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十三):個人主義與整體主義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討論公共事務時,很容易碰到一種業障,就是大家誤認為彼此都是「為了OO好」。像是「大家都是為了台灣好」,不是基於私心,而是因為對社會現象與國際大勢的認知不同,所以會有統獨藍綠之別。
因為人人都是大公無私,所以只要坐下來冷靜的釐清認知面的落差,應該就能產生共識,台灣社會即可大步往前。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除了利己與利他主義之外,我們社會還存在一種目的面上的衝突,這種衝突乍看之下有點像利己與利他之別,但卻有完全不同等級的「破壞力」。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這種被稱為「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不如就從哲學家所講的寓言談起。

毀滅

請想像這樣的未來世界。
科技產品終於發展成為有獨立心靈的怪物,並對人類發動戰爭。人類在耗盡一切資源的狀況下取得最後勝利,但全球人口只剩幾十萬,物質文明都被摧毀殆盡。
殘存的人類決定不再重現與發展高科技,以免歷史重演。他們回歸鐵器時代的農耕生活,掩埋了僅存的高科技產品,並且關閉最後的理工學院,中小學教育中也不再提及任何科學理論。
就這樣經過了幾個世代。戰爭之後出生的人類,在耕田時挖出一些他們不認識的古物。透過上面的文字說明,他們知道這是這是冷氣機,那是冰箱。依照長輩代代相傳的神話,他們瞭解這些古物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因此利用有限的資訊來試圖重新啟動這些機械。
很幸運的,他們有時能成功讓機械復活運作,某些村落更重建一套穩定的電力供應網,讓這些老古董能發揮效能。不過,因為不懂製造這些機器的原理,所以如果用壞了手邊的古董,他們就只能再試著挖看看。
故事就只講到這。那這故事有什麼寓意呢?
這故事要談的並不是科技,而是倫理學。這是德行論(行為者倫理學)者用來批判啟蒙思潮倫理學(行為倫理學)的寓言。
啟蒙運動對傳統社會文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人類累積數千年的思想成果被直接否定、拋棄,啟蒙思想家認為可透過人的共同理性建構一套新的、完整的、更強軔的、也對人類有益的知識系統。
他們的確在許多學術領域獲得重大成功,但卻在倫理學這個學門陷入了困境;他們想從客觀上的人類共通點(理性與基本需求)來建立一套倫理原則,但這些共通點並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麼共通,而他們所提出的建議,也不見得會有更高的實用性。
舉例來說,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物理學原則確實好用,也能站在前人基礎上不斷發展,但他們提出來的倫理原則卻一直出包,甚至搞了兩百多年,還是一直在砍掉重練。
而一般百姓只是期待能獲得一些生活中可用的道德規範,在啟蒙思想家拿不出有效解決方案的狀況下,他們也只能回頭去「挖」傳統文化中的那些道德規範,希望能藉此改善生活品質。
但這些挖出來的道德規範有時太過老舊,不適合當代社會現狀(像「孝順」),又或是沒人清楚這些道德概念的真正意涵是什麼。像「仁」到底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是什麼意思?大家總以為自己知道,但大家真的都知道嗎?我以為的仁,和你以為的仁,有一樣嗎?
之所以出現這種困境,是因為我們只剩個別的「冷氣」、「冰箱」,卻不知生出這些概念的背後原理。支撐這些概念的傳統道德系統消失了,或說是被廢棄了,因為啟蒙思想家認為這些傳統道德系統混入大量的「宗教毒素」,或是充滿偏見與錯誤推論,所以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這些傳統道德系統被整組搬去丟掉,甚至禁止下一代學習。
少了相關的系統性認知,這些被「挖」出來的道德概念或原則就會是支離破碎的。你會讓座,但不知道「讓」是什麼,只知道這樣做很好,不這樣做的人不好。但讓座讓出爭議的時候呢?為什麼某些人不讓是錯的?
