人了,而那個人竟然就是坐在我旁邊的同事!我當時感到非常衝擊,心想:「我禱告了,神也幫助我了,為什麼最後卻功虧一簣?」
然而,話語告訴我「要等待神的時機」。人資告訴我,雖然沒有錄取,但是未來如果有開新的職缺,會優先聘用我,這一等就是五個月。這段期間我一面繼續在原本的公司工作,一面嘗試其他機會,甚至拿到另一家知名外商公司的 Offer!當我把這個 Offer告知現在這家公司時,他們才緊張起來,並立刻為我開了一個職缺!後來我才得知,原來真的是正好有人離職,才空出了那個職缺!更棒的是,因為我手握其他 Offer,我談到了比預期更高的薪水。
這一切讓我再次體會到神的恩典,神為我預備了更好的時機、薪水和職位。這11年來,我總共經歷三次轉換,在每個階段,我都依循著「不斷提升層次」的原則來判斷公司是否適合我,同時也禱告祈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軟體公司與硬體公司的工作型態差異很大,特別是疫情後,軟體業開始盛行遠端工作,現在的公司,每週有兩天可以在家工作!我想,這一切都歸功於當初的思考與禱告!真心感謝神帶領我走上這條充滿祝福的道路,讓我在每個階段都能感受到祂的同在與奇妙動工。
結語
馬太福音六章三十三節:「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句話對我的人生和職涯產生了巨大影響,讓我深信,當我們為神付出、為神的義而努力時,神將會賜與最好的祝福。
人為什麼會感到困頓跟空虛呢?因為沒有「提升層次」的關係。
★ 此文訪談podcast連結: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d5d954fa-28b1-4c0b-b265-75cb53e161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