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連鎖酒店Super Hotel比較注重客人的健康,所以用水、房間拖鞋、枕頭、早餐都有細節上的考慮。
在旅行途中常因價錢、探索等因素住過不同的旅館,見過有的是因為完全不能適應與人同住(再加上鼻鼾聲),所以只有住酒店或民宿私人房間這個選擇;也有些是壯遊類,最重要是價錢,而且去旅遊往往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旅館(早出晚歸),所以住哪沒所謂,與人同住一間房的hostel比較適合這些旅人。我是大部分時間住hostel,但偶爾都會住酒店的人。
現在的hostel都不再只是節省旅費而住的地方,你問住這些地方的人,有部分會答「可以認識人」,社交未必是這些旅館所保證,卻是酒店現時還沒做到的。此外,hostel不再只是一張床的上鋪或下鋪,愈來愈多hostel設有充電、床頭燈或枱燈、衣架,甚至儲物櫃、可摺的桌子,我也見過有一枱桌面電腦的。當然還是有像集中營的hostel,hostel的dormitory還是一張床的空間,但重視私隱度、愈來愈多個人設施卻是世界各地hostel的趨勢,只差在進化到什麼程度而已。
對於我而言,我偶爾需要一個廚房,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有一把刀,切成一片片檸檬,沖一杯熱檸水,幫助消化甚至紓緩感冒徵狀(若有的話)。通常hostel會有廚房(但也視乎在什麼國家),酒店比較少。我也喜歡有一個不錯的公共空間,這個空間不一定認識人,但也可以作為臨時的家的一部分。
8Hotel就近鎌倉和湘南海岸,因此房間、早餐都會加入在地元素
至於酒店有沒有特別的設計,其實有,但也許一個房間現時提供的已足夠個人所需,只要提升服務品質似乎就可以。不過,只是對了一半。
也許很多人住酒店只是因為豪華的裝潢,趁假期可以住比較高級一點的,做不到有錢人就做幾天富人了。對於我而言,酒店、旅館都是住宿的其中種類,而住宿的意義,是否只是一個純粹避風雨的地方,或過奢華日子的方式?
睡得好的旅館
住有一個活動是不能不做,就是睡覺。睡眠質素決定翌日的工作或生活如何,換言之睡得好令工作表現會好,帶來身心健康。睡不好情緒會不穩,工作會吃力,更會易病。
所以不論是酒店還是住hostel,能夠重視客人身心,就真的很值得推薦。從床墊、枕頭、房燈、窗景、加濕器、早餐等方面入手,但要以這原則選合適的旅館不易,因為訂房網站從不考慮此因素,通常都是清潔程度、員工態度、入住過程這些很常留意的因素。
旅館作為遊覽城市或社區的入
旅館位於一個城市裡的一個社區,它應是引導遊客認識一個城市和其所屬社區的入口。不少酒店和hostel都會有相關的單張,甚至提供導覽服務。但這時候旅館可以適當運用視覺和味覺等五感,透過房間設計、展覽、膳食等,讓旅客可以有多個機會認識本地文化,不但成為旅館特色,也令客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一個地方。
最近住過一間酒店,邀請了當地的藝術家佈置房間,也在一樓的咖啡廳貼上當地攝影師在這個地方拍攝的照片,更提供關於本地的雜誌。旅館不但方便旅客,特別是沒有規劃行程的人,提供了景點等資訊;對於本地人,也多了被理解、尊重的機會;旅館也實踐推廣自己文化的使命。
離開旅館後⋯⋯
每當離開旅館,甚至旅程結束,第一件事往往想到的總是「回到現實」,但是有些旅館的住宿、設計理念,是否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營造?旅行過後,究竟我想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想有怎樣的住宿?是不是因為「生活太難」就只有埋怨和等運到?能不能先從小事做起?