這種無知帶來的尷尬讓行為者倫理學者決定全面出擊,一方面揭發行為倫理學的困境(像是透過電車問題),另一方面則回頭考古,想辦法挖出更完整的系統,釐清倫理學史中各種概念與原則的發展脈絡,不但重現古典倫理學的體系,並且將啟蒙運動的經驗與挫折也吸收進來,嘗試提出一個更完備,更能因應當代現象的系統。

再造

這種吸收與轉化,也讓在二次大戰後飽受批判的「整體主義」得以重生。整體主義認為,社群成員的人生價值會落實在社群生活之中,只有透過和其他成員之間的價值交流與行為互動,人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種將意識焦點放在集體或整體的主張,在人類歷史中一直居於主流,但長期以來都是走「實務」路線。這是因為只要有集體生活的需求(像是出現社會分工),人就會強調利他或為公眾付出的精神,並且發展出一種行為規範系統來整合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
這種系統可能是宗教的,可能是血緣或親屬關係的,當然其中也會有相當的「道德」成分。就西方文明的範圍來看,從古希臘的城邦到君主封建時期,不論政治體制怎麼改變,社會成員都會不斷被說服為社群付出(交稅或勞役),即便最後爽的都是特定君主或統治階層,最低階的社會成員仍認為「這是好的」,活在這種關係之中,才有真正的幸福。
這種想法長期被視為是至上真理,直到啟蒙運動帶來第一波的挑戰。啟蒙運動帶來一系列有影響力且系統化的「個人主義」理論,他們認為個人有獨特的尊嚴與權利,社會應該維持或促進這種權利,不然就是個不好的社會,應該該「換」一個社會。
這種想法打破了過往整體主義「一黨獨大」時期,認定社會是個「神性實體」而高於人的執念,但整體主義者可沒那麼容易潰散。他們在科學與宗教面上受到了打擊,卻依然緊抓著政治權威,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較易促成「暴力」的集中,能在兵戎相見的場合中取勝。
但因為個人主義講起來似乎真的比較有道理,因此整體主義者也借用了不少啟蒙的資產來強化自己:不論是法西斯主義或馬克思主義,都利用了啟蒙的資源來強化自身,但也因為自身系統性的缺陷而在二十世紀先後垮台。
所以,整體主義終究是比不上以自由主義為代表的個人主義嗎?雖然自由主義者的確是這樣想的,但在馬克思主義政權於1990年代先後崩潰的同時,西方世界的整體主義也已發展出不同於社會主義(傳統社群主義左派)或法西斯主義(傳統社群主義右派)的脈絡。他們再次吸收了自由主義的成果(特別是羅爾斯與諾次克)與極左極右的失敗經驗,至少在理論面上保持能和個人主義對峙的態勢。
這種對立似乎不存在中間的解決方案:當代的個人主義者可能接受許多整體主義的論述,像是抽稅來幫助窮人,但「最終目標」只能落實在個人身上,這原則是不變的。
相對來講,整體主義捍衛社群價值,也開始承認成員的基本權益,但仍然主張人會有一死,只有社群文明才能長存,是真正值得付出的對象。
所以個人主義認為「真正存在的」只有活人,而整體主義認為社群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甚至比活人更真。因此在看公共事務時,個人主義總是從個人權利出發,不願接受社會傳統的限制,但整體主義仍堅持個人價值觀受社群影響,要認清社群資源,才能正確的看待社會現象。
這也讓雙方走向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個人主義強調社會要為滿足個人目標而努力,但整體主義則主張個人要為社群奉獻,盡可能的貢獻己力。

未來

這種對於公共事務的看法落差,會反過來影響到雙方對於日常道德行動的判斷。對於個人主義者來說,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也應該尊重這一種堅持,因為只有訴諸理性自律,才會有真正的「道德人」。
如果我們用集體或整體的價值主張去干預個人的道德判斷,不論是在事前去影響或事後去批判,都可能破壞了這種個人道德的獨立自主性,那麼這「個人」就沒辦法成為一個真正為自己行為負起責任的人。
他總是會有某些部分,甚至整個人生都是為別人而活,最後他會因為「都在做自己不是很想去做」的事而失去自我,覺得越來越茫然。就像家長一直當寶爸寶媽,最後只會養出一堆巨嬰。
就整體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個人主義的這種主張卻只會「自打臉」。我們個人的價值觀會有三個來源:社群傳統的價值觀(像家庭或故鄉),最常從事的社會活動的價值觀(職場工作或休閒活動),以及個人生命經驗所帶來的價值觀(像四處自助旅行)。
前面兩個價值觀都可以視為「整體」(全部社群成員)或「集體」(很多社群成員)的價值觀,雖然最後一個看來很「個人」,但這種生命經驗絕大多數也是和他人不斷碰撞所產出的,因此這種價值觀也有牽涉到他人的部分。
如果我們個人的價值觀都存在他人也有的部分,那個人主義怎麼能主張整體或集體的價值觀,就一定會誤導或和個人價值觀產生矛盾呢?
就像我們個人決定吃湯麵加滷蛋的時候,不會感受到個人意志和集體想法上的衝突,但這的確是種個人的決定,也有來自於社群的部分:如果你不是出自台灣社群,你大概不太會想在中餐或晚餐吃這種東西。
而如果你決定在中餐吃糌粑(藏族主食)的時候,或許就會受到一些批判或質疑。即便你並沒有打算與其他人共餐,這也不是什麼道德問題,其他社群成員還是可能會提一些意見,因為「這似乎不是普通台灣人在中午時應該吃的」。
個人主義者當然可以在此時跳腳,認為這到底「關你屁事」,他能夠為這個行為承擔責任(像是吃了之後覺得不好吃),也認為外界的質疑破壞了他的人格完整性,讓他沒辦法透過練習負責的過程來一步步達成自身真正的目標。
不過,這是非道德價值的部分,或說是美學價值的部分。在有關於讓座或是不亂丟垃圾這樣的道德議題上,整體主義者會懷疑,是否真存在「湯麵和糌粑」之間的落差。因為道德涉及的行為形式或判斷,顯然存在某種客觀標準,或至少存在相關的需求,這不是「個人風格」的事,不是你喜不喜歡就能有解的。
所以,當我們進到道德判斷的情境中,個人應該不會和整體產生明確的矛盾,就算有歧見,也應該是有一些共同的基礎。至少整體主義者是如此樂觀。
個人主義會立刻反擊。他們認為自己設定的「共同理性」(基本邏輯)與「共同需求」(生存欲望)基礎才能做到真正的「普遍」,特定社群的價值觀總可能存在偏頗之處,只有回歸生物性(生理性­)的大平台,人類才有可能坐下來談道德問題,否則就只是一種人比較多的執念,意圖壓倒人比較少的執念罷了。
就個人主義看來,整體主義者是帶著「人多就是贏」的執念,也拚命想護航這種人多的執念,而這種「數大就是美」的想法只會造成保守主義,讓社會無法進步,甚至總是在壓迫少數。
針對這種批判,整體主義卻也立刻打出一記反擊拳。他們指出來自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雖然自以為科學和客觀,但離其他科學學門的主張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很難與那些學門的理論達成某種科學體系之間的融貫性,因此他們雖然自以為科學和客觀,以為自己在講的是共同理性和共同需求,但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自認掌握了共同理性與共同需求的執念」,一樣是種執念。
如果整體主義在個人主義眼中不夠客觀,那麼個人主義自己也不夠客觀,也是意圖拉幫結派來壓倒弱勢或少數對手。但整體主義者也的確無法解決自身「保守主義」的傾向。雖然他們提出某些類似「追求卓越」的自我提升模式,但這個詞並不比「共同理性」更清楚易懂。
這邊的討論似乎陷入了鬼打牆,但真實的社會生活還是要繼續,還有一堆現實矛盾需要解決。接下來我們就要看到兩組在討論社會生活時常被引用的概念,然而對於這些概念,你可能從來就沒搞懂過它們真正的意思。

整個系列:


封面圖片: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現存於梵諦岡博物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渣文本」已形同我的筆名,但這其實是我原本部落格的名稱。若要回歸「初衷」,那就該來討論「人渣」,也就是惡人、壞人。我會討論常被定位成壞人的人格特質,帶著大家思考「壞人」到底是什麼,他們為何會如此,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他們,或如何面對自己。
每當發生醜聞時,「本事件屬於私領域」的「大絕」似乎不錯用,常能擋掉許多外界的質疑。但「私領域」真的是無敵護盾嗎?有些人認為並不存在「私領域」,個人的行動都會涉及他人,因此也不存在私領域保護罩,只要有
性道德的發展是一個競技場,各種性愛模式的支持者在場中大顯神通,想把對手都比下去。那這競技場最後會打出什麼樣的結果?是持續多元競爭,再戰個三百年嗎?又或是各門各派為生存了,開始「師夷之長」,而越來越像,最後定於一尊呢?
在這個系列中,我會用一般的「人話」來討論倫理學的主要概念。這代表本系列會是概論性質,就是倫理學概論啦!我會告訴你什麼是倫理學,討論什麼東西,然後這些東西和你有什麼關係。
<p>我認為要介紹倫理學,第一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道德」主題與「非道德」主題之間的區辨。「非道德」的意思,是「道德以外」,並不是「不道德」,不道德仍是道德主題。那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呢?</p>
人活著,需要規則(rule),規則可以讓自己可以不用什麼事都動腦思想,可以讓自己輕鬆點活。倫理學只討論道德規則,至於非道德規則,就交給其他的學門去處理。那,道德規則到底是什麼?
「人渣文本」已形同我的筆名,但這其實是我原本部落格的名稱。若要回歸「初衷」,那就該來討論「人渣」,也就是惡人、壞人。我會討論常被定位成壞人的人格特質,帶著大家思考「壞人」到底是什麼,他們為何會如此,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他們,或如何面對自己。
每當發生醜聞時,「本事件屬於私領域」的「大絕」似乎不錯用,常能擋掉許多外界的質疑。但「私領域」真的是無敵護盾嗎?有些人認為並不存在「私領域」,個人的行動都會涉及他人,因此也不存在私領域保護罩,只要有
性道德的發展是一個競技場,各種性愛模式的支持者在場中大顯神通,想把對手都比下去。那這競技場最後會打出什麼樣的結果?是持續多元競爭,再戰個三百年嗎?又或是各門各派為生存了,開始「師夷之長」,而越來越像,最後定於一尊呢?
在這個系列中,我會用一般的「人話」來討論倫理學的主要概念。這代表本系列會是概論性質,就是倫理學概論啦!我會告訴你什麼是倫理學,討論什麼東西,然後這些東西和你有什麼關係。
<p>我認為要介紹倫理學,第一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道德」主題與「非道德」主題之間的區辨。「非道德」的意思,是「道德以外」,並不是「不道德」,不道德仍是道德主題。那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呢?</p>
人活著,需要規則(rule),規則可以讓自己可以不用什麼事都動腦思想,可以讓自己輕鬆點活。倫理學只討論道德規則,至於非道德規則,就交給其他的學門去處理。那,道德規則到底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由OVERLAP推出的穿越愛情輕小說「輪迴七次的惡役千金,在前敵國享受隨心所欲的新婚生活」(ループ7回目の悪役令嬢は、元敵國で自由気ままな花嫁生活を満吃する),是作家雨川透子執筆撰寫、插畫師八美☆わん繪製插圖的作品。至2020年至今共出版5卷。故事主要講述了女主角莉榭是遊戲中反派角色公爵千金小姐,在
  所以說,為什麼要長壽呢?   我現在正努力地賺錢,為了可以安心退休。
Thumbnail
對於這種超越科學範疇的事物,我通常都是抱持著一種寧可信其有的尊重,只是要說親身撞鬼經驗,我還真沒遇過幾次,或許是背後總有神佛保佑,又或是單純天生就是個缺乏靈氣的大麻瓜吧。
Thumbnail
“...你想太多了。” 某人聽完小高的臆測後,拋下了一記白眼。 “真的麼?我就看你們最近走得挺近的嘛!” “還是說,你們怕戀情見光死所以不敢承認?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就跟你說了不是!” “不是就不是嘛,發那麼大的脾氣做什麼啊?你那個來喔?” 趕在老師上課之前,鍾承勉和其他學生們紛紛入座。
Thumbnail
鍾承勉險些被迎面襲來的恨意淹沒。 她的那些話狠狠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甚至蓋過先前的擔心害怕。 人生漫漫,倘若沒有跌過一次跤,真的不會知曉自己究竟會失去什麼?畏懼什麼? 某人內心作如此想。 然後,半睡半醒之間,鍾承勉似乎又看見某個女孩的臉了。 那個被他霸凌的國中女同學。 韓語宸。
Thumbnail
…方打開房門的瞬間,她的家人見狀險些沒昏倒,只因為女孩右手邊滾落著一把美工刀,而左手的手臂上滿是割傷的痕跡,還流淌著鮮血,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血滴,看著觸目驚心。(未完待續) 某人的目光隨著小說內容看到頁面最底端之後,暗自驚叫不妙。 “她什麼都知道了...”此時此刻,鍾承勉感覺自身的血液像是被抽乾了
Thumbnail
11自從班上轉來了一個轉學生之後,他已經不消一次聽聞過關於她的事了。 鍾承勉記得很清楚。 那個因為在網誌上發佈小說因而成為人氣王的女孩。 鍾承勉對小說的興趣並不大,只是偶爾閒來無事看看,反之,熱血青春血脈奔騰的漫畫還比較吸引他的目光。 所以當自己因為好奇心點進那個連結的時候,他委實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Thumbnail
邏輯是不是很簡單易懂又好用?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由OVERLAP推出的穿越愛情輕小說「輪迴七次的惡役千金,在前敵國享受隨心所欲的新婚生活」(ループ7回目の悪役令嬢は、元敵國で自由気ままな花嫁生活を満吃する),是作家雨川透子執筆撰寫、插畫師八美☆わん繪製插圖的作品。至2020年至今共出版5卷。故事主要講述了女主角莉榭是遊戲中反派角色公爵千金小姐,在
  所以說,為什麼要長壽呢?   我現在正努力地賺錢,為了可以安心退休。
Thumbnail
對於這種超越科學範疇的事物,我通常都是抱持著一種寧可信其有的尊重,只是要說親身撞鬼經驗,我還真沒遇過幾次,或許是背後總有神佛保佑,又或是單純天生就是個缺乏靈氣的大麻瓜吧。
Thumbnail
“...你想太多了。” 某人聽完小高的臆測後,拋下了一記白眼。 “真的麼?我就看你們最近走得挺近的嘛!” “還是說,你們怕戀情見光死所以不敢承認?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就跟你說了不是!” “不是就不是嘛,發那麼大的脾氣做什麼啊?你那個來喔?” 趕在老師上課之前,鍾承勉和其他學生們紛紛入座。
Thumbnail
鍾承勉險些被迎面襲來的恨意淹沒。 她的那些話狠狠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甚至蓋過先前的擔心害怕。 人生漫漫,倘若沒有跌過一次跤,真的不會知曉自己究竟會失去什麼?畏懼什麼? 某人內心作如此想。 然後,半睡半醒之間,鍾承勉似乎又看見某個女孩的臉了。 那個被他霸凌的國中女同學。 韓語宸。
Thumbnail
…方打開房門的瞬間,她的家人見狀險些沒昏倒,只因為女孩右手邊滾落著一把美工刀,而左手的手臂上滿是割傷的痕跡,還流淌著鮮血,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血滴,看著觸目驚心。(未完待續) 某人的目光隨著小說內容看到頁面最底端之後,暗自驚叫不妙。 “她什麼都知道了...”此時此刻,鍾承勉感覺自身的血液像是被抽乾了
Thumbnail
11自從班上轉來了一個轉學生之後,他已經不消一次聽聞過關於她的事了。 鍾承勉記得很清楚。 那個因為在網誌上發佈小說因而成為人氣王的女孩。 鍾承勉對小說的興趣並不大,只是偶爾閒來無事看看,反之,熱血青春血脈奔騰的漫畫還比較吸引他的目光。 所以當自己因為好奇心點進那個連結的時候,他委實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Thumbnail
邏輯是不是很簡單易懂